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浅谈

2016-10-21谭辉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习惯课文文本

谭辉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13-01

语文作为基础性工具学科,想要学好是不容易。它体系博大内容浩繁,融思想、知识与艺术为一体,需逐步培训良好的感知与接受能力、但作为中学阶段的一般性学习,需要的是扎实的文字、语言功底,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顺畅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而达此目的、应该说是不太困难的,是有规律可循的。这里,首先需要端正一个认识,即语文成绩的提高有赖于语文素养的增强,是一个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过程。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对子提高学生正确理解运用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本文就如何学好高中语文谈谈自己浅显的看法。

1.巧设导语,创设浓厚的氛围

我在《我与地坛》(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七课)中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和歌曲导入法。本篇课文篇幅较长,且节选的两部分之间又相互独立,所以这篇课文我就分两课时完成,每课时各设计一个导语。第一部分写史铁生对生命的感悟,我就用史铁生的小说《命若琴弦》导入。"一老一少两个瞎子到处流浪以说书为生,尽管生活很苦,但老瞎子却活得很起劲,因为他师傅在琴槽里封着一个药方,只要他弹断一千根琴弦,就能把封在琴弦里的秘方拿出来,按方抓药,治好他的眼病,……然而当他终于弹断第一千根琴弦后,从琴槽里拿出来的'秘方'竟是白纸一张。老瞎子万念俱灰,失望至极,然而他终于悟到,他先前之所以活得那么起劲,只为了琴槽里的这张"秘方"。生命只有有了目标,人活着才有劲头,哪怕这目标是并不存在的。于是他在临死之前又把这张白纸封进了他的徒弟小瞎子的琴槽,告诉他只有弹断一千二百根琴弦,才能拿出琴槽里的秘方,治好他的眼病。故事到这儿嘎然而止,然而我们仿佛看到了小瞎子充满激情的生活。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我与地坛》第一部分,看史铁生有着怎样的生命感悟。""《我与地坛》的第二部分我采用了歌曲导入法。先让一位字体写得好的同学在黑板上抄写了满文军的歌词《懂你》,然后让学生体会这首歌词的哪些语句最令他们感动,说说他们的感受。诸如"你静静的离去,一步一步孤独的背影。""一年一年风霜遮住了笑颜,你寂寞的心有谁还能体会。""把爱全给了我,把世界给了我。"都纳入了学生的视线,触动了学生们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播放这支歌,让学生跟着轻声哼唱,于是课堂上弥漫着儿子对母亲理解挚爱的歌颂和母亲不能分享儿子成功的伤感。

实践证明,这些创设情景简洁自然的导语都很好的激發了学生的兴趣,为引入课文理解课文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2.提高教师的文本素质,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何谓文本素质?就是教师对文本的独立解读能力和科学有效施教的能力。要让语文课生机勃勃,体现其固有的灵性,关联因素很多,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文本素质;而决定教师文本素质高低的诸多因素中,教师的阅读视野则是最基本的要素。"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江面浩瀚,才能任船儿逍遥飞渡。教每篇课文前,教师除了要认真研读文本外,还要将阅读区间扩大到与课文相关的文章、著作、背景资料等。比如讲《师说》,就应该读一读韩愈的生平传记,体悟其"不顾流俗"的勇气与执著于理想的精神,才能真正萃取《师说》的精髓。讲《赤壁赋》,就应该读《苏东坡突围》,感受苏轼那豁达乐观的心胸,了解他一生的起承转合。

教学目标是分层的,学科教学有宏观目标,教学单元有中观目标,每一篇课文的目标设定应该是有链接关系的,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具体明确的。例如文言文教学。"掌握文言实词和虚词""掌握特殊句式"的字样常常出现在教案中,掌握哪些特殊句式并没有确指。

新课程提出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非都要涵盖这些因素,而是要有具体实在的目标。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笛卡尔曾经说过:"影响我们最深的是风俗和习惯,而不是任何确定的知识"。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3.1 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话对于学习时间紧张的高中生来说尤其适用。语文课,内容多,时间少,密度大,任务重。这样,学生就务必要有预习的习惯。通过预习,自己扫清字词障碍,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学会质疑,抓住疑点进行听课。这样既解了疑问又容易消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思考的空间扩大了,易于思想深度的加强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正如我国教育家孔子所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 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的习惯。在预习过程中,充分利用工具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属字音、字形方面的疑惑,可以通过查字(词)典解决,相关的基础知识可查阅《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还可以利用网络等查询其他语文知识。

3.3 培养圈点批注的习惯。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训,对于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仍然适用。在预习过程中,让学生把生字、生词及相关成语勾画出来,比较显眼,易于在翻看课本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就记住了,又不需花太多时间。对于难句或深有感触的句子,可以批注阅读感悟,批心得体会,瞬间感想,乃至即兴点评。

4.学会听课,培养听、说、读与语言表达能力

如何听语文课?此话一出,很快就会有人说,"语文课有什么好听的,从小学到高中,语文都是老一套,读课文,学字词,分析课文结构,归纳中心思想,总结写作特点。不听课,照样能学会。"不错,在众多科目中,语文好学,但要学好却不易,还需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要想学好一门功课,听课是关键。一位优秀的老师,在课堂上传授的不仅是知识,同时还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正所谓"授之鱼,不如授之于渔。"语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有在课堂教学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学生在课堂上,接授的不只是每篇课文所要掌握的字词、文章的主题和写作持点等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和引导,学会如何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学习,感悟课文表达的情感,把握课文的主题、学习作者如何布局谋篇的。而孩子成绩的好坏也往往取决于课堂短短的45分钟的听课效率。听课效率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课文的讲解分析,实际是在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课堂上,老师所讲的内容很多,善于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要点、重点,这才叫做会听。而老师的提问旨在培养学生的说读的能力,学生在回答思考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再次阅读课文,然后将相关信息进行整理,表述出来,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和语语言表达能力。如果能正确、流畅的表达出来,这无疑也同时提高了写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是学生在课后的语文学习中无法达到的。真正会学习的人都善于利用课堂45分钟。

猜你喜欢

习惯课文文本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