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制造强国需要“工匠精神”

2016-10-21

决策探索 2016年6期
关键词: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

编者按: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时间引发社会热议。

在我国,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在传统文化中不难寻其踪迹。从庄子“技进乎道”到魏源“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他们所提到的“技”,指的就是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体现在产品“从99%提高到99.99%”的过程中,它是认真、执着、精细、完美的代名词。正是技术从业者們精益求精、追求完美,让生产过程成为类似工艺品的雕琢过程,铸就了我国传统制造业曾经的辉煌。

说起工匠精神,就不得不提央视纪录片《大国工匠》中展现的我国现代工业者那些灵巧而智慧的手:有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丝漏点;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1/50;还有人的检测手感堪比X光般精准。大国工匠们“技术报国”的价值,丝毫不逊色于其他职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原校长朱清时就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需要多种多样的人才,既要有一流的科学家、教授、政治家等,更要有高素质的工人、厨师、飞机驾驶员等高技能人才。”

遗憾的是,这些年在“君子不器”、白领崇拜等观念的影响下,更多人对从事与技术打交道的蓝领工作心有不甘。上海市的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中仅有1%的人愿意当工人。与之相关的另一个现实是,“高级技工万金难求”之类的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这种人才发展的不均衡,抑制了社会创新创造活力的迸发,同时也让中国创造遭遇“人才瓶颈”。把工匠精神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关照现实,切中要害,不仅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一种健康的现代职业、专业观念,同时也将加速我国制造强国、创造强国的建设。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但目前,我国制造业依然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部分产品不能满足日益精细化的消费需求。有鉴于此,我们亟须坚守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打造“创造中国”的金字招牌。

为此,本期本刊特编发一组关于德国、日本“工匠精神”的文章,以资借鉴。

猜你喜欢

精益求精大国工匠精神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吐槽大国
多想记住你的脸
光影视界
从器官捐献大国到移植大国还有多远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推陈出新 精益求精
周边大国的海上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