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生更需要关爱
2016-10-21苏帮凯
苏帮凯
摘要:探讨农村寄宿制小学生需要教师给予慈母一样的人文关怀,父母应经常与子女沟通交流,增进双方感情,才能达到合力的双作用。
关键词:农村寄宿制;关爱方式;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12-01
1.原因
1.1 情感缺失,渴求家庭亲情关怀。在所调查的寄宿生中,62%的学生在心情不好时会告诉朋友,17%的学生选择告诉老师,最后是告诉父母;一些寄宿制学校采封闭式管理,平时和父母见面的机会相对较少,他们得到的直接亲情也较少,这些内在情感的缺乏,必然会引起一些外在行为的反应,如焦虑易怒、顶撞他人、不服管教,行为孤僻等等;没有了亲情的保护,弱小的孩子们会失去安全感,特别是那些比较孤僻和内向的小孩,这样将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还有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在学校因为缺乏父母的管束,会养成自由散漫的不良习性,回到家后自然会在心理上疏远父母,造成可怕的亲情危机。
然而,这样一个对个体情感发展极其重要的家庭生活,正在农村寄宿制推进的进程中被忽视和低估。很多寄宿生在校期间思念家人却无法与家人进行情感交流,寄宿后感觉内心孤独、寂寞。
当农村寄宿制小学生从内心里发出迫切的家庭亲情关怀需求之时,我们很多的家长卻在为他们孩子的"良好"处境而庆幸。相当一部分家长觉得把孩子全天候的放在学校里,就是希望学校及老师能行家长所不行,甚至有家长认为,把孩子放在寄宿班里,省了不少麻烦,基本上是不用再操心了;很多家长却认为住校很好,孩子在学校里有生活老师照看,学习时间增加,成绩也有所提高,帮助家长解决了照顾、教育孩子的困难和负担。因此,家长们普遍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而忽视了他们的内心情感和性格养成;有些家长虽然意识到了孩子在学校的苦楚,出于一种愧疚和补偿的心理,对孩子采取了"妥协、迁就式"的家庭教育,这种做法同样不利于孩子情感的健康发展。一项关于寄宿制和全日制小学孩子的行为习惯的调查发现,寄宿生家长周末接孩子回家,往往会产生情感补偿心理,对孩子的错误听之任之;面对父母批评,寄宿的孩子也极易滋长对立情绪;亲情的欠缺,还会使寄宿的孩子在遭遇挫折时因缺乏倾诉对象而不能进行合理的情感转移和情绪宣泄。这样,一边是寄宿生与家人情感交流的渴求;一边是家长的忽视和漠视,这种差异使学生与其父母之间的心理距离逐渐拉大。
1.2 寄宿制运行和管理缺乏人文情怀。关爱寄宿制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是寄宿制带来的问题却令人始料未及。就农村寄宿制小学自身的运行和管理而言,在许多方面,它加重了寄宿制小学生情感缺失的程度。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功利性、目的性强,忽视教育的细节和过程,对教师考核和激励不足。中央和地方的政策设计和执行存在偏差,政策注重学校硬件工程建设,缺少管理上的制度约束。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管理水平滞后可以概括为三点:重制度轻细节,重结果轻过程,重"管"轻"育"。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数多且年龄小、自律性较差,因此学校往往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看管学生"的低层次上。在寄宿生日常管理中,任课教师负责学生课上的学习,生活教师负责学生课后的休息照顾,教师之间分工明确却缺少沟通交流,没有充分认识并发挥他们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寄宿生的情感问题便成了教师管理工作中的真空地带。各种形式的寄宿制学校在我国各地迅猛地建立起来,其管理模式大多实行全封闭、军事化管理。但另一方面,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毋庸讳言,寄宿制条件下,由于学生大部分时间呆在学校,其学习、生活、管理全由学校老师操办完成,如此家庭教育还要不要开展,如何开展等等这些问题不容回避。
1.3 寄宿对学生内心世界的影响是多角度的,有的学生通过集体生活与同辈群体交往之后变得更加开朗活泼,而一些对寄宿生活不太适应的学生,由于无法弥补离开亲人和家庭后感情上的空缺,他们的性格发展受到了负面的影响。寄宿生活对于寄宿生来说,一个非常明显的好处就是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同学相处,有更多的伙伴一起玩耍、交流。当问及"住校有什么好处"时,许多学生提到了交友方面,住校增加了寄宿生与伙伴之间的交往,但也让他们减少了与家庭的联系;在回答"住校有什么不好的地方"时也有许多学生寄宿生表示住校时会觉得孤独。
1.4 寄宿生活对学生性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少许学生会表示在学校经常会感到孤独、害怕;一些学生表示会偶尔有这种感觉;个别学生在封闭式、严格管理的寄宿制学校里无法适应,在性格上逐渐变得内向和封闭。寄宿生性格上的变化,一方面是由于在学校无法感受亲人的关爱和温暖,内心情感需求无法满足;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学校管理和生活安排上的单调和枯燥。寄宿制学校多采用封闭式的严格管理,睡觉时间学生不允许说话,时间长了有的学生就变得不爱说话、不愿交流。从总体来看,寄宿生的内心世界也是学生住校后变化最显著的一个方面,就是许多学生表示自己在性格和情感上与以前有所不同,其次才是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变化,这就需要学校和家庭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给与更多关注与关心。
2.对策
2.1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小学寄宿制学校要为家庭和孩子的沟通、交流和联系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可能的设施。学校应向寄宿生提供便利的使用电话的条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在学生宿舍内安装电话,方便学生与家人的联系。小学寄宿制学校要引导寄宿小学生家长正确认识和积极参与。学校和教师有义务让家长认识到学生心理成长的重要性,并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学生生活学习现状和情感变化。学校必须加强与每个村庄、每户家庭的联系,建立起稳定的联系方式,进行经常性交流。特别是休息日到校和回家的方式,路途安全等,学校要有专门安排,各村也应有专人、专车接送,定时、定点、定人,做到有组织、有安排。学校应建立定期的家访和家长会制度,安排一些必要的家长参与的活动。学校和学生遇到的一些困难、问题要及时与家长沟通解决。
2.2 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要利用心理学、教育学原理采取多种形式调节小学生心理,使远离父母的孩子能具备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保持活泼、快乐、健康的心态,逐步学会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应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和谐的交往中体验友情。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帮助其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完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同时要注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要让每位教师认识到,在寄宿制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比智育更重要,因为只有健康的心理教育才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2.3 加强家庭或父母的沟通。对孩子要有积极主动的亲情关照,并且亲情关怀的方式和手段要得当。家庭要对寄宿生的心理予以足够的重视和关心,家长应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学生情绪和性格等方面的变化。家长可以改变教育方式,提高教育艺术,多学些教育知识,利用一切机会和各种形式,有效地将家庭教育真正地落到实处。多了解、多交流、多沟通。这不但包括家长对小孩的深层次的认识,也包括家长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树立模范家长形象,展示言传身教的魅力,把学校的良好行为习惯延伸到家里,形成学校家庭教育的一致。此家长应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如写张小卡片表达对孩子的牵挂和关爱。周末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体验愉快温馨的亲情等,这样才不会因寄宿而使亲子间产生心理距离。
总之,只有家长提高了认识,寄宿制下的家庭教育才能真正地、循序渐进地、健康地开展。也只有家庭教育健康地进行,下一代才能身心健康地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