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音乐教学质量
2016-10-21严齐林
严齐林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303-01
《初中音乐新大纲》前言中指出:"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于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发挥,则取决于音乐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如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应着眼于以下几方面:
1.以素质教育为准绳,转变旧观念
体现素质教育精神,就意味着"面向全体学生,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与发展"。应将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作为学习的动力,注意全体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的提高。这一切都是围绕着音乐教学质量的,实施素质教育决不意味着教学质量的下降。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老师在课前对本节课应有整体构思和精心设计,熟练备课,吃透教材(细到每条知识、每个音符,每个乐句的感情处理和体验、每个汉字的书写、读音和释义等)。上课时,可以在基本不打乱总的教学部署原则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接受能力和意见因势利导,适当调整教学布局,以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音乐教学在培养兴趣的同时,应注重提高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那就不能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传授。教师可在唱歌教学中以生动感人的范唱、灵活机动的教唱法(视唱法、听唱法、模唱法等相结合)及适当的律动来增强趣味性。欣赏课上教师可加入自己的范唱、范奏,并穿插些与作品有关的小故事(也可由学生讲),老师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跃课堂气氛。
2.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我是一名完全中学的初中音乐教师,学校的教学条件并不理想,音乐设施只有录音机和风琴。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我采用的教学模式――谈体会或唱奏主题音乐,这种教学方式只重教师讲授,忽视学生参与体验的过程,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感到茫然,久而久之就对欣赏课失去兴趣,甚至讨厌欣赏课。可如今科技发达了,我就想方设法使用DVD、电脑来辅助音乐课堂教学,这样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枯燥无味的欣赏内容变得更直观、形象化了,这比只用磁带的效果好得多。如我在上戏曲音乐"京剧"欣赏时,经常与学生一起眉开眼笑,摇头晃脑咿咿呀呀地唱上几句,虽然水平不高,可学生觉得非常有趣,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听"、"看"、"唱"、"想"、"动"、"说"的参与,从而更好地体验音乐的美妙之处。
3.提倡学科整合,丰富文化知识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要提倡学科整合,音乐教学不仅要与姊妹艺术综合还要与其他学科综合。"当代社会需要的是综合型人才,而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即不能把分科知识看成孤立的体系,而要设法在多学科知识之间建立有机的联系。例如,欣赏八年级上册中的《东北民歌(摇篮曲)》,我是这样进行的,先介绍东北的自然风光及民俗风情、文化(从网上下载图片辅助进行);再介绍民族乐器"摇篮曲",并且试奏一下主题音乐;最后引导学生听赏、分析、体验,这就体现音乐与人文、地理相结合,丰富了学生的文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音乐还可以与舞蹈、美术、文学等许多学科有机的结合,只要我们平时多观察、思考,不仅我们的学生学得轻松,我们自己也教得轻松,而且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4.用創新和师爱激发学习兴趣
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一般来说,学生往往都会因为喜欢某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那一门学科,如果每个老师都具有这种魅力,那么学生的学习会是幸福和快乐的。那这种魅力从何而来呢?我想,教师必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善于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那么学生也就热爱、尊敬教师,爱上你所教的那门课。如果学生对某位教师没感情,师生关系不融洽,就会对这门功课不感兴趣,那么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都会受压抑。
另外,教师还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精到的授课艺术来吸引学生,满足学生的道德要求和精神需要,使他们对学习材料充满浓厚的兴趣,去鉴赏、品味、思索,并获得各方面的启迪。教师还要热爱自己所教学科,深入挖掘教材和研究初中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最简洁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进行教学,使所教内容成为教师和学生的兴趣中心,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的一种带有趋向性的心理特征,一个人当他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地、积极地、执著地去探索。所以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去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强烈的探索欲望,其次为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教师必须酷爱自己所教的学科,并努力从事发现、研究、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从而要有效地去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精神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流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