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主任管理理念
2016-10-21冯海秦
冯海秦
总结自己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总觉得自己扮演的角色就是一个大管家,每天事无巨细,兢兢业业地全面打理着本班所有学生的一切生活、学习、思想事务,不敢有丝毫懈怠。管家的方法很简单:制定规则,鼓励褒奖听话、能创造成绩者,打击镇压并尽全力引导捣乱者,直到把他们“修理”成顺眼的学生。比如我对这一届学生的管理实行严格的班级考核制度,效果不错。
回想起来,自己在这些事情上已经非常努力,甚至乐此不疲,也取得了表面非常不错的成绩,每一届学生都思想稳定,每天都在我的鼓励下朝着高考、大学的方向热火朝天地学习,当然这种场面的出现肯定有诸多隐性因素,有可能是真相,有可能是假象,有可能是目标坚定的学习,也有可能是糊里糊涂讨好老师玩情感游戏的学习,但总归是一片学习气象。墙上奖状也贴了一大片,这些经过大家努力得来的成绩,总是令大家有一种成就感、优越感。
一切都看似非常正常,甚至令人振奋,然而有一天自己突然发现,这个管家式的管理过程就像一条生产线一样,不管什么样的原料进来,出去的都是一模一样的产品,一样的生活方式,一样的表情,一样的思考方式。原来生动的特点最后都没了,好多学生只知道考试,有些对考试失去信心的学生甚至麻木到对生活一点想法都没有。这些情景在高三的教室里一目了然。
这些是谁造成的?就是我这个管家造成的。
在我写这篇总结之前,网上报道:一个13岁的女学生因为另一个女生比自己长得漂亮,而心生不满,竟然残忍地将该女生杀害。第二天晚上,又一篇报道触目惊心,一个初三男生,因为自己好朋友的手机上一条12万元的诈骗短信,自己想据为己有,没有经过一点点常识的判断,就让另一条年轻的生命离我们远去。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在想,这些学生在学校时跟我们的学生们表现应该是一样的吧,可是一走出学校,为什么就变成魔鬼了呢?
我的学生们呢?好像在校内、校外他们的思想也不一样。他们在我平时软硬兼施的善意呵护下,是否也具备基本的生存能力,我到底在培养所谓的人才还是在培养低等打工者,甚至连好点的工都打不了,因为他们的身体状况实在不敢恭维。至于他们那些智商很低的做法,会令我们哭笑不得。也许你会说,我们确实付出了很多爱。是的,每位班主任都非常辛苦,想尽一切办法提高成绩,这些办法有得很温情,有的很严厉,总之出发点非常好,但结果呢,你觉得所有学生都听懂了吗?都理解了吗?都照做了吗?
都说现在的学生早熟,其实不光是生理早熟,心理也一样,我们总是小看或者看小学生,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如果气氛足够好,学生会发自内心地告诉你,大学考上也没用,因为他们家周围的例子太多了。他们内心对上大学并没有我们那个时代的激情,所以当面对你空洞的说辞时,内心会不抗拒吗?我们能期望学生有什么动力呢?
所以,对于班主任,简单的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导的工作已经势在必行。这是一个由被动应对到主动引导的过程。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一下教育的真正含义。教者,教其心也;育者,育其身也。教导学生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会理性地思考,保证学生有健康的身体,这才是教育的本质内容。
我们先来谈谈“育”,这一届学生高一的时候,我们班在运动会上获得集体二等奖,成绩很不错,但这些成绩怎么得来的呢?是靠全体参赛运动员拼搏到底得来的吗?不是,因为我们班有4名体育专项学生,这才是不败的奥秘。今年运动会,推来推去没人报名,原因很简单,跑不下来,哪怕200米都不敢。学生们推辞的理由在运动会上也得到了实证。400米比赛,你看他跑了100米,跑道刚转弯,腿就软了。
这只是一个方面,身体素质的锻炼。其实要让他们长久地生存下去,还有另一点需要关注,那就是健康。我们生活在一个添加剂的时代,网上说中国人百毒不侵,我们也不置可否。看看我们的学生,健康问题与日俱增。一感冒就打吊针,一吊好几天,而且好多还是人高马大的大男生,本来他们应该是处于人一生當中抵抗力最强的阶段,可是表现呢?我们无语。
原来有几个学生经常胃疼、肚子疼请假,我就发现一个问题。早上课间操,你看他手里一瓶可乐,下午课间,又一瓶绿茶。这是我亲眼见到的一个场景,其它时间还不知道要把什么往肚子里塞。我们暂不说他花钱的问题,这是明显的花钱找病。所以我给几个学生把这个问题提出来,后来是有点收敛了。与其当学生病了时对他们表现我们的爱心呵护,不如早点教给他们必要的养生知识,至少让他们对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有理性的思考。
曾经我们学校有个别班在下午活动期间坚持集体跑操,我在那一届的运动会当中观察过,(那个班当然没有体育专修生)所有参赛学生精神抖擞,运动作风健康向上,而且运动成绩很好。补充一句,这个班是重点班。其实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我不是强调重点班学生有多自觉,文武兼修,而是要强调许多名校早就秉承的传统:不能很好掌控自己身体的人思维发展会严重受限。
然后我们再来说说教其心,心是心理、心性、心态。我们的学生有理性的分析思维能力吗?如果有理性思维,我们还担心他们不学吗?我们教给学生各种知识,告诉他们全部记下来,弄清楚就能考好,却没有引导他们搞清楚考上大学后该怎么办?而只是抱定考上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这一早就不新鲜的观点,学生达到这一目标了,我们觉得辛苦没白费,学生没达到,我们也会发出意料之中的感叹。其实,单从价值观角度考虑,在学校,价值观是比较单一的,我们张口高考,闭口高考,所以成绩好就是价值,考上大学就是价值,那些在学校无法找到价值的学生怎么办呢?就只能在抽烟、上网、打架、早恋中寻找价值了。
所以导演式班主任要有清醒的辨别能力,对全班的奋斗目标要有更高层次的思考,让考大学成为全体学生向更高人生追求迈进的中转站,我们不培养打工者,我们要培养创新人才,让学生身上多体现一些宝贵的品质比死记硬背下一些东西更重要。当然,如果学生品质优良,心性健康,他的成绩肯定也会达到我们的期望。
当我给学生展示一张哈佛大学图书馆学生在凌晨四点刻苦攻读的照片时,学生们震撼了,因为他们原来猜得是学生在上网,很可笑吧。当我推演他们的未来生活时,最后得出结论:他们照此下去,比他们的父辈强不到哪去时,我反问他们一句,你希望你们的下一代还做打工仔吗?我看出他们表情都很凝重。
所以,班主任要把真实的生活展示给他们,让他们去思考,去消化,要努力去培养他们更高的人生追求,学生总是有惰性,所以班主任要精心设计,精心勾画,为自己的学生导演好人生开场的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