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
2016-10-21陈宏
陈宏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政机关和企事业改革不断深化,离退休党员和下岗职工逐渐增多,许多原来的“单位人”成为现在的“社区人”,从前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社会职能,逐步改由社区来承担。如何加强社区党建工作,发挥社区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成为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的新课题,也是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凝聚力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街道社区;党组织;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D2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33-21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方式方法
1.1 适应形势需要,理顺社区党建思路
街道社区积极探索加强党建工作新思路,成立社区党建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按照“一社区一支部”的要求,制定社区党支部工作目标。按照“有阵地、有设备、有制度、有活动、有记载、有效果”的标准,进一步规范了各社区居委会的基础设施。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建立健全了社区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社区党员活动站等一系列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组织机构,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条件,提供保证。
1.2 强化队伍建设,夯实社区党建基础
为加强队伍建设,街道社区通过公开招聘、定岗竞争、择优入围、依法选举等办法,引入竞争机制,选拔街道社区领导干部,提高街道社区干部队伍在社区的公认度。以公开招考的方式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充实到社区干部队伍中,为社区干部队伍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加大自主培养力度,根据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实际,有计划、分层次地开展了社区干部学历教育和素质培训教育。
1.3 整合资源优势,增强社区党建活力
社区居委会成立以社区党支部为依托、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员活动中心,以及精神文明、社会治安、社区服务等社区共建组织,发挥社区党支部协调社区内各单位党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的作用,形成党在社区工作中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实现社区事务共建,治安共管,文化共为。
1.4 完善服务网点,搭建为民服务平台
利用社区现有资源,协调社区单位关系,在各区居委会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劳动保障站、社区警务室、社区图书室、社区娱乐室。创办了便民煤气站、便民家电维修点等服务实施,完善了便民服务网点。同时,还建起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做到政府职能部门工作重心向社区转移,实现人员配置到社区、工作重点到社区、服务承诺到社区、考评监督到社区、工作经费到社区。
1.5 要求责任担当,形成党建工作机制
逐步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制定社区党建协调委员会和社区党建工作联席会工作职责、《社区党员活动站管理办法》、《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办法》、《下岗职工党员管理办法》、《离退休老党员管理办法》等多项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党员管理和学习规章制度及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制度。
在明确思路,强化建设,发挥优势,健全制度,落实责任的同时,还组织指导各社区党支部,通过在职党员活动站,对在职党员的特长进行登记造册,根据党员的不同特长,组织成立多种形式的社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不仅丰富了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而且通过开展为民服务活动树立了党员的新形象。
2 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体制不顺,党建工作配合困难
体制不顺带来了职责权限不顺,往往形成了“小庙”难以管“大神”的局面。大量工作下移到社区后,首先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对辖区单位党组织开展社区党建的权限未作相应调整。其次是街道、社区党组织在开展“地区性、群众性、社会性、公益性”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公安、工商、税务、城管等职能部门,但在“条块分割、职能交叉”的体制下,有些职能部门不予配合,工作很难落实。有的部门把工作职责下放给街道,但人事关系和工作经费仍在市、区,而街道没有制约力,形成了“有权的不去管,要管的又无权”的局面。
另外,社區党建工作横向协调难度较大。街道党工委作为一级基层组织,对于社区单位党组织的组织、协调有相当难度。一些属于条条管理的单位党组织对于基层党委的组织、协调配合支持少,甚至置之不理。因而街道、社区、单位党组织一定程度上难以形成条块结合、共驻共建的党建工作格局。
2.2 街道社区党建概念不清、意识弱化
一些街道社区中的党员干部存在不同程度畏难情绪。一些街道社区中的党员干部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建工作不抓也没啥的思想。对辖区内属于条条管理和市、区直单位的党组织不积极主动进行协调,对怎样协调、如何协调感到力不从心。
2.3 社区工作者素质与社区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
一是工作作风不够实。少数社区工作者,他们更多地关注自己的工作待遇和八小时工作权利,缺乏奉献精神。他们上班来,下班就回家,工作机关化,与居民群众的亲和度不高。
二是知识水平不够高。少数社区工作者对一些社区知识几近空白,弄不明白社区是怎么一回事,对社区工作性质、内容、意义、作用和目的不甚了解,知之不多。
三是领导经验不够足。一些社区干部,缺乏城市工作经验,缺乏领导艺术,不会弹“钢琴”,不能发挥党员和群众的整体功能,缺少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科学工作方法,从而导致开展党建工作举步维艰。
四是心理素质不够好。在社区工作,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难以胜任的。但不少社区工作者面对繁琐的工作,心生厌恶;面对不理解,心生愤怒;面对困难,心生气馁。有的人工作积极性不高,晚来早走,经常请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2.4 社区党建受到经费不足的制约
据调查,目前大部分社区居委会经济条件还比较困难,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受到制约。一些社区居委会干部工资标准偏低,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3 加强社区党建的对策建议
社区党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搞好社区党建,领导重视是关键,同时必须要有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
3.1 加强领导,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形成大合唱
城市的街道社区内既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还有工厂、商场和学校,人员众多,情况复杂。要想动员这些单位的党员、职工和群众都能积极参与社区党建,仅靠上级党委和社区党支部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市委的坚强领导和强力推进。建议市一级党委出台有效措施,确保全社会关心、支持街道社区党建工作。为社区注入新的活力,提供三大保障。一是要在政策上给予保障,二是要在经费上给予保障,三是要在阵地上给予保障。
3.2 切实加强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
一是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形成层层负责的社区党建责任体系。
二是要继续完善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改进街道社区与辖区单位党组织之间双向联系、双向反馈、双向服务的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党建联席会议制度要定期开展共建活动,定期通报情况,定期总结交流经验,形成资源共享、工作共做、责任共担、优势互补的整体合力。形成上下联动,建立三大机制。要建立区级机关单位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要建立驻区社会单位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要建立两新组织与社区党建共建机制。
三是要加强街道社區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探索区域化党建格局,提供更大平台。一是基层党组织学习交流平台,二是基层党组织共驻共建平台,三是基层党组织齐抓共管平台。
四是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探索,努力消除基层党建工作的“空白点”,逐步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对分散的、小型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以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属地管理为主。要尽快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政治领导和党建工作指导。同时,要加强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中介组织等领域党的建设工作。
3.3 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生机活力,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要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充分表明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坚定决心。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增强党性、提升境界、纯洁思想上下功夫,基层党建创新才能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我们在制定工作目标、工作计划时,首先从基层的实际出发,建立党员干部直接联系基层制度,及时了解、掌握基层工作状况,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千方百计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困难,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水平,使党群、干群之间更融洽、和谐,更好的赢得群众的信赖与支持。
3.4 加强宣传教育,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要着眼于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要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组织周围。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任务,增强服务观念,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建设服务型党组织。许许多多基层党组织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的实践证明,只有为民做好事实在事、解决难事烦心事,提升为民服务质量,使基层党组织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党的基层组织才能有效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社区内公安、工商、物业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为社区居民创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的生活环境,从而为社区党建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3.5 要着眼于创新基层党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创新基层党建工作,要根据党员队伍的新变化、新特点,针对党员流动性大等新问题,以增强党性、提高素质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教育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的新机制,丰富基层党组织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形成新形势下党员经常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要结合新型城市化不断推进的新形势,注意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推进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双向开放、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城乡、区域基层党建工作协调发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健全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积极探索扩大党内民主的多种实现形式,增强党内生活原则性和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