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翻译中的“文化空缺”

2016-10-21贾琼

校园英语·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翻译文化

贾琼

【摘要】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的转换。文化的差异不可避免,文化空缺一直存在,而译者的任务便是去最大限度地克服文化空缺造成的翻译困难。本文主要介绍了文化空缺的几种类型,探寻了其翻译方法。

【关键词】文化 翻译 文化空缺

近年来,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探索的重要方面。《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翻译得以实现的媒介,文化便与翻译联系起来。奈达提出了五种文化:生态文化、语言文化、宗教文化、物质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并指出作为翻译家,很有必要在翻译过程中注意这五种文化。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凸显了文化。作为一种“以符号转换为手段,意义再生为任务的一项跨文化的交际活动”, 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整个翻译过程是一个文化交流的过程,翻译者在翻译时面对的是两种文化体系,因此他需要精通这两种语言,并深入了解这两种文化。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成功地将文本附于了“可译性”,相反,文化的个性就形成了文化闭差异,形成了“不可译因素”。“不可译”主要包括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的“不可译”。在实践中,“不可译因素”主要包括语言上的一些不可译因素(方言、双关语等)和文化上的一些不可译因素(词汇空缺等)。以下将是针对“文化空缺”进一步的进行分析。

空缺现象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是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首先发现的,他经过两种语言比较分析得出了random holes in patterns的概念;美国文化人类学家赫尔在对澳大利亚土著居民的语言颜色进行研究时,意外地发现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对其它民族的颜色的名称一无所知,他们用“空白、间隙”等术语来表达;前苏联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夫在对比不同语言词汇时,使用了“无等值词汇”的术语;80年代末,俄国学者索罗金等人在论述话语及民族文化特点时提出了vacancy理论。

空缺,是指某个民族所操的语言及其关联文化现象在另一民族之中并不存在。文化空缺,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由非语言手段的差异形成的空缺,比如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特色,不同的民族文化和不不同的民族观念等不同民族体态语和手势语。“文化空缺词”意思是只有某一民族所独有的,有着期独特的文化意义,它的形成是随着历史的迈进所逐渐形成的词语,可以将其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部分空缺词,另一种是完全空缺词。部分空缺词,就是英汉两种语言中能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但其文化内涵是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的词,主要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指称意义相符,蕴含意义相异的词,如黄色在两种文化中都存在,且指代相同的颜色,却有着不同的意义。在中国古代,“黄色”表示中央之意,预示着高贵,是皇室专用颜色,如“黄马褂”“黄袍”,中国的母亲河叫做“黄河”,每个中国人也是“炎黄子孙”。而在英语中的“yellow”象征卑鄙与胆小,疾病与衰败,“a yellow dog”用来代指卑鄙的人,“yellow looks” 代指怀疑的目光。第二种是指称意义和蕴含意义相异的词。如:在汉语中,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身体长,能兴云降雨,是“封建帝王的象征”,是“吉祥的象征”,是“中华民族永远的图腾”,而英语中的龙“dragon” 有翅膀和长尾巴,能喷火,和汉语中的龙不仅形态不同,而且蕴含意义也不同,常为贬义,指代凶悍强暴的人。前两种情况会涉及到在译语中借用源语表达的“文化借用”的方法。第三种情况多为一些成语典故或者是在历史进程中衍生而出的专有名词。如一国两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 国家和制度在两种文化中指称相同,但是英语中却没有“一国两制”这个词语,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发展而来的词语。完全空缺词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根本找不到指示意义或文化内涵相近或相同的词,多指一些在汉语特有的事物,如气功(Qigong), 乌龙茶(oolong), 杂碎(chop suey)。翻译的根本价值在于实现跨文化的交际找出应对“文化空缺”的方法十分必要。

针对“文化空缺”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译法:1.意译法,这一翻译方法主要是翻译具有浓厚中华文化特色的词语时常采用的翻译方法。如,戴乃迭的《献上一束夜来香》译本:上星期六新夫人河东狮吼,摔碎大圆镜一面。并据此评论道:二次结婚,没个好! The previous Saturday his new wife had thrown a tantrum and smashed a big mirror. Her verdict was: Second marriages never work out.“河东狮吼”源于苏东坡的“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比喻妇人强悍,对丈夫很严。戴乃迭将“河东狮吼”译为了“had thrown a tantrum”, 传达了其意义。另外,在英语中寻找对等词汇这一方法即“文化借用”也可包含在内:今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In the romances which Baoyu smuggled in to her and of which she has nowadays an avid consumer it was always some trinct or small object of clothing or jewellery-a pair of lovebirds, a male and female phoenix.(杨宪益 戴乃迭译)3在中华文化中,“鸳鸯”意指爱侣,但是外国人看到此词却不会引起这样的联想,如果直译的话,应为“mandarin duck”, 这样会使读者不明就里。在英语中,有相同蕴意的词汇“lovebirds”, 弥补了因民族文化差异造成的语义缺失。意译法的优点在于能够很好的传达词语的文化内涵,展示中化文化,但是不足之处在于语言形式不够简洁,甚至冗长,或者失去汉语原有的形象与传神,不利于其在异域文化中的传播。2. 直译法,又称为语义再生法,这一翻译方法主要针对部分空缺现象,既可以使译文简洁明快,又能保留汉语文化词语的原汁原味。如:文化大革命 Cultural Revolution ,北大荒 the Great Northern Wilderness. 《红楼梦》中:宝钗笑道:“不用问,狗嘴里还有象牙不成!”译文:I dont have to ask, retorted Pao-chai, one doesnt expect ivory from a dogs mouth. 直译法多用于翻译一些惟妙惟肖的比喻,这是人类共性思维的产物,完全可以跨越语言的障碍为操其他语言的读者所理解接受。但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读者了解的仅仅是词语的字面意义,很难深入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3.音译法,主要针对的是完全空缺现象,用来翻译为中华文化所特有的事物,如饺子:jiaozi, 馄饨: wonton。4. 加注法,又称解释性翻译法,加注法它是以注释来插入译文,来为文本所要表达的文化北景做出说明,来补充英语与汉与之间的文化差异,这样就能对翻译者形成一种很好的催化剂,使得其便捷地理解些类有着其特别的文化语语。主要针对部分空缺现象。如林语堂在《浮生六记》中的翻译:迁仓米巷,余颜其卧楼曰宾香阁,盖以芸名而取如宾意也.译文:After we had moved to Tsangmi Alley, I called our bedroom the “Tower of My Guests Fragrance ,” with a reference to Yuns name, and to the story of Liang Huang and Meng Kuang who, as husband and wife, were always courteous to each other “like guests”. 4“如宾”一词取于成语“相敬如宾”,是由中国历史上一对有名的夫妻,梁鸿与孟光,的故事衍生而来。看到此成语,中国读者会很自然的联想到这个典故,而西方读者却不了解这个成语的内涵。林语堂首先直译如宾“like guests”,然后采用加注法,解释简洁明了,不仅有助于让原文读者了解这个典故,更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网络用语层出不穷,是文化空缺的一种,运用以上翻译方法便可译出。如:我也是醉了:Are you kidding me? 有钱就是任性:rich and bitch. 画面太美,我不敢看:I cant afford it. 且行且珍惜:It is to be cherished .不作就不会死 no zuo no die, 打酱油 Its none of my business, I am just passing by, 然并卵 However, its just useless shit, 钻石王老五 diamond bachelor, 小白脸toy boy, 凤凰男 phoenix man, 房奴 mortgage slave, 囧 be sunk。随着“dama”等词被引入英文,以及中国文化的影响不断增强,相信越来越多的网络热词将会收入。

因社会历史变迁、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以及思维视点不同导致的“文化空缺”不可避免,但这种“不可译”因素的存在并不代表着翻译不可能进行。翻译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是人类交流所必需的,因此,翻译必须进行。只要合理运用有效方法,就能最大限度的去弥补因“文化空缺”造成的缺陷,使得翻译得以进行,促进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41.

[2]魏万德,杨卿.汉英翻译中的文化空缺现象初探[J].理工高教研究,2005(3):114-116.

[3]何其莘 仲伟合 许钧.高级文学翻译[M].北京:外語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245-247.

[4]王少娣.跨文化视角下的林语堂翻译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150.

猜你喜欢

翻译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谁远谁近?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