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东方意识流手法在川端康成小说中的体现

2016-10-21宋梦桐

东方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川端康成创新

宋梦桐

【摘要】意识流手法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常见的一种先锋表现技巧,该手法通过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梦幻等方式致力于表现人物内心丰富复杂的意识流程。川端康成通过早期的简单模仿,中期的大胆尝试,到后期终于创造性地使用了这一手法,为这一手法注入了新鲜血液,形成"东方意识流手法",该手法颇具日本民族的思维特点和审美情趣。

【关键词】川端康成;东方意识流;创新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899年6月14日生于大阪。幼年父母双亡,其后姐姐和祖父母又陆续病故,他被称为“参加葬礼的名人”。一生多旅行,心情苦闷忧郁,逐渐形成了感伤与孤独的性格,这种内心的痛苦与悲哀成为后来川端康成的文学底色。在东京大学国文专业学习时,参与复刊《新思潮》(第6次)杂志。1924年毕业。同年和横光利一创办《文艺时代》杂志,后成为由此诞生的新感觉派的中心人物之一。新感觉派衰落后,参加新兴艺术派和新心理主义文学运动,一生创作小说100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影响。早期多以下层女性作为小说的主人公,写她们的纯洁和不幸。后期一些作品写了近亲之间、甚至老人的变態情爱心理,手法纯熟,浑然天成。 成名作小说《伊豆的舞女》(1926)描写一个高中生“我”和流浪艺人的感伤及不幸生活。代表作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千只鹤》《古都》以及《睡美人》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亦是首位获得该奖项的日本作家。1972年4月16日在工作室自杀身亡。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川端担任过国际笔会副会长、日本笔会会长等职。1957年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曾获日本政府的文化勋章、法国政府的文化艺术勋章等。

一、意识流文学概述

关于意识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威廉·詹姆斯(W illiam James)在《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首次提出“意识流”这一概念。他说,意识“并不是以劈成碎片的样子出现的。像‘链条或‘系列这样的字眼都不能恰当地描述意识最初使自己呈现出来的样子。它不是连接在一起的东西,它流动着。‘河或‘流这样的比喻才能最自然地把它描绘出来”。此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发展了这一学说,发现“无意识”在意识中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弗洛伊德为了进一步说明人类的无意识行为,发展了自由联想的方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即让患者如实地、直接地说出浮现在脑海中的情景。意识流文学则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流行于英、法、美的一种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主要成就是小说。意识流作为手法与技巧,是指通过切入人物的无意识和潜意识来展示和发掘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意识流创作是源自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小说创作是其最主要的成就。作为一种表现技巧,意识流手法是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潜意识以及无意识活动进行挖掘从而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出来。意识流手法不同于传统的心理描写,有其自身鲜明的与众不同之处。这种不同体现为:传统的心理描写是服从于展现人物性格这个主题的,心理描写在整个作品中是为了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这个目的,因而它处于从属和次要的地位;而意识流手法在作品中更加注重对人物内心意识的流动进行体现,作家不需要对人物进行任何的评价,对人物的内心刻画就是作品的主题,它在作品中处于中心地位。意识流手法也有其优缺点,优点是可以打破时空的界限,展现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节奏快,跨度也很大;缺点是人物形象比较模糊,有时晦涩难懂,并不能轻易的被读者接受。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对于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要恰当谨慎,否则就有可能事倍功半,但如果恰如其分的使用,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乔伊斯的《尤里两斯》以及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等,都是运用意识流手法创作出的经典之作。

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的意识流手法,在作品中,他通常是运用梦幻、回忆以及联想等手法对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动进行描写,并挖掘到了人物的深层次的心理世界。但是,川端康成的运用不是对西方意识流技巧的照搬照套,而是将这一技巧与日本民族的审美文化等相结合起来,实现了本土化的创新。

二、川端康成的“东方意识流”手法运用

1、早期的单纯模仿作品《水晶幻想》

20世纪20年代末,日本产生了新心理主义的思潮,该派提倡运用内心独白等意识流手法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川端康成进行了一些意识流作品的创作如《水晶幻想》以及《抒情歌》等。《水晶幻想》这部作品的结尾部分,围绕着阿米巴,女主人公和她的丈夫进行了一段对话,之后就是女主人公自己的自由联想的过程。在对女主人公进行内心描写中,她有跨度很大的意识流动,从之前谈论的“生育”问题联想到了“生殖”,也正是因为生殖的存在,人类才可以得到世代繁衍而让生命得到延续,接下来又联想到了火箭,接着联想到了精子的模型图。之后又联想到了《圣经》中的诗:“在我出生以前,你已经看见了彩那为我所定尚未到临的日子/都已经记录在你的册上。”这首诗是对上帝进行的赞颂,赞美上帝给人类带来的诸多恩惠。在这里,女主人公由从人类生命的产生过程想到了全知全能的上帝,然后又联想到了“杂种”,杂种的产生会使生物的分类消失。接下来又想到了“吸液管”以及“轮回转世”,又联想到了“伏姬”,接下来又联想到了显微镜下的标本片,再从显微镜又联想到了自己使用的梳妆镜,又想到了来苏水的气味,最后又联想到自己与丈夫之间的做爱过程,联想到自己可以通过破坏高潮中的节奏来对丈夫进行报复。

把这部作品和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进行比照,我们可以发现,早期川端康成在运用意识流手法时,和西方作家的意识流手法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他前期的作品存在着对西方意识流手法的生硬模仿的印记。

2、中期的调整尝试作品《禽兽》

《禽兽》这部作品是1933年创作的。小说的情节比较简单,主要描写的是主人公“他”去剧场观看千花子进行舞蹈演出的情节。作者没有用太多的笔墨来描绘这个情节,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来表现主人公在去剧场的路上以及看到千花子之后内心的意识流动过程。作品一开始说小鸟的鸣叫惊醒了他的白日梦,接下来他看到一辆破旧无比的卡车上装着一个大鸟笼。然后,他的出租车竟然被挤进到了送殡车队中,接着因为堵车的缘故,飘来了一阵阵的香气,不知道是什么树开的花。接下来他又回到了现实中来,问司机能否开快点,然后又联想要把这些鸟都放生了,需要花多少钱啊?然后司机告诉他,通常出行遇到送殡会不吉利的。司机说的话又让他产生了联想,如果说这算是不吉利的话,还比不上将动物的尸体仍在家里不管呢,回家记得扔掉菊戴莺,它还在二楼的壁橱中呢,他对女佣冒出了这句话。接着他又联想到了菊戴莺可爱的样子。川端康成的这些意识流的描写手法,和伍尔芙的比较接近,这一时期的描写技巧也比之前娴熟和规范了很多。

我们可以看到,在经过了中期创作中的调整之后,川端康成在意识流方面的运用手法虽然还是以自由联想居多,且结构上的跳跃性仍然比较大,但和早期作品相比,其中减少了杂乱无章的感觉,理性色彩也增加了。

3、后期的成熟之作《雪国》

“意識流”这一名词,最初出现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884年发表的《论内省心理学所忽略的几个问题》一文中。在威廉·詹姆斯以后,“意识流”一词才进入文学领域,用来称呼这种把意识活动展现为一种“流”的心理描写的方法心理描写的作品。川端康成在结构上借鉴西方“意识流”的创作手法,突破时空的连贯性,主要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或作者创作的需求作为线索,展开叙述。《雪国》以浪荡公子岛村在爱情生活上所表现的虚无态度和艺妓驹子对爱情、工作和生活的认真态度相对比,来反映驹子的充实、纯真和对生命的憧憬。故事虽然平淡无奇,但作家却以高超的艺术技巧,在继承传统的物哀和空寂的余韵美、敏锐的季节感受性,以及平淡自然的美学追求的基础上,充分运用“意识流”和象征、暗示、自由联想等方法,使传统和现代的巧妙结合,达到了完全的协调。诺贝尔文学奖给予的评价是川端以卓越的感受性,现代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心灵的精髓。

《雪国》在总体上基本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来写,在某些局部又通过岛村的自由联想展开故事和推动情节,从而适当地冲破了事物发展的时间顺序,形成内容上的一定跳跃。这就使作品避免了平铺直叙、显得呆板的毛病,从而使作品波澜起伏。

在经过了前期的模仿和调整之后,川端康成逐步把意识流手法的运用进行了融会贯通,并将其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境和审美心理以及思维模式等,展现出了富有东方神韵色彩的意识流技巧,也就是“东方意识流手法”。川端康成的后期作品如《雪国》、《名人》以及《睡美人》等,就是运用该手法的代表作。

首先,从结构上来看,作品中的时序尽管是颠倒无序的,各种倒叙、补叙以及插叙等让画面的场景不断变化,但整体的情节却是具有内在的逻辑性。《雪国》中故事情节的开展就是通过意识流的手法来实现的,整部作品就是通过主人公岛村内心的意识流动为中心来展开叙述的。作品的开始就写岛村第二次坐火车到雪国的路上,不经意间看到了在夕阳映照下投射到火车玻璃窗上的叶子的脸庞,这引发了岛村内心的遐想,让他想到了遥远的回忆中另一个女性驹子,接下来作品就对岛村和驹子的第一次相识的情形进行了补叙。第二日到达了雪国,从倒映在化妆镜中的雪景里,岛村看到了驹子的红扑扑的面庞,又从驹子的脸庞联想到了昨晚叶子的美丽,引发出了他对引子的回忆。从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在运用意识流手法交代故事时,不是从头到尾来描述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动,而是通过作者对于人物和故事的叙事,把一段段碎片的意识流动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进而完成整部小说的建构。这样的方式既可以描绘出人物内心深层次的意识流动过程,又不会让人有混乱之感,使得作品在整体上统一和谐,这和西方意识流作品中时空交迭,快节奏的变换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

其次,虽然川端康成在其作品中大量运用了意识流手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但他不是完全照搬照套西方的意识流作家的技巧,而是把这种技巧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在把握住了根本性意识的基础上,对自由联想以及回忆等进行了理性的约束,使得意识的流动是以一种有条不紊的方式来进行的,这样就让作品在保持外在情节结构的同时,又对日本人内心深处的感受及生命体验进行了细腻的描绘,从而让小说在形式方面具有日本化的特质,这样既可以得到日本以及东方世界人们的接受,又可以在对人物内心世界描绘方面将意识流的技巧充分发挥出来。

比如,《雪国》的开始部分,有一段关于主人公岛村的内心意识描绘。在这段意识流动中,岛村是从“左手指”展开联想的,从这个左手指联想到了遥远之处的驹子,然而这种记忆却比较模糊,所以他下意识的用鼻子闻,然后又在玻璃上划着道,接下来一个女子的眼睛清晰的出现在了玻璃上,他十分惊讶,意识流动随之就停止了。在这段内心描写中,作者在把握住岛村对于驹子的思念之情这个根本点的同时,又对情节的开展进行了合理的安排。

总结

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意识流手法,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西方的技巧,而是在结合本土化文化背景的同时对该手法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从而为这一表现技巧提供了一个新的范式,使其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叶渭渠.冷艳文士川端康成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崔春梅.从《千纸鹤》看川端康成小说的创作技巧[J]. 科教导刊(下旬). 2015(02)

[3]刘婧蔚.《雪国》—作为“想象空间”的国度[D]. 厦门大学 2014

[4]陈亚敏.川端康成的小说美学及其艺术研究[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21)[5] 孙荟.川端康成《千羽鹤》的色彩表现与人物塑造[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10)

[6]李颖.从《雪国》人物形象探究日本传统美[J]. 作家. 2015(06)

猜你喜欢

川端康成创新
赢在账单里
向作家借钱的年轻人
人生什么时候努力都不晚
川端康成作品中体现的爱情观
川端康成:像个孩童爬上土山
参加葬礼的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