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牡丹江国有林区道路改造
2016-10-21翟鑫民
翟鑫民
摘 要:伴随着林区经济转型对道路交通等级要求越来越高,林区现有道路已经难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林区道路改扩建已经成为一种必须。文章就林区道路改建原则及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林区公路;改扩建;道路改造
1 牡丹江国有林区道路的现状
林区公路经通村、通场公路的改造大部分已经改造为刚性白色(水泥混凝土)路面。但由于资金问题绝大部分道路修建为单车道(路基4.5m、路面3.5m)形式。加宽形式采取路基加宽路面不加宽,并沿线加设错车道用以满足回车要求。
2 牡丹江国有林区道路的改造方式
2.1 路基改造
林区公路大部分修建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经多年使用及同村、通场公路的进一步改造,路基压实度、路基既有强度大部分满足设计要求。公路路基拓宽设计前,应对既有路基、拓宽场地进行调查、勘探及测绘,收集既有路基填料性质、含水率、密度、压实度、强度等情况,以及路基的稳定情况,分析评价新拼接路基或增建路基对既有路基沉降变形和边坡稳定的影响程度。对既有路基拓宽改建,应该充分考虑既有道路所处地区的性质情况、气候条件及地形地貌等特点。结合当地筑路材料及既有道路路基填料所用材料及配比,在满足路基强度的前提下确定路基拓宽拼接方案,来保证拓宽后路基强度、稳定应及沉降的要求。路槽开挖后,碾压后路槽底面的重型击实度不小于95%。路基按规范要求均匀、分层填筑压实,原始土基顶面当量回弹模量值不小于30Mpa。压实度应符合如表1的规定。
表1 压实度应符合本表的规定
在路基拓宽改建施工前应对既有路基拓宽的一侧或两侧施工范围内既有地面应做好充分清理。对施工范围内既有树木、草皮及腐殖土应进行完全清理,树根应完全清除,草皮及腐殖土清除应彻底。在施工工程中应对既有道路路缘石、旧路肩、边坡防护、边沟及既有构造物进行拆除。在拓宽段落的水源应开挖临时排水沟,保证施工期排水通畅,施工段落满足施工要求。老路堤于新路堤交接面的坡面,挖出清理的法向厚度不宜小于0.3m。
2.2 路面改造
在对既有道路进行拓宽扩建前应对既有道路路面情况进行统计,结构破损的应刨除,表层破损的应修复。并对既有道路路面结构进行判定,拓宽段落结构应与既有道路结构相同。新建水泥混凝土板应通过拉筋(纵向施工缝)与旧路水泥混凝土板相连,在旧路混凝土板内应先钻孔后植筋,植筋间距50cm,灌缝宜采用锚固包,也可采用高标号(不小于C45)水泥砂浆,砂漿内宜掺入微量膨胀剂。
2.3 纵段改造
充分研究既有道路所在区域的水文、地质、地貌、海拔及气候条件。通过气候、水文等条件判定既有道路是否处在冰冻、积雪地区;通过海拔判定既有道路是否属于高原地区;通过地貌结合现地情况综合考虑自然横坡;在综合以上条件等情况下结合拓宽扩建道路等级确定最大坡度、合成坡度等一系列指标。在纵段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既有路基、路面综合考虑既有道路拓宽扩建后的道路等级,判定既有道路可利用段落及改线段落。原则上利用既有段部分应以既有道路面层控制拉坡,新建段落应符合规范相应要求。
2.4 平面改造
结合纵段面情况,结合现地地形、地貌既有道路线性特点判定就有道路满足或不满足拓宽改建后道路等级对相应的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等的相关要求。新建路面各结构层及土基顶面设计弯沉值:(1)水泥混凝土面层顶面设计弯沉值LS=20(0.01mm)。(2)水泥稳定风化砂顶面设计弯沉值LS=79(0.01mm)。(3)土基顶面设计弯沉值:260(0.01mm)。
3 交通安全设施
3.1 交通标志
林区公路大部分为越岭线纵向坡度较大,平面曲线较多且存在弯角角度较大、转弯半径不足等问题。由于公路沿线多为山林,树木茂密严重影响视线,对行车安全造成极大隐患。交通标志等交通安全设施极为重要。既有道路原有交通安全设施实在原有交通中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对于道路拓宽改建后道路等级的提升原有交通安全设施的数量、质量都远远低于改建后道路等级的要求。综合考虑到道路安全设施在林区公路上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林区公路改建过程中应于全部拆除新建。
3.2 交通标线
大部分既有林区道路为单车道道路没有铺设标线,道路拓宽改建后一般为双车道,应设置道路标线。林区道路多为越岭线纵向坡度较大,平面线形曲折。为保证行车安全道路标线极为重要,因此在道路标线设计极为重要,在设计过程中应反复论证力争布局合理、最大限度保证行车安全。
4 护坡与挡土墙
护坡、挡土墙在路基保证路基强度、稳定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林区道路大部分为越岭线,存在着高填方、大挖方及自然横坡陡峭等问题。因此护坡、挡土墙在保障路基强度、稳定性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既有道路拓宽新建过程中不但应对原有护坡、挡土墙进行加固或拆除新建,还应对拓宽扩建后的道路按照相应道路等级进行加设,用以保障路基强度、稳定性及行车安全。
5 护栏
林区道路大部分为越岭线,小部分为沿溪线这两种线型高路堤或一侧为悬崖、和河流情况极为常见。为保证行车安全护栏是必不可少的。在既有道路拓宽新建过程中不但应对原有护栏进行加固或拆除新建,还应对拓宽扩建后的道路按照相应道路等级进行加设,用以保障行车安全。
6 施工注意事项
6.1 路基施工
(1)施工中总的要求。施工中应严格按《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有关规定执行。(2)地表基底压实度。原地表基底压实度不小于90%,路基范围内的杂草及树根应清除。(3)填料含水量控制。路基填筑前,应对填料密度、含水量、最大干密度进行检测。压实过程中应对填料的含水量严格控制。压实后检查填料的密实度是否符合规范规定的要求。(4)临时设施的施工。施工期间应做好各种临时设施的施工,施工便道应及时养护,及时洒水,避免扬尘,保护环境,减少污染。(5)路基取、弃土的管理。路基取、弃土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办理,严禁乱挖、乱弃。(6)不良地质地段的处理。施工中如遇不良地质地段时应予以换填和隔断处理。(7)路基施工中的排水处理。路基施工期间,应始终保持场地的良好排水状态,在路基填挖前修好临时排水设施,迅速排除地表水,以保证路基不受水冲刷和浸泡。(8)施工中清除表土。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设计段落清除表土。(9)地面横坡挖台阶处理。地面横坡陡于1:5时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应小于1m并向内侧倾斜3%。详见《路基一般设计图》、《挖台阶工程数量表》。
6.2 路面施工
(1)组织施工。水泥稳定风化砂结构层宜在气温较高季节组织施工,气温低于5℃时不得施工。在雨季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勿使水泥稳定材料遭受雨淋。降雨时应停止施工,但已经摊铺的水泥混合料应尽快碾压密实。雨后重新开始施工时,应彻底排除下承层表面积水。(2)基层的强度标准。基层在满足强度标准的前提下,采用较小的水泥剂量(通过试验确定),应在水泥稳定风化砂材料处于最佳含水量时进行碾压,并达到重型击实法确定的压实度要求。对于基层,压实度应大于95%。每一段碾压完成并经压实度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开始养生,基层应使用塑料薄膜保湿养生。(3)水泥稳定风化砂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施工机械、施工工艺等通过试验段试铺、试压确定。(4)安全生产要素。混凝土拌合物摊铺前,应对模板的位置及支撑稳固情况,传力杆、拉杆的安设等进行全面检查。
参考文献
[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S].
[2]JTG 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3]JTG F10-2006.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4]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