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化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2016-10-21徐德容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浓硫酸教学方式化学

徐德容

【摘要】新课程理念重在强调初中生化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针对学生对化学课的学习现状,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两方面来培养和训练初中生的化学能力。

【关键词】初中生 化学 能力培养

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强调启蒙性和基础性。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指导下,对初中生化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网络等的发展,社会上丰富多彩的生活对学习生的学习影响很大,学生厌学情绪比较严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成为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不仅仅需要老师较强的教学能力,还需要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将学生的被动学习化为主动是非常重要的。

1.1上好第一堂课

第一堂课是带领学生走进这门课程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而初中化学是一门趣味性较强的课程,如“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喷水成图”等,这些有趣的化学实验,将学生带入神奇的化学世界中,可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喜欢上化学课,渴望学习化学的思想。

1.2 教学中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引入具体的情境

教师的教学过程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经验,将课堂知识融入生活实际中,循循善诱。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对生活十分有用,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化学。

例如,在介绍一些化学概念的时候,可以结合学生熟悉的一些事物,以加深印象。如冷冻剂结合冰箱、冰柜、空调等;彩色胶片结合电影、电视等;塑料结合生活用具、玩具等。在介绍一些化学物质的特征时,可以将这些物质与厨房里的糖、酒、醋等学生熟知的物质对比,通过气味、颜色等更好地了解物质的特性,并掌握物质鉴别的方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既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强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力。

1.3 转变教学观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新课标指导下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为辅,力求改变过去死记硬背、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教学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为辅。教师的教学内容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分设计、完成课堂内容的教学。因此,教师应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将课堂讲授转变为探究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4 改变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方式往往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效果。一味的讲授,让学生昏昏欲睡,没有一点学习的激情。因此,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间,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在适当的时间内穿插实验课的进行,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课堂知识;另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比如,在课堂上开展书写化学方程式接龙游戏;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式学习。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2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1重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综合能力

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自身的特性,也有着其他学科的共性。它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地理等之间的联系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综合教育的重要性。以其他学科学科知识为基础来讲解化学知识,或者设计一些跨学科的题目来引导学生探究,都是一些好的教学方式。

例如,将化学概念二氧化碳与生物名词光合作用联系在一起讲解;讲解土壤特性时联系地理和生物知识进行分析;将水系的变迁与水资源的分布联系在一起讲解;物理现象中的赤潮和水华现象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在这些课题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能体会到化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而且有助于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从而加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

2.2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培养创新能力

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格外重视学生的差异发展,不要以现成的答案框定学生思路,而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创新。例如,在学习石灰石与盐酸反应时,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主观察、发现、交流、讨论,由学生自己得出实验结论及注意事项等。然后教师再进行归纳小结,从而加深学生对这一实验的理解和掌握。

2.3 重视实验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课本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实验创新。如可以用生活用品碱和醋代替碳酸钠和盐酸进行反应,探究这一实验的反应过程;还可以用果皮、鲜花自制酸碱指示剂等。总之,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主去探究,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2.4 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对化学这门课的学习强调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知识,不能死记硬背。因此,在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如化学名词中“一种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纯净物”、“化合物”等概念,化学反应中“参加”、“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等名词的理解。抓住这些关键词,透彻理解每一个化学概念。

2.5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学生解题的关键,对化学题目的阅读,重在抓住一些关键词,例如,“浓”、“稀”、“先”、“后”、“逐滴”、“干燥”等。这些形容词不同,解题的方法及结果都会有所不同。如在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地倒入水中,并不断搅动。在这一实验过程描述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是将浓硫酸倒入水中,而不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二是为什么要缓慢,还要搅拌。引导学生思考之后进而总结解释:因为浓硫酸的稀释是一个放热量很大的过程,如果将水倒入浓硫酸中,那么稀释热会使加入的少量水迅速沸腾,从而引起浓硫酸的迸溅。而倾倒缓慢以及不断搅拌,都是为了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

3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真正领会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让学生在娱乐中掌握知识,并能够将化学知识运用在生活實际中。

猜你喜欢

浓硫酸教学方式化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硫酸”的六种考查方式赏析
一问一答话硫酸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铜和浓硫酸反应”演示实验的改进与组合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