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作文教学有效方法的选择
2016-10-21王月奎
王月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110-0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各种知识的综合体现,更是衡量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它是学生开动脑筋、调动往昔生活和知识积累,按照一定的中心和体裁要求,通过判断、选择、分析等酝酿,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应该是有真实的内容和真情实感的事。然而,长时间以来,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课难上,学生不愿写作文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多年教学摸索,我总结出三种作文教学的方法,实施过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低起步,听说结合让学生从畏惧写作的阴影中走出来
作文是表达,是创造。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所认识的世界。正如人们常说:"心口如一,言文一致",就能力形成过程而言,作文教学的全部工作就浓缩在这八个字里。涵盖着"思想——言语——文字"之间的转化,是个语言心理行为的大工程。要实现这一工程,难度存在、学生畏惧心理存在情有可原,对此我用七年级上学期的时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听说训练,培养学生敢说的习惯,为进一步写作打好基础。
1.1 课前三分钟故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七年级的学生心智正处于小学到初中过渡期,天真单纯,环境的改变又使他们常常是无所适从。于是我根据作文素材的分类,首先从"友情"这一话题开始讲故事,每个故事我都会渗透一种描写方法,这些故事既有从报刊杂志上看到的,也有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的。如在开学第一周我抓住对环境的不适应、同学之间的陌生带来的困惑这一现象来体现"友情"的主题,讲述中运用环境描写烘托心情,一个故事中有这样的一段描述:"九月的傍晚依旧温暖,绿意之中多了一些成熟的黄色。而我却在这金色的季节里感受到孤独的苦涩,青春的脚步也感到未有过的沉重。路边的树影更长了,我就这样寂寥地走着。忽然,我发现我的身影与另一个身影重合,好奇让我回头看,一个似乎见过的男孩正走在我后面,我回头间他友善地一笑,没说什么,但那一笑我感觉很舒服,就这样我们在落日的余晖中相识并成為好友。谁说落日凄美,我说落日多情,不然我们怎么会感觉那么快乐呢!"讲完故事我对学生说:"这是我放学的路上看到的,其实生活中充满素材,只是我们不注意罢了,希望同学们要学会观察,下周我听同学们讲故事。"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下课学生们就谈论起开学以来的事情,有的学生甚至找到我说,事情有却不知如何说。我在了解他的事情后,帮他梳理好过程,并给了他讲故事的建议,笑着说:"下周的故事你开第一炮,好吧!"他笑着走了,之后的教学中我又从相互理解、关心、帮助等角度讲述发生在学生之间的事情,每个故事选择了不同的环境描写,让学生感受到事情与环境描写相结合,会把文章写得很充实、很美。第一个讲故事的同学很成功,我的奖励是让他负责班里讲故事的进程以及同学存在问题的汇总,即时把情况告知我,这个腼腆的孩子后来考上新疆大学。教师方法引领,推动学生不断尝试,从七年级下半学期开始实现课前三分钟完全交给学生的目标。
1.2 整理故事,讲解谋篇布局,帮学生写出成文。每个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面对一个题目,写出来的文章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如何将这些故事完善成合格的文章需要教师方法引导。我就从学生急于得到的方法入手讲如何谋篇。每一篇文章都有一条或多条的叙事线索,于是我从线索入手教学生组织文章。小标题的运用会让学生写作的思路更清晰。标题可以是成语、短语,也可以是一句名言或诗句。我便从简单的成语标题开始指导学生。一个学生在写《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一文时,打算写去世的爷爷,但是标题不会拟,我了解了情况后,问他:"你在怎样的情况下得知爷爷的消息的?"他说:"糊里糊涂就和父母回老家了,到家才知道。"我说:"这种情况用一个成语概括可否用'一头雾水'来突出你的不知情和你家人的焦急呢?"琢磨了一下,他认可了,在相似的提示下他自己想出了另外两个标题:"目瞪口呆、伤心不已",标题出来后,他一气呵成写完文章,回来高兴地说:"我觉得写文章不难,家人都被我的文章写哭了。"同样的方式不断训练,既激发了学生记成语背诗词的热情,又丰富了作文的内容,对语文综合成绩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3 一事一议,讲写作的目的,帮学生写出真情。叶圣陶先生认为"说话训练"是激励学生"产生与发表的总枢纽",教师只有抓住了这个"总枢纽",才能有效地带动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所写事情发表见解抒发感情无疑是写作的主要目的,为了引出学生的这一目的,我选择了一些学生写的事情,指导学生就事情发表感想,这种感想是写在本上后再一同交流的,交流中我指导学生评析其他同学的成与败,并提出修改建议,要求学生们可以借鉴成功的内容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有时我还把微信或其他媒体中适合学生评价的事情讲给他们,让他们的评析更贴近生活更符合语文教学的宗旨。写作的目的明确了,要抒发的情感把握准了,文章的真情自然就表现出来了。
2.提标准,读写结合让学生的作文从合格升级到出彩
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紧密结合起来,目的是使阅读中获得的知识在写作上得到运用,让学生尽量把教材上的东西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即学以致用。它是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体现。
2.1 抓情感点,读懂作品,联系自己抒发感想。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自己的情感点,要让初中的学生都读懂也实属不易。于是我从起始年级开始指导学生写文学作品之我见,每个单元选择两篇文章剖析其思想感情。在学习《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我将小主人公的思想感情概括为:"懦弱、害怕、欣喜和向往"四个词,用这四个词结构文章,并指导学生围绕这几个词讲故事,起初畏惧讲故事的同学听完对课文理解较好同学的讲述,感觉自己也可以讲,在尝试之中他真的也讲得可以。第一步顺利完成,接下来是联系实际选择相应的词说自己的生活。一个学生将课文中的山换成一座废弃的铁路桥,其中的片段是:"这是一座废弃的铁路桥,铁轨已不知踪影,只剩下那一根根褪了色的枕木沧桑地躺在那里,有的地方的枕木甚至断折,留下巨大的缝隙像一张大口一样想吞噬走在它上面的人。第一次走这桥,虽然河中几乎没有水,但我依然担心自己一不小心会从那缝隙间掉到河中,常来的伙伴们像兔子一样蹦蹦跳跳地过去了,只剩下我战战兢兢地手脚并用往桥的另一端爬行……在伙伴的指导下,我目视前方,准确地踩住枕木,忽然间,我感觉我不再那么害怕了,当我将脚踩到桥头的土地上时,我兴奋地跳了起来……"文学源于生活,只有懂得梳理生活的人才会把生活讲的有声有色,抓情感点引发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明白自己要写什么,怎么写,这一做法坚持下来,学生叙事和抒情的问题就解决了。
2.2 记精彩语言,引入文章,提升文章语言的品质。阅读益智,也可以开阔视野。让学生能理解到所读的东西为我所用,这也是读写结合的成功。每册教材中都有近二十首古诗文,指导学生将其中好的语句记在作品品析本上,写作时打开尽量恰当地运用,同时我也会将一些好的诗句推荐给学生,给他们讲清楚诗句的内涵,以及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借用。在练习《追求》一文时,我向学生推荐了"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于是有的学生就抓住人要有追求就得忍受"孤独、痛苦",才会有所收获,而且将"昨夜西风凋碧树、衣带渐宽终不悔、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做文章的小标题,流畅地写出追求的过程。读写结合教学是将学生识字写字、用词造句、布局谋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综合训练,引导学生明白读书的归宿问题,读书写作就不再是他们的负担了。
3.巧修改,去粗取精,实现文章品质的全面升格
作文写完不代表万事大吉,还需要反复品讀,发现问题及时修改,这也是作文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愿做又不得不做的事情,为了将教师从繁重的作文批改工作中解放出来,我尝试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作文。具体步骤如下:
3.1 找错别字并订正。这一过程,教师要给学生进行分组,二到四人为宜,原则是每人都要有事做,如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执笔书写,或查字典,基础好的学生负责整体把握文章,拿出修改方案,共同合作完成作文的修改,修改后的文章每组要轮换推荐好的作品进行课堂展示。
3.2 改病句使语句通顺。这个环节问题比较多,教师应在巡视中及时关注,争议较大的问题教师辅导解决,典型问题教师要统一讲解,切记不要把修改作文放到课下进行,这样做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也可以将病句的分析引入,实现语法和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
3.3 看内容是否有冲突、是否具体。有的学生之所以事情不能展开,是因为没能将事情的环节把握好,内容不具体,过程不流畅。修改中,要针对这两点指导学生将这些问题调整好,做到字对句顺。
3.4 结尾应总结全文点明主题。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应该有明确的思想,围绕这一思想组织材料,在正确行文的前提下,收束全文要就所写的事情进行议论,目的是通过议论点明文章的主题,完成写作的目的。而一些学生恰恰在这方面问题突出,认为要写的事情已经写完,文章就应该完成了。所以,修改的时候教师要视学生修改的进程及时提醒,文章的结尾是否议论点题了,如果学生不知道如何做,教师就要耐心地予以指导,起初这个问题经常有,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养成习惯了,问题就会减少很多。教师也可以在此时展示议论点题的例子供学生模仿,这样学生修改的难度可能会降低,成文修改合格的几率会更高。
素质教育注重人格的养成,个性的发展,弘扬创造精神。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个性、灵性从应试教育模式的禁锢中解放出来,拓宽学生写作的宽度,写作的自由性。让学生用其眼睛,用其心灵去察看社会,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再用心去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享受创作乐趣。教师就应结合学生心理特点,捕捉他们生活的热情和兴奋点来实施作文教学,激发学生情感,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情因境而发,则学生有话写、容易写、爱写,学生写作兴趣活跃起来,作文教学出路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