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信息技术整合科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6-10-21杨伟

读与写·上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整合科学信息技术

杨伟

摘要:信息技术运用于科学教学,是教育现代化的趋势。将信息技术的应用引向深入,必须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际出发。本文结合小学科学教学及科普实践活动实例,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导体"的教学理念从以下三个方面浅析了信息技术与科学相整合的意义:一是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二是使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科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7-0027-01

随着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从小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科学课程要达到的主要目的既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又让他们学到科学的探究方法;既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培养他们科学的自然观。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科学的有效整合,在学生缺乏兴趣时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思维受阻时使用信息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在学生主动参与科普实践活动时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信息技术》和《科学》这两门学科都具有综合性、实践性、操作性、创造性和时代发展性,它们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为培养社会新型人才奠定的第一块"基石"。

1.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这对当今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教育领域里要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也成为了新课改的流行趋势,科学课也不例外。某老师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让学生观察对比植物的生长过程,在相同生长环境下播放古典音乐和它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不同。在这一教学中,该老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把教学中的体验过程精心制成了课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演示了植物对比生长的这一过程。学生觉得好奇带着兴趣去观看,看后他们只明白了植物在古典音樂中生长得更快,但没有真正体会到这一过程,学习兴趣反而被淡化了。这种通过课件演示呈现内容过程的教学方式,主要也是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信息技术运用于实际科学教学的目的,忽视了学生的实践、思维、创新和发展。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学生对科学实践活动本来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除了好奇外,还想亲身经历去体验去享受这一活动过程,而不是呆在教室里听着老师的灌输,这实在枯燥无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做了同样的教学尝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科学教学进行整合。我要求学生自己去实践这一过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或动手操作去解决。在具体活动中,他们自己播种、放音乐、观察、对比、记录……虽然每天都要重复一些操作环节,但他们依然很快乐,很乐意去做,因为他们自己动手感觉很有意思。活动一开始,我还要求他们利用学校的摄像机把活动过程记录下来,最后还要制作出科普DV作品,学生一听,眼睛一亮,兴趣更浓,他们就高兴地接受了任务。但对小学生来说,要完成整个任务过程是有很大的难度的,有些知识已经超出了课本,同时对我也是一个挑战。

2.使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孩子产生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原因,心理学家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是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是可以推动人们求知的一种内在力量,孩子对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在我进行的"古典音乐中植物的生长"实践活动中,首先大家对整个活动特别好奇:植物听了古典音乐后真的会长得快些吗?其次是特别感兴趣:怎样把这个活动过程制作成DV作品呢?同学们更是好奇。为了找到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同学们必须进行实验,老师提供了所需的材料后,他们自己开始动手去做了。开始观察植物从种子生长变化过程,这个实验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每天重复观察、对比、记录、放音乐这一活动,对孩子们来说这个过程是比较漫长的,渐渐地也是枯燥乏味的。只让他们观察植物在音乐中的生长这个活动并不能让他们坚持多久,为了继续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找回开始的学习热情,我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视频编辑,完成DV作品的制作。学生学会了把视频导入电脑中,对他们录的实验过程进行简单的编辑。在电脑上他们看见了他们自己做实验的样子,感到很高兴。这些图片和视频都是自己收集的,感觉很有成就感。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同学们特别积极,都想"露脸",成为视频中的"主角",整个实验孩子们都快乐地充当着"明星"的角色,主动积极地完成了这个实验。其实春秋末期孔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早就强调过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使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小学生形象思维多于抽象思维,对形象的事物感兴趣,对抽象的事物难懂。在小学阶段,小学生的抽象的思维在日趋完善,逐步稳定地形成各种概念,同时也是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度。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手段,运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并可以灵活的把它们组合到一起,具有图、文、音、像并茂之优点,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大容量信息,提高学生的思维效力。

要弄清楚青蛙的发育过程,老师通过讲解也难让学生理解。因为青蛙的发育是一个过程,就算让学生到实践中去观察也很难看到这一过程,所以,要了解青蛙的发育过对学生来说显得抽象难懂。利用多媒体课件,把青蛙的发育过程通过图片和文字直观地展现在同学们的眼前,不用老师多讲就会让大家明白青蛙的发育过程。又如,在教学《浩瀚的宇宙》时,学生对宇宙觉得新奇、有趣,但要认识宇宙的浩瀚,却显得很抽象。现在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简单化,通过视频、声音、动画的说明,把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孩子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可见,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可使科学研究对象的一些不可见因素呈现于学生面前,起到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的作用,降低学生思维难度,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应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并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活动,努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这样才能使科学教学有效地实施,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第11期 第111-112页 "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必要性" 作者:孙鹰 2010年11月

[2] 《浅谈小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作者:温啟晗 出处:百度文库

猜你喜欢

整合科学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