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设置探析

2016-10-21徐境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

徐境

摘 要:当前我国的城市空气环境不容乐观,针对空气质量监测显得十分重要。在设置空气监测点位的过程中,必须明晰空气环境监测的目的,然后按照点位的功能与空间代表尺度、点位环境条件以及区域经济技术条件来综合分析,进而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环境空气监测网络。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城市空气环境监测点位设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监测点位设置策略,以进一步完善地方的城市空气环境监测网络。

关键词:空气环境;城市污染;环境监测;监测点位

城市空气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生存和居住的环境,提高城市空气环境监测的有效性是环境监测的重要任务。空气质量监测点位是构成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基本要素之一。监测点位的选取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决定着监测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代表性,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空气监测网络的布局和监测点位的布设。我国也制定了相关的监测技术规范,对全国的空气监测网络和监测点位进行了统筹规划和管理。近期雾霾的出现频率越来越多,也让空气环境的质量问题直接暴露在公众当中,人们迫切地想要了解空气质量的真实信息,这样也对城市环境空气监测点位的完善情况提出了新的要求。

1 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正在稳步有序的推进,使得监测网络的覆盖人口和范围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但监测点位的功能仍比较单一。根据我国的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空气质量形势,目前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点以空气质量评价点为主,兼顾城市对照点和污染监控点。由于各种客观原因,在我国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

(1)完善我国的城市空气自动监测体系。要继续普及和建设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同时提升监测数据质量。监测系统的建设上要符合计划,监测数据的采集要符合规范。

(2)提高并增加城市监测点位的代表性。这一方面是因为现在城市规模的扩大,使得现有的监测点位的分布不能满足城市变化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因为现有的开展空气质量日报和预报的城市数量,还不足以满足对国内环境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全面监测的需求。

(3)补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指标。与国外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对PM2.5、一氧化碳以及其他项目的监测还未普及。

(4)完善我国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

系。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关的人员、资金、技术方面的投入,完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空气质量监测的服务和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2 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点位的优化设置

2.1 监测点位必须满足空气自动监测要求

在设置空气监测方案的过程中不能够简单地按照网格布点以及另外随机分配的方式来进行点位的铺设,必须认真考虑人工成本、时间成本及监测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来分别做出设置方案,再通过综合考量、比较,及科学的论证,最终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设置方案,并能够根据现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如此,在现场的监测点位能够满足大部分的工作要求。如果单纯根据相关的环境质量监测规范来进行监测点位的设置,会在工作中因为客观环境不同而造成监测点位浪费。在工作实践中,有很多按照监测方法实施,并满足相关要求,但由于后期的一些实际问题未了解深入,导致最终的监测点位不能发挥作用。因此,监测点位的设置必须要满足自动监测的要求。

2.2 监测过程中应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

一个空气监测点位的设置通常要运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为了保证监测结果的真实准确性,就必须要排除周围小环境的影响。通常在进行监测点位的设置时,需要对周围环境进行彻底的调查,并确保监测点位周围100米内的小环境处于稳定的状态,没有其它影响环境监测结果的外在因素干扰,包括周边能够产生尘土、烟气的厂房、修理厂等。除此之外,为了保证监测点位长期有效的运行,还应当设置专人负责监测点位周边环境的检查工作,对突然出现的数据异常尽快查找原因,若出现不利于监测的情况应及时对点位进行有效的调整。

2.3 不能仅限于监测点位规范要求

在最新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中虽然规定了自动监测点位的设置要求,但在环境监测工作实践中并不能完全拘泥于规范的要求。比如,在规范中规定监测点位的周围不能存在影响空气流通的建筑物、树木等障碍物,且监测点位的高度应设置在距离地面3~15m的高空。实际上满足监测点位规范要求的区域肯定存在,但也并不容易实现,由于城区内高层建筑林立,偶有满足不被建筑物所影响的区域,但在高度上却又受到了规范的限制,难以利用。在实际的执行中,还要充分考虑下垫面类型、平均高度、全区地貌等因素,所以在新区高楼林立,整体下垫面平均高度被抬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提高监测高度。但同时考虑到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和人群活动范围,也建议采样高度不要超出25米。

2.4 优化点位的确定要着眼于城市长期发展,统筹兼顾

近些年来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市的布局也在不断产生变化,原有的监测点位已经不能满足整个城市环境监测的需求,需要对新区进行点位新增,或者调整原有的点位以满足对整个城市环境的监测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就必须慎重考虑城市的未来发展动向,不仅要对新区的建设项目、规模进行初步掌握,也要同时兼顾新区的建设时间、周期,及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等。一方面要求监测点位尽量位于新区的核心区域,另一方面也必须保持监测点位周围环境的稳定,或者是能够准确反映新区当前环境的标志区域。

2.5 结合其它常规空气监测工作

通常情况下,空气质量监测的内容有: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监测范围包括了城市的整体区域,以及对空气环境影响较大的区域。这些监测点位所提供的监测数据基本能够对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作出客观的反映,若将其它常规空气监测工作也结合到一起,就能够大大提高监测数据的利用价值,并能够在很长一段时间为大气环境管理、规划和科学研究提供重要数据支持。

3 结束語

城市环境空气监测发展至今已经取得了相应的成绩,在监测设置点位时技术规范和管理上都建立了相对完善的制度。但由于我国的实际国情中地区间的经济差异仍表现的较为明显,在很多地区都受限于自身经济技术条件,在空气环境的监测点位都是按照空气质量评价点进行设置,监测目的也多是用于对当前空气环境进行整体的评测并对环境变化发展的趋势评价。而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在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功能设置上比我国要丰富的多,因此加强我国城市环境监测点的建设,对区域内的环境变化情况及时跟踪并提高监测网络的预测能力,以便于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监测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帅,王瑞斌,刘冰,等.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与评价方法探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36(5):24-27.

[2]邱文,吕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优化布点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5):57-59.

[3]王定华.空气监测点位优化布置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4-5.

[4]王帅.关于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设置的思考[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2(4):21-25.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
土壤环境监测方法探讨
环境监测取样在农田土壤中的运用分析
关于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环境监测水和废水现场采样的影响因素探究
分析3S技术在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在环保验收监测中的应用
新形势下环境监测科技发展现状与展望
严惩环境监测数据造假 谁签字谁负责
试论我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