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法指导
2016-10-21朱家旺
朱家旺
摘要:文章探究如何教好高中数学:课堂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要善于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要及时加以总结,适当给予鼓励 ;渗透教学思想方法,培养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明确目标重点;选择方法;渗透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232-01
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教师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其次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再次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主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 以下谈一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这些目标选择教学的策略、方法和媒体,进行必要的内容重组。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技能、心理、思想品德等方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复数的引入》这一课是整个复数这一章的第一课,在备课时应注意,通过这一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复数的形成和发展,体会到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引伸到现实生活中,就是当我们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矛盾,要有解决矛盾的决心和信心,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
每一堂课都要有一个重点,而整堂的教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点来逐步展开的。为了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教师在上课开始时,可以在黑板的一角将这些内容简短地写出来,以便引起学生的重视。讲授重点内容,是整堂课的教学高潮。教师要通过声音、手势、板书等的变化或应用模型、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刺激学生的大脑,使学生能够兴奋起来,对所学内容在大脑中刻下强烈的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如第八章的《椭圆》第一课时,其教学的重点是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难点是椭圆方程的化简。教师可从太阳、地球、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轨道,谈到圆的直观图、圆萝卜的切片、阳光下圆盘在地面上的影子等等,让学生对椭圆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为了强调椭圆的定义,教师事先准备好一根细线及两根钉子,在给出椭圆在数学上的严格定义之前,教师先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小于细线的长度),再让两名学生按教师的要求在黑板上画一个椭圆。画好后,教师再在黑板上取两个定点(两定点之间的距离大于细线的长度),然后再请刚才两名学生按同样的要求作图。
3.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3.1 必须从教学内容的结构、呈现方式上进行转变。要做到情景化、问题式,要强调呈现的基本模式:创设情景―师生互动―应用拓展一巩固反思一作业质疑。也可尝试一些特殊模式,例如:(1)开放题教学模式;(2)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性课题);(3)活动式教学模式;(4)数学作文;(5)长作业教学等等。
3.2 必须从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关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动手操作、开展实验、实际测量、统计调查、规划设计、思维游戏、师生共探、小课题研究等)
3.3 必须从单一的、统一的分数评价转变为多元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激励性的、过程性的动态评价体系。课程改革对教案编写的新要求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编写优质教案是上好节课的首要环节,是开展现代课堂教学改革要过的第一关,课程改革对优质教案的编写要求与传统教学编写教案的要求有哪些不同呢?
(1)课堂教学目标的内容不同。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教学目标只注重知识目标。尽管不少教案也强调能力目标,也提到思想教育,但是这种"能力"只是解决知识问题的解题能力,这种"思想教育"是从社会的角度进行僵化的、空洞的说教。而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知识目标只是教学目标之一,解题能力只是知识目标的组成部分,让学生学会学习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取代以前"思想教育"的又一个教学目标。它是从学生个体的角度提出社会要求,尊重学生作为鲜活的人的情感体验,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高尚的审美情趣,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程改革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作为教学根本目标。
(2)课堂教学目标的方法不同。传统教学方式下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以"教"为中心是否有利于教师传授知识是编写教案的主线,学生按老师的规定听课、练习是"责无旁贷"的事。在课堂上,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教师"演"得好就是课上得好。
实行课程改革后编写教案,教学过程以"学"为中心。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编写教案的主线。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启发者和示范者。在课堂上,教师是"导演",学生是"学员",学生"表演"是否到位是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3)检测教学目标的评价标准不同。传统教学注重的是"教"的结果,即学生是否达到教材知识目标。学生没达到大纲知识标准的要求,就是教学失败。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唯一的、绝对的权威。实行课程改革后,注重的内容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即不仅了解学生是否掌握知识,更要知道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方法,是否有积极的情感态度。在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尊重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对学生的评价。
4.高中数学教学 "模式" 要多样化
4.1 新课改不断强调: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要求教学模式的选用要立足于教师、学生的个性化以及教学内容的多样性。而课堂教学依据不同学科和学科中不同的教学内容,提倡面向不同学段、不同学习内容以及教师个性的多种模式。这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教学特色,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使用不同教学模式,此时切忌单一化、公式化、模式化、标准化。
4.2 要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特色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成规,我们在现代教学中不应受所谓先进教学模式的限制,而是要勇于创新。教师教学要创造性地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具有创造性的教师要明白自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教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数学教师要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依据高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形成可操作的教学思路,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其实也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这个再创造的过程就是形成教师自己独特的个性化的教学过程。要引导学生广开思路,重视发散思维。
4.3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积极引导学生去议,鼓励学生去讲。在讲的过程中,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教师要特别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教师应让学生养成解题技巧,反思多种解法的优劣,反思各种方法的纵横联系,适时地组织诱导学生展开想象:题设条件能否减弱?结论能否加强?问题能否推广?等等,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教师应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猜想、探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解题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的前提下,学会从多个角度提出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创新思维,使他们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等思维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