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方法初探
2016-10-21陆安红
陆安红
摘要:初中语文与小学语文相比,基础知识增多,学习容量加大,学习要求提高,学生心理负担加重。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调整心态、转变思路、改进方法,才能提高语文成绩。
关键词:初中语文;转变思路;改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95-01
1.创造新语文学习方法
继承也罢,概括也罢,都不可能穷尽语文学习的所有领域,况且,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是层出不穷的,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创造语文学习方法。其具体做法是:
1.1 根据有关科学理论演绎创造语文学习方法。科学理论带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利用它们中的某些原理可以演绎创造语文学习方法。例如,有中国文学专家曾利用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原理来研究我国古典诗歌,分析为什么周朝在农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诗歌,偏爱用草、木、虫、鱼之名作形容词,而在唐宋都市商品经济条件下产生的诗歌,都偏爱用金、玉、珠宝、翡翠、玛瑙、锦绣等高价商品作形容词,创造出"理解诗歌的表现形式要从历史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找原因"的语文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理解为什么在封建社会兴盛时期出现的格律诗特别讲究"四声八病"、"平仄对仗",而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它就难以继续流行,也得到了令人信服的解释。
1.2 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创造语文学习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将不断出现新的事物、新的问题、新的矛盾,针对这些新变化,就可创造出许多新的语文学习方法。例如,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学生的阅读对象已从单纯抽象化的文字媒介扩展为图像、声音、三维动画等多种媒体,这就向我们提出了超文本阅读的问题。超文本阅读方式具有迥异于传统的新特质。如在超文本电子读物中,知识联结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性的,可以有多种联结组合方式;超文本阅读材料声像同步、图文并茂,使阅读方式近乎"全息",使阅读和感受、体验结合在一起;超文本阅读方式的出现提高了对材料的检索能力,通过计算机自动检索,可以任意调选相关资料,组成一个特殊的文本供你阅读。这种新的变化,可以创造出超文本阅读方法。
1. 3 根据学习实践归纳创造语文学习方法。学习实践中有许多经验经过提炼归纳可以成为语文学习方法。例如,有位学者在成才前曾自学大学课程,其中许多艰涩的术语、复杂的道理,简直像"天书"一样难懂。后来,他发现内容相近而写法不同的书可以互相参照。因为有的书写得浅显,有的书写得深奥。有的书这部分内容写得简,另一部分内容写得详;有的书这部分内容写得详,另一部分内容写得简。这就可以借助另一本书读这一本书。如果还有不懂的地方,可再换一本,于是创造了"迂回读书法"。
1.4 根据其他学科的方法进行移植创造语文学习方法。每个学科都有与其学习特点相适应的学习方法,但各科毕竟又有相通的一面,因此,有些学习方法可以通过移植的方式来创造。例如,在历史学科学习中,评价历史人物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学习任务,历史人物评价法要求必须将人物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评价他的功过是非。这种方法,我们就可以移植过来用以理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2.適时调动非智力因素
"爱是最好的老师",有爱才会有所求。这些爱和推动力实际就是心理学中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指导学生语文学习还必须调动其非智力因素。
2.1 要从语文工具性中调动学习语文的动机。以往学生不按时完成作业或经常缺课,有的教师认为是学生严重违纪,做严肃处理,导致师生距离越来越长。其实,学生不努力学习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贪图近期享受,无长远竞争意识,缺乏内动力,即缺乏学习动机。对语文来说,学生没有意识到社会生活中语文的工具性,没想到社会谋生需要语文,没想到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是语文,没想到工作报告、科研报告需要语文。这需要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多从人生观、世界观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语文的工具性,树立语文学习的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培养语文学习的内动力,调动语文学习动机。
2.2 要从教学方式方法中调动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情感。有需求才会产生兴趣,有审美才会产生乐趣,有情感才会努力接触。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资源、学校教学资源,适时正确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体味课文的语言美,积极求学美言。要培养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到不学语文对不起语文教师,不学语文感到精神空虚。社会生活中,语文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有关语文学习的课外活动,经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活动产生情感和兴趣。
2.3 要从体验中调动学习语文的意志。"学贵有恒"吧。教师要指导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目的,端正语文学习态度,下定决心学好语文。不论是初中生还是小学生,都可以从聊天、便条、书信、广告等生活所需引导,也可以从工作书面材料汇报、科研报告等方面去引导。要帮助学生克服语文学习的困难,让学生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通过诵读进行理解,在理解中加强诵读,能够很好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得到美的熏陶。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品味文章的意境之美,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比如万里长城、五岳之首的泰山和母亲河长江黄河的壮美,能给人一种激励人生、催人奋进的效果,西湖的优美、黄山的奇美、华山的险峻之美,阅读欣赏品味这些自然之美,可以激发学生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理想课堂,能对学生起到陶冶情操、怡情养性、愉悦身心的作用。
总之,学好语文可以提高人的人文素养,可以改变人的气质,增加人的个性魅力,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语文很自然地形成一种与个人的理想、信念、行为习惯、情感态度、处事方式等相和谐统一的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气质,形成个人的自身气质与外貌、行为方式相统一的和谐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