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荪栽培高产优质之谜
2016-10-21姜榕
姜榕
摘 要:竹荪有“山中之王”、“真菌皇后”的美称,其营养价值非常的丰富,具有良好的补益作用。文章通过实践分析,探讨人工培育竹荪的高产优质之谜,希望能够为竹荪产量的提升提供一些借鉴,仅供参考。
关键词:竹荪;栽培;高产
引言
竹荪,是我国名贵的食用菌,也是传统出口产品。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有“山中之王”、“真菌皇后”之美称,也有类似人参的补益作用,有防癌降压、降低胆固醇、止咳、补气、止痛的功效。夏天与肉同煮,还可使食物不酸不馊。因此,竹荪的价格很昂贵,市价一般600~1500元一公斤。人工栽培竹荪已被国家列入“星火计划”开发项目。
作者居住地地处山区,资源丰富,气候也较适宜,在邻近县也有人大量生产竹荪。为了使竹荪这一项目能在此开发,使山区人民多有一条致富之道,我校将它列入“小星火计划”活动,开展了人工栽培竹荪的实验,作者也参加了这一活动。
1 科学方法
2014年4月,指导老师到县种植站引进了30袋竹荪栽培种。
1.1 备料
3月下旬,我们上山砍山杨柳、毛栗柴、竹枝叶,挖腐殖土,找来篾片、大豆秸、碎石和松针,买来直径为35厘米的砂锅。先把竹、木、篾片、豆秸晒干后,用铡刀铡成3~4厘米的短节。然后按每锅配方用量所需,称取山杨柳、毛栗柴1公斤,竹枝叶、篾黄片各0.15公斤,大豆秸0.2公斤,分为36锅,共称足54公斤料。将料置水池中浸泡48小时后,再放在常压锅内煮沸40分钟,捞出沥干水分。在煮料时,同时将腐殖土置搁架上熏蒸,进行灭菌杀虫。
1.2 栽培
4月5日,将煮好的料用砂锅双层栽培法进行播种,即先在锅底放3~5厘米厚的碎石,并撒上一层石灰,再放7~8厘米厚的培养料,摊平、挤紧,再放菌种。菌种不要捏碎,成板栗大小的块即可。然后撒上一层薄薄的腐殖土,随即按上面的方法放第二层料,播上菌种。用手压实后,盖上3~5厘米厚的腐殖土,最后盖上松针。菌种用量为一锅约用菌种一瓶。播种完后,置室内床架上培养。
1.3 管理
菌丝生长温度以23℃为佳。我们无升温条件,天冷时只能盖上薄膜保持温度。菌丝生长期间,培养基的含水量控制在60%~70%。培养料面稍干,就要喷水,保持湿润。如果出现了菌蚊,就用竹签裹上棉球,沾上“敌敌畏”插在料面上杀灭。通过精心管理,在2014年9月中下旬有7锅内长出了菌蕾。可是由于当时气温太低,以致长出的菌蕾都萎缩了。直至2015年4月,气温升高,才陆续出了10锅竹荪。其余26锅都没有出竹荪。
1.4 采收
2015年7月1日,我们终于采收了第一朵竹荪。将其剥去菌托,洗净菌盖,置炉火旁烘干。到7月6日,我们又采收了第二朵竹荪。以后成熟一朵便采收一朵。从播种开始到采收竹荪结束,共有15个月时间。共栽种了36锅,出竹荪10锅,得干品100克。作者家中种了6锅,得干品95克。同时种竹荪的还有10家,只有一家出了3朵,另外9家,有的只长菌丝,不长子实体,有的连菌丝都不长,完全失败。
2 新邵栽培竹荪的盛况
新邵,是我们的比邻县,离我校20公里。2014年以来,他们种竹荪,其栽培之多,面积之宽,产量之高,收人之大,非常惊人。仅以新邵县陈家坊中学这一小单位为例,该校54家教职工,就有50户种竹荪,共种了4000多锅,收入200多公斤,产值24万元,户均4000多元。他们的竹荪栽培菌种从织金、大方引进。他们用的木枝条是桦树,砍成细节,每节长为10~13厘米,直径为3~4厘米。制法跟我们一样。配方比例是8:1:l,即木枝条为8,竹枝叶为1,黄豆秸为1。腐殖土既细又黑,俗称岩灰。栽培方法大同小异。他们也是用砂锅栽,不同的是他们的锅比我们的大,锅底打了5个眼,以便沥水。装料比我们装得满,每锅要装5公斤料,呈馒头形。管理方法与我们相同,洒水量加大。产量非常高,每锅要收30~50朵,每朵一般鲜重30~70克。质量优良,而且朵型大、肉厚、色白。每公斤價值1000~1500元。
3 分析和讨论
同样是人工栽培竹荪,为什么新邵种的产值高,每朵价在5~9元,每锅产值上百元。而我们种的每锅只有几朵,每朵只值几角,甚至没有人要。二者悬殊之大,令人费解。为此作者查阅资料,请教专家,结果获益匪浅。现试从以下几个关键问题,浅析竹荪高产优质的原因。
3.1 菌种优劣之差
引进的竹荪栽培种必须是优良的三级种。菌种质量要绝对可靠。如果制种户将三级种再转一次当栽培种出售,或者是发黄、起水的老化菌种,菌丝的生活力就会衰退,使得子实体的个数少、朵型小、肉薄,甚至不出竹荪。作者同时种了36锅,栽培技术、管理措施也相同,可是只有10锅长竹蛋,这就说明菌种有问题。
3.2 材料粗细之分
我们用的树种是山杨柳和毛栗柴,粗者不过手指,细者有如毛线。菌丝吃料后,其基质营养很快就消耗,后劲不大,长出的竹荪既小又少。这样出了一次竹蛋后,就再也出不了第二次。纳雍用的树种是桦树,树质松软,易于着生菌丝,碎节粗大,营养丰富,因此当年4、5月出第一次竹荪,8、9月又出第二次。实验证明,菌材还是用桦木为好,而且枝条要粗。
3.3 腐殖土含量之别
栽培竹荪,离开了土壤子实体就难以形成。除了土壤的物理作用产生机械刺激外,土壤中特别是腐殖层中的氮素营养也能改善营养条件,并可供给具有生理活性的矿质元素和一些微量元素。将本地腐殖土与纳雍的腐殖土作比较发现,纳雍腐殖土有机质和氮、磷的含量都比本地的高,而且pH值偏酸性,正好适宜竹荪生长的需要。我们这里种竹荪,则应当添加适量的尿素和普钙,产量有可能会高一些。
3.4 水分保持之法
我们用背式喷雾器喷水。纳雍地区用简易喷雾器喷水,忙不过来的时候就用胶管直接洒水。因为他们用的砂锅,底都有滤水孔,水量即使再大,也会很快沥干,使培养料始终保持湿润。而我们用的砂锅,底部没有孔,水喷多了,怕培养料底部被淹没,因此不敢多喷水。同时我们用的腐殖土团粒结构差,沙土少,水不易渗透,表面看去土已湿润,其实底部是干燥的,所以菌丝不能正常生长,更难以形成菌丝,长出竹蛋。
3.5 加工保藏之窍
作者种的竹荪,采收后洗净晒干或烘干,挤压成捆,装入塑料袋时,袋口未封好,因此初时色白,以后就会慢慢变黄。纳雍的烘烤技术非常讲究。炉火上加盖,盖上罩一口锅,锅底面放筛垫,筛垫上放竹荪,最后再盖上一口锅。待竹荪干后,取出回凉。在菌裙不脆的情况下立即装入塑料袋内,千万不能挤压,而且必须保持原状。袋口密封,绝对不能让空气进人,否则便会变色,影响质量。这样的竹荪,虽系干品,但菌柄粗圆,菌裙自然笼罩,菌体色白,有如活生生的鲜竹荪,因此很受外商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