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的反窃电问题探索与研究
2016-10-21孙浩
孙浩
摘要:反窃电一直是供电企业关注的一个问题。以往的反窃电关注于窃电发生后的稽查和惩罚,但反窃电归根结底是要降低窃电给供电企业造成的电费损失,而窃电损失风险存在于营销业务的各环节,有必要从营销各环节探索窃电损失风险源,并针对其中的关键风险因素构建风险控制措施。另一方面,以往的反窃电往往仅依靠管理类方法,限制了供电公司及时发现和追回窃电损失的能力。必须引入技术性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供电公司控制窃电损失风险的能力。
关键词:供电企业;反窃电
引言
反窃电一直是供电企业关注的一个问题。长期以来,供电部门每年都要派出大量人力物力实施反窃电工作,这些工作集中于窃电发生后的稽查和惩罚。然而,窃电给供电企业带来的危害归根结底反映为电费损失,而窃电可能造成的电费损失不仅取决于事后的稽查力度和惩罚方法,还与电力营销的多个环节有关。例如,报装接电时给用户安装的计量装置选型的不同,直接影响到窃电的易发性;窃电可疑用户搜索定位分析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最大限度而又准确地找到窃电高发区,直接关系着窃电稽查的查实率和覆盖率;窃电方式稽查结果的回传是否及时、并减少人工操作的中间环节,又关系到窃电情况能否如实录入营销系统并进入追缴流程,等等。因此,对众多可能造成窃电损失的风险因素实施量化评估,找出关键因素,从最重要的风险因素着手构建应对措施,是控制供电企业窃电损失风险的首要问题。
其次,目前的反窃电多运用管理类方法。例如,在基于台区线损率判定窃电重灾台区、定位窃电可疑用户时,台区线损率往往直接基于供售电量比对、常出现异常数据,使得窃电重灾台区判别无法操作,造成重灾区判定的错判或漏判;又如,用电稽查主要靠稽查人员现场检查,窃电情况的认定对稽查人员专业和道德素养的要求较高,信息无法及时回传系统、靠人工记录和带回给营私舞弊提供了可能;再如,目前的追捕电量、电费计算只与用户性质和电价类型有关、与窃电方式无关,不仅造成窃电惩罚的不公平性,过计追补电费、电量还引起窃电户的抵触情绪,造成追补电费拖欠问题等等。为进一步提升供电公司控制窃电损失风险的能力,必须引入技术性方法解决上述一系列问题。。
1.供电企业窃电损失风险问题
风险,通常用导致某事件的风险因素的发生概率和风险因素一旦发生所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失)来度量。在电气工程领域,有关风险评估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电力市场、电力系统运行、电网规划等方面,而对于供电公司窃电损失风险方面的研究鲜有文献报道。要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是风险评估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指按对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重要性程度对风险因素进行排序,找出关键因素。要因分析是构建有效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一般有如下几种要因分析方法:
(1) 定性方法
此类方法找出引起事故发生的各种诱因,通过分析诱因作用的机理,主观判断各种诱因对事故发生的的影响。常见的定性分析方法有失效模式和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MEA)、安全检查表法(Safety Check List,SCL)等。这些方法操作简单,但只能给出风险因素是否重要的定性结论,不能对诱因进行量化分析和重要性的确切排序。
(2) 定量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主要有故障树分析方法(Fault Tree Analysis,简称 FTA)、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模糊综合评价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PCA)等。故障树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是:运用逻辑的方法,以形似倒立的树状结构的分析图自上而下进行事故原因分析。该方法的特点是直观、明了、逻辑性强;模糊故障分析方法在传统的故障树分析方法基础上,克服了事件发生概率的模糊性,具有更高的精度,它的优势在于能通过量化分析事故诱因,便于我们更深刻地掌握事故与各要因之间的影响因子。当然,这种方法的评价成本较高。模糊综合评价法是用模糊数学对受到多种因素制约的事物或对象做出一个总体的评价。缺点是对各风险因素的相對重要性未予量化评估,各因素的权重分配按经验赋值,从而使得评估结果有一定的随意性。
2.窃电用户搜索方法方面
常用的有窃电重灾区判定法、功率因数分析法两类方法。
(1) 窃电重灾区判定法
这是目前许多供电公司实际采用的方法。根据窃电重灾台区判定方法的不同,具体又包括以下两种: A. 实测线损率判定法:该方法利用线损精细化平台对台区实测线损率的计算结果判定窃电重灾台区。例如,上海某些供电公司设定实测线损率≥50%的为窃电重灾台区、即窃电高发台区。线损精细化平台在评估台区线损率时采用的是同期供售电量比对的方法,供电量由台区供电变压器低压侧的计量装置(电能表或负荷测录仪)量测,售电量则通过每月抄表电量加总获得。B. 理论线损率判定法:此方法不是将一个台区的实测线损率与其他台区的线损率、或者说与台区线损率标杆值相对比,而是先计算每一台区的理论线损率,将实测线损率与同台区的理论线损率比较,若实测值明显高于理论值则判定为窃电重灾台区。此方法能够解决实测线损率判定法中的第二个问题,但由于仍然要用到实测线损率,所以还是无法解决第一个问题。此外,对于低压台区而言,计算理论线损率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2) 功率因数分析法
该方法直接对逐个用户进行侦查,并主要应用于装无功表的大工商业用户。在正常用电方式下,一般而言用户的负荷功率因数比较稳定、或者在一定的波动范围内规律地波动。用户窃电主要采用使有功表少计或不计的方式,故而会导致功率因数计量值的突降并保持低位运行。因此,通过功率因数的变化(例如低于历史值或标杆值 10%)可判断大工商业用户是否存在窃电嫌疑。
3.供电企业窃电损失的基本风险因素
窃电损失风险存在于营销业务各环节,但无论哪个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总可以归结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
人——包括电力客户和用电稽查人员两方面。电力客户的诚信度(可用信用等级来描述)是影响一个地区窃电事件发生频率的因素;用电稽查人员的配置数量、道德素质、工作态度、经验水平则是影响窃电能否被及时发现并按实处理的因素。
机——包括用电计量设备和稽查设备。用电计量设备中,是否使用集中式密封表箱、带防撬端钮盖和止逆等功能的电子表均影响窃电发生的可能性;用电稽查设备的功能是否完备,如是否带有可远程识别窃电方式的算法模块、是否具有稽查数据远程回传功能等,则是影响窃电能否被有效举证的因素。
料——指窃电信息来源,即表现为供电企业是否具有有效的窃电可疑用户搜索方法,这显然是影响窃电能否被及时发现的关键因素。
法——包括用电查处办法和处理规程,如窃电惩罚措施、窃电户专档材料的流通规程以及对上述流程的监督办法等等。
环——用户所处的环境。如对用户的供电方式中,采用架空线还是电缆供电、接户线的长短等等均影响用户窃电的便利性和可能性。
4.结语
本文分析了首先探讨了供电企业的反窃电问题现状,然后对供电企业窃电损失风险问题做出了初步研究,分析了窃电用户搜索方法,包括窃电重灾区判定法、功率因数分析法,最后列举出供电企业窃电损失的5大基本风险因素。需要引入技术性方法解决上述问题,以进一步提高供电公司控制窃电损失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宗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J].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0,201(0).
[2]孙强,张运洲,李隽,等.电网规划设计中的风险评估应用[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9, 21(6): 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