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三化”思考
2016-10-21顾玫瑰
顾玫瑰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67-01
中国教育部拟定的《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中第四条规定: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减负"这个口号喊了许多年,但国内的语文作业形式仍然单一,大多是抄写、日记、摘抄类,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作业内容基本上一刀切,无层次性。实践性作业几乎没有,学生对家庭作业的热情不高。
我们如何让家庭作业在学生面前绽放微笑,让学生爱上做作业,在减负的同时不减效呢?我认为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可以努力做到"三个优化"——自主化、趣味化、多元化。
1.自主化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布置作业时,要注重层次性,一刀切的作业往往会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选择层次不同的作业,"我的作业我做主"。
超市在目前比比皆是,受到人们广泛的欢迎,那是因为商家还给了顾客对于商品的自由选择权。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商家,没有任何推销性话语,也没有任何强制性措施,但销售效果却是出奇的好。我们在布置学生的作业时,为何不能采用这种让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方法呢?作业因自主多姿多彩;因自主有了科研含量;因自主有了儿童立场。
2.趣味化
设计融科学性与趣味性于一体的家庭作业,能够让学生在解答时感受语文的趣味,对语文产生亲切感,解除对家庭作业的厌恶的心理。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题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不断地吸引学生。
2.1 与学科相结合。课标中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因此,设计作业必须注意课内外相结合,学科间融合,校内外沟通。在作业形式的设计上,一定要把作业从单一的"写"的形式中走出来,力求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并与演、画、唱、制作游戏等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情趣,具有吸引力。
2.2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过程,语文能力培养的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布置作业时,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布置学生观察,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学生听广播、看电视,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让学生到校外、到大街小巷去纠正错别字,规范祖国的语言文字;春节期间,让学生摘抄、搜集春联,对比赏析。语文学习的触角应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
3.多元化
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
3.1 课外阅读持之以恒。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外阅读能为孩子的人生打好底色,为孩子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课外阅读应该成为学生家庭作业的一部分。
3.2 信息处理锻炼提升。新课改强调大语文观,这就要求我们重视培养学生有意识地查找资料,教给学生搜集信息的方法,并能有效地把已有资料运用到理解文章的过程中去。如预习《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时,我让学生课前查阅有关宋庆龄的资料(查阅书籍、上网等),学生结合宋庆龄的生平介绍、故事等理解樟树的象征意义时就简单轻松了。这种查阅性的作业,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驾驭信息、利用信息。
3.3 调查访问沟通你我。调查作业就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上去了解情况、搜集资料的作业方式。深入社会进行参观访谈,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增长知识,丰富生活经验,提升综合素质。学《第一次抱母亲》一课时,文章的作者第一次抱母亲时因不知道母亲的体重而自责。我想,我们的学生了解自己的父母吗?我设计了一张调查表,让孩子们先根据平时的观察了解,填写父母的体重、身高、年龄、生日、爱好等,回家后再调查父母的真实情况,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孩子这样写道:"我对父母的关心如一滴水那么淺,而父母对我的关心如大海那么深,而且深不可测,以后我一定多关心父母!"我相信,这次调查不仅仅是语文课堂的延续,更是一次爱的教育。
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与形式,一定会让家庭作业原本严肃的脸儿绽放美丽的微笑,让孩子们不再谈作业色变,让美丽的微笑也在孩子们的脸上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