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识字教学策略初探
2016-10-21张晓静
张晓静
【摘 要】识字是小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基本要求。小学一年级儿童正处在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的关键期,在识字上具有我们难以估计的潜力,而早期识字、适量多识字对儿童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作用。如何让孩子更好地识字,我认为可以利用基本字形、儿歌、识字游戏、构字特点等方式提高孩子们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
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经常听到一年级的老师抱怨:那么多的生字要教,一周却只有5节语文课,时间哪里够!明明课堂上每个字都反复认读了,读起课文仍然结结巴巴,听写生字还是错字连连!这识字教学哪里改革了,还不是陷在“繁、难、偏、旧”的泥潭里!
问题在哪里?我认为问题主要出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识字要求不明确,找不准识字教学的重点;二是学生对识字方法未掌握,找不到识字学习的乐趣。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谈点识字教学的小策略。
一、准确把握识字要求
人教版教材中识字教学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会认的字,一是会写的字。要求会认的字。会认的字只需做到“见其形读其音”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在课文中认识,换个地方见了也能知道它的读音,只要能够把所学的汉字运用于阅读,就可以了,既不要求书写,也不要求对汉字的结构做过细的分析。要求会写的字。会写的字要能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写得正确、端正,大体了解意思,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语言中运用。在新课程标准中对要求会写的字有这样的表述“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在这段表述中我们可以分解出会写的字有以下要求:A.掌握基本笔画。对一些学生已经接触的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点,这类笔画教学时要少用力。而对学生在学前接触得比较少或者根本没有接触到的如竖折(竖、横)横撇(横、撇)竖折折钩(竖、横折钩)等,老师就要着重强调并加以区分。B.掌握常用的偏旁部首。偏旁部首对于汉字来说非常重要,通过部首归类可以让识字效率更高,而且第一学段要求掌握的部首查字法这一独立识字方法也是以此为基础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对会写字中新出现的偏旁部首名称、笔画、意义进行强调。C.笔顺规则。会写的字教师要引导孩子按照笔顺规则进行书写,比如先横后竖,先左后右,先里面再封口等等。这样能让孩子的字更美观,写字的速度也更快。D.间架结构。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汉字的间架结构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但要注意不能每个字都繁琐地分析结构。
二、着力拓宽识字途径
1.关注学生经验,倡导生活识字。第一是把识字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生活积累联系起来,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而语文课一旦与生活相“链接”,儿童的语言便似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给我们的教学带来全新的变化,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第二是要拓宽识字的渠道,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在社会上,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识字资源进行识字教学,实现生活课堂化。比如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制作“生活识字本”,随时将课外认识的字剪贴成册;可以指导学生自制“识字袋”,随时将课内外认的字写成卡片装进识字袋,经常利用字卡巩固认字;可以在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展示自主识字的成果;可以每周设立“识字交流时间”,交流识字成果,评比“识字大王”;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作业本上的名字都表上拼音,让学生轮流发本子,扩大识字量;可以通过 “每周一首古诗”诵读活动,让学生巩固学过的生字,认识新字,同时训练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事实证明,我们必须把认字放在实践的环境学习。只有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好处,学生才会重视它。因此我们要让学生通过看书读报,在阅读中识字;通过认读路上的广告、招牌,给家里的、教室里的物品写名字,在生活中识字;写图文结合的日记……这些方法,都能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在生活中用字,能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欲望。
2.丰富识字方式,倡导趣味识字。新课标规定:低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800个左右,其中1200个会写,识字量占小学六年识字总量的60%,平均每学期大约要认识500个左右的汉字。这么大的识字量如果不讲究科学合理的方法,而让学生单调地读、重复地写、机械地识,将使学生不堪重负,对识字产生厌倦情绪。如何化难为易,使学生积极主动、兴致盎然的参与到识字教学中去呢?下面简要介绍几种自己积累的识字方法:游戏识字。这种方法主要用于检查、复习、巩固。卢梭认为,儿童最好是在生活中、在游戏中学习。游戏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各种儿童喜欢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巧妙利用游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快乐、主动地识记汉字。看图识字。借助教材插图识字也是一种直观、有效的识字方式。图画能将汉字的本意表达出来,特别是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利用图画、实物认识汉字是很好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一年级下册《识字四》教学“网”字: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的这张网,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记住这个字。
生: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的网,里面的小叉子就像是小蜘蛛。
生:网字的框就是网的边缘,里面的小叉就是那些网线。
师:你还知道什么网?
学生纷纷说:球网,铁丝网,电网,渔网,上网。
这样的看图识字,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网”的字形特点,而且通过相机组词拓展了学生的语言积累。此外,还可以通过“想象识字”、“儿歌识字”、“故事识字”、“字理识字”等诸多方法增强识字效果。
3.积极鼓励创新,倡导自主识字。新课程标准构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新教材则处处为学生创设了展示自我的时空。在识字教学中,我们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选择、自主创造、随时交流识字方法,任何稚嫩可笑的方法,只要是学生的良方,我们都不能否定,都应该鼓励。平时经常这样提问:“你是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用的什么好办法?请你来教教大家!”“你觉得哪些字最难记、最容易写错,要提醒大家注意?”这样既能分享识字的乐趣,又能有效地培養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能力。
教师应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每次活动有一个主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个主题自己动手、动脑去收集资料,并交流收获。交流之后,还可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花的世界”,“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家电商场”等等识字活动。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