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高校大学生新浪微博使用行为研究

2016-10-21果湉

新媒体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北京高校线上线下微博

果湉

摘 要 自2009年新浪微博成立以来,如今微博已成为各种机构、组织的重要传播平台。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性格、情感和学习生活等方面。文章通过对北京部分高校大学生的访谈,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大学生使用微博的行为、动机的关系进行初探,以更好了解并引导大学生上网使用行为。

关键词 北京高校;大学生;微博;线上线下;使用行为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6)06-0026-04

1 概述

1.1 研究目的和范围

1.1.1 研究目的

本研究运用定性研究来探究微博①在当下大学生日常使用中扮演何种角色,通过个案研究法以访谈形式探究大学生微博使用行为,探究大学生在内部自身因素和外部诸多因素(其他媒介的影响、身边亲友的影响、获取信息的渠道等)的共同作用下,对其微博使用行为的影响。通过对选取的大学生进行线上访谈、线下访谈、焦点小组、深度访谈、研究相关文献等形式,综合分析大学生的微博使用

行为。

1.1.2 研究范围

主要集中在北京高校,分为线上与线下两部分研究,其中线上研究以个人访谈为主,时间范围是2015年1月26日到2月8日,共访谈了19个同学。线下研究则对有代表性的博主(主要依据是使用微博的时间、发布的内容、粉丝的数量等)进行深度访谈。

1.2 实用价值与理论意义

1.2.1 实用价值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我国微博客用户规模为2.49亿,网民使用率为38.4%。可以说微博的流行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然而有不少大学生成为了“微博控”,对微博产生了较深的依赖,更有甚者因为对微博的迷恋而患上了强迫症、焦虑症。喜欢某种新鲜事物无可厚非,然而这种喜欢正朝着一种病态的方向发展,这就值得人们深思了: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微博到底又能给大学生带来什么。

所以,通过本研究,以北京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大学生的微博使用行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引导广大大学生正确认识及合理使用微博提供科学依据。

1.2.2 理论意义

文献综述后发现,国内关于大学生使用微博行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二三线城市,以问卷调查形式为主,缺少与博主的深入访谈。因此不能真正了解大学生使用微博的行为,故本研究通过线上访谈、线下深度访谈、焦点小组等形式进一步深入了解大学生使用微博的行为,以期补充该领域研究的不足。

2 调查报告

2.1 调查方法

基于笔者对文献的阅读和研究,發现研究主要采取问卷的方式,而在笔者看来,进行访谈则更能深入了解大学生使用微博的使用动机,因此本研究抽取北京有代表性的学校23所,其中涵盖了综合类、理工类、文史类、艺术类、医学类、教育类等学校,力求从更加全面的角度了解北京高校大学生的新浪微博使用情况。

在抽取学校以后,小组成员对所要研究的微博用户进行了样本抓取,以粉丝数为主要参考数据,最终小组成员一共抓取40个样本,包括19个线上访谈,9个个人深度访谈,12人分成三组进行了焦点小组的讨论分析。以下是我们的研究结果。

2.2 线上线下调查结果分析

基于以上文献综述和理论支持,笔者对线上调查研究结果做出以下几类分析。

2.2.1 注册微博原因分析

在调查的40个人中间,笔者将注册微博的原因分为以下几类:身边好友的影响,微博是一种新鲜事物,获取与学习和兴趣相关的资讯,看热门话题和新闻,关注娱乐明星动态,看优美文章激励自己。例如笔者在访问一位北京理工大学数学系的博主时问道微博对自身影响的问题时,这位博主称只是用微博来看一些关于军事、科技的新闻,对自己的生活影响并不大;在访问一位中央音乐学院的博主时,她则称如果看评论的话,微博中的评论多种多样,可以学习思考不同的观点。因此,从以上的例子分析,大多数的微博使用者主要是基于娱乐和学习来注册微博。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也是大学生媒介接触的目的,同时微博更多的是作为信息的来源、日常生活的工具、休憩手段、社交手段,便于与生活中好友的交流。

2.2.2 昵称使用

在调查的40个人中间,有5个同学的昵称直接是自己的真实姓名或者是暗含自己的姓名,而剩下的同学主要是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阅读,以及自身价值观命名自己的昵称,例如,笔者在访问一位真实名字中带“凯”的受访者时,其昵称为“爱因斯凯”,是将爱因斯坦与自己名字的结合,原因是爱因斯坦功成不居,希望自己能向他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访者的价值观;另一位受访者的微博昵称为“刀哥”,则主要是因为受访者喜欢刀郎这位歌手;而一位昵称为“陆莐”的博主则是在阅读中所得。

在进一步的追问中,笔者发现,之所以大多数同学不愿意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是因为微博相对于其他社交软件的开放性,同时也想借助微博来表现生活中不想呈现的自己,微博此时充当了内心活动的平台,而不是像公众人物那样的宣传平台。

2.2.3 对粉丝的看法

对于粉丝这个话题,访问者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来问。

1)你是否在意自己的粉丝数量?你觉得粉丝数量代表了什么?

2)你在意别人的粉丝数量吗?你觉得超过多少的粉丝算比较“多”?

3)你有没有买过粉丝?你觉得什么用户会买粉丝?

在访问中笔者发现,对于2014年以前注册微博的大学生,则不太关注自己的粉丝数量,2014年以来的则较关注粉丝数量,从需要、动机与行为理论来看,这与人的认知心理和习惯相关,目标实现以后,新的需要、动机、行为、目标又会出现,并不断地周而复始,人类就是在这样不断的循环发展中前进。因此,大学生对粉丝数量的关注就与此相关了。

对于粉丝数量多少的界定,普遍认为对于普通人来讲,超过1万就足够多,并普遍认为粉丝数量多与博主发布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和博主知名度

相关。

对于买粉丝的行为,采访者发现,普遍人认为买粉丝的主体是明星、企业、孤独症患者、好奇者、虚荣心强的个人等。自身并没有买过粉丝。可见买粉丝的行为主要是商业用途和自身心理原因。

2.2.4 线上线下好友互动情况

微博中的线上好友可以分为熟人与陌生人两类。在调查的40个人中间,大多數人在与熟人互动时,线上和线下互动方式相似,但仅有35%的同学会选择用微博来与熟人互动,其余均选择微信、QQ等社交媒体。大多数受访者利用微博,特别是私信的方式与名人、陌生人互动。

2.2.5 原创转发比例

在访问中发现,大多数学生的微博发布内容以转发为主,原创内容很少,这与在朋友圈和说说上原创的比例形成对比,在微信、QQ上,大学生则更倾向于原创内容的发布,究其原因,其一是微信与QQ大致相同,但与微博相比,信息的传送覆盖面较低。微信更倾向一对一的隐私对话,而微博的传播覆盖面较广,微信只局限于朋友之间的亲密沟通,两者在本质上有所不同②。其二是该类用户使用微博进行消遣,完全跟随个人喜好,看到有趣的内容就随手转发,主要是为了放松,因此很少会花费精力编辑原创微博或发表评论等,可见消遣娱乐交往类型微博用户以放松、娱乐为使用微博的主要目的,以轻松的心态,在完全放松的环境里与他人产生

互动。

因此,大学生在微博中普遍倾向于转发,以下是几位博主的原创转发关系图。

2.2.6 介意的话题

在调查的40个同学中发现,介意的话题如下表所示。

从上图可知,57.5%的同学介意代购广告的出现,一是说明微博本身存在缺陷,虚假广告太多,新浪微博在这方面的治理需要加强;另一方面说明大学生思想的商业化不突出。

2.2.7 在微博上呈现的自己

在设立采访提纲之初,针对目前大多数人喜欢用P过的图来展示自己,因此从这个切入点,笔者想探讨博主在微博中的形象是否优于现实中的自己,根据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因为在微博中的原创比例较少,展现出来的自己并不多,这与微博的公开性相关,也说明大学生对保护自己的隐私的重视,但也有部分大学生回答说希望通过微博展示自己幽默、有深度、温暖等积极的一面,这也说明当代的大学生积极向上的风貌。

3 建议对策

从接触微博的动机来看,大学生主要是因为娱乐和获取信息,但在宣传微博使用的同时,不能过大夸张微博的名人效应,而应该深化同学们对微博的认识,从全面、理性的角度使用微博。

从技术的改进来看,许多大学生对微博的虚假广告代不满意。因此,在笔者看来,作为微博后方的技术研发,应该提供给用户更好的用户体验,创造良好的用户体验。

同时,大学生群体应该加强对微博功能的认识,不应该把它简单定位为获取信息娱乐的社交工具,而更应该是集交友、资讯、娱乐、学习于一体的应用平台,满足自身多样化的需求。

4 总结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掌握了大学生微博交往行为的现状,揭示出大学生微博交往行为的特征规律,发现大学生微博交往行为中包含的交往类型,并分析出各交往类型间的显著差异。通过研究,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微博交往行为有了基本掌握,接下来可以在已有数据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如何将微博引入教学,根据大学生微博交往特性尝试教学的新形式,使微博成为促进教学的有效形式,丰富课堂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对微博的研究,尤其是针对祖国未来的栋梁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注释

①本文此后的“微博”均指称“新浪微博”。

②贾艺丹.新媒介融合背景下微博与微信的对比分析[J].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4.

参考文献

[1]魏娜.基于“使用与满足”的新浪微博用户调查与分析[D].河北:河北大学,2011.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98.

[3]贾艺丹.新媒介融合背景下微博与微信的对比分析[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2014.

[4]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5]孙宜山.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6):85-87.

[6]王武召.社会交往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丁庆新,窦春玲.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8]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M].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1994.

[9]约翰·斯科特.社会网络分析法[M].刘军,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10]郭亮.微博将带来什么[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10.

[1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北京高校线上线下微博
传统媒体所办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分析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研究生和留学生情况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科研人力情况
北京高校研发状况
基于AHP方法对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
网络平台效应对传统大型零售企业线上商业模式选择的作用机理探讨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事实与流言的博弈
重大突发事件中微博之力不微
对我国零售行业O2O模式的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