APP下载

如何打造地理高效课堂

2016-10-21张素芳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材同学

张素芳

【摘要】要打造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角色。在实践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切实改变现状,优化课前准备,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认真反思教学过程,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主动的学习习惯,不断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地理 高效课堂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 反思

通过几年的教学与反思,我清醒认识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初中地理教师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又十分注重实践应用的学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要实施新课程标准,要高效,就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转变教师角色,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且要深刻的感悟到地理教师身上的责任和重担,在实践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切实改变现状,优化课前准备 ,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认真反思教学过程,长足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优化课前准备

1.指导学生预习。地理是一门十分注重与生活相结合的学科,指导学生对新课进行整体预习。例如,在讲人口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在假期调查自己家族人口增长和迁移的状况,了解自己家族人口变化的特点,并试着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为学习人口的发展、分布做充分的准备。而且还要做好课前预习,每次上课前将相关的预习题留给学生,指导他们有针对性的自学,找出疑难问题。

2.加强教师上课前的备课。地理是一门综合类学科,它要求教师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教师要在课前认真阅读课标、钻研教材、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写出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设计。同时做好教具的准备,必要时还要做好多媒体的使用。提倡同学科其他教师集体备课,探讨教学方法。确保上课不打无准备之仗。

根据学生基础,量身确立目标:因“材”施教也应因“才”施教,教师备课时不仅备教材还要备学生,对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应给于不同的目标要求,让学生都能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喜欢地理课堂;选取“五性”素材,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案例教学虽然不是地理教学的唯一途径,却是一条有效途径,因此材料的选取至关重要,这其中既包括文字表格素材,也包括图片视频等素材,“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生活性”“时代性”五性素材的选取确实不易,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因为盲目的选材无济于事,既浪费时间又误导学生,是教学之大忌;

3.优化教学设计。设计教学活动,激励学生全心参与:生为主体,师为主导,精彩的文本设计不如精彩的活动设计,地理作为一门介于文理之间的基础学科,更需要人体多种感官的参与,因此在教学中要运用友善用脑的理念去设计一些活动,地理课堂上让学生眼观、耳听、口说、手动、脑思,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参与,会使学生感到参与的快乐,因学而快乐,因快乐而学。

二、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采用“小组学习”、“分组讨论”、“一帮一结对子”等的授课方式,这样可以使每一节课的活动设计更加的切实可行。例如在讲述《水资源》这一节知识的时候,我要学生在生活中多注意观察,几个人一组,开放式的课堂学习,对“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句话进行分组讨论。学生便能通过观察和日常生活把水循环的意义概括出来。例如:在讲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时,借用一些关于酸雨、温室效应、全球沙漠化危害等的影像资料,这样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让学生对环境问题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在讲长江、黄河时关于干流、支流、和流域这些概念时,有的同学这三个概念弄不清,此时,教师不妨站在讲台上向两侧平伸胳膊,解释到:“从我的头到脚相当于河流的主干,我的两条胳膊代表了支流,我胳膊能触及到的地方那就是流域。”一个问题就这样被肢体动作和简单的几句话解决了,同时还加深了学生的记忆。

三、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使兴趣持久,就要“习惯成自然”,既要在课堂上主动学习地理,也能在课外主动巩固知识,完成作业,还能在生活中收集、观察、体会中学习地理。生活中学习的习惯尤为重要,这是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是“学过的知识全部遗忘之后还能剩下的东西”,要时刻不忘点拨同学们去观察、体会、挖掘、收集,勿让“生活大舞台”上的知识拜拜流走。在讲日本这个国家时,我首先问:“你了解日本哪些地理知识呢?”就会有不少学生竞相发言自己从报刊杂志、电影电视或其它学科中了解到的日本知识,讲不出的又想表现的学生就有点后悔自己平时没有留意。我趁机表扬回答了的学生记忆力强、见识广,也同时鼓励其他学生。又有一次讲到直布罗陀海峡的重要性,有同学讲到二次大战时英军舰队问题时,同学们有争议,于是下一堂课上就有几位同学查到了真正史实,并分析了原因。不少同学在写周记时提到:“地理课上见识广”在讨论与争议之中,主动学习的习惯成自然了。

四、认真反思教学过程

教師的反思是教师针对上课情况进行的小结,反思的内容可以是重难点的处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确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否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等情况进行反思,然后再回到实践中去探索,使教学与研究能力得到提高。

高效课堂要求很多知识让学士讨论互相学习,可是在讨论的过程中,可能有些学生所谈内容大多是完全脱离了教材的内容,有些学生甚至在活动过程中趁机打逗,表面看上去很热闹,似乎每个学生都在参与活动,但实际上,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到底怎么样?当整个活动结束后,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是不是很好?教师心目中必须有底,以便下次后有针对的复习。

【参考文献】:

[1]袁孝亭,王向东《中学地理素养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袁孝亭,王向东《新课程理念与初中地理课程改革》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希明《新课程理念教学方略》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4]袁书琪《地理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教材同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