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形态氮素及铵硝比例对咖啡氮吸收和生长的影响①
2016-10-21林兴军陈鹏孙燕董云萍
林兴军 陈鹏 孙燕 董云萍
摘 要 为提高咖啡氮肥肥料有效性,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NH4+和NO3- 2种不同形态氮吸收速率、5种铵硝比例(10∶0、7∶3、5∶5、3∶7、0∶10)对咖啡生长及其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形态氮素对咖啡的生长影响差异显著,铵硝混合营养下咖啡的生长明显优于单一形态氮素处理。在单一形态氮素条件下,咖啡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当2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时,铵态氮会抑制硝态氮的吸收,硝态氮促进铵态氮的吸收;铵态氮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地上部分生长;硝态氮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的生長,但抑制了咖啡地上部分的生长。因此,在咖啡苗期,铵硝比例控制在7∶3~3∶7有利于咖啡生长。
关键词 咖啡 ;铵态氮 ;硝态氮 ;氮吸收 ;咖啡生长
中图分类号 S571.2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7.005
氮素对植物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品质好坏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从营养意义来讲,作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主要吸收NH4+和NO3- 2种形态氮。关于作物对NH4+和NO3-的吸收、贮存、运输和同化过程等方面已有报道[1-3]。NH4+和NO3-被作物吸收后,除硝态氮需先还原成NH4+(NH3)以外,其余同化过程完全相同。据报道,作物对NH4+和NO3-的吸收量因作物特性、种类和环境条件而变化[4]。
虽然铵、硝态氮都是植物根系吸收的主要无机氮,但不同作物对其有不同的偏好性[5-7]。一般情况下,同时施用铵态氮和硝态氮肥,往往能使作物获得较高的生长速率和产量。近年来,关于NH4+-N和NO3--N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国内外已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大多集中在蔬菜、水稻等作物[8-11]。而在不同形态氮素对咖啡营养元素积累的影响方面尚未见系统报道。笔者采用水培研究的方法,控制体系一定的pH条件和养分离子浓度,研究不同铵态氮、硝态氮比例对咖啡吸收氮素和其它一些养分元素的影响,以期更深层次探讨铵态氮、硝态氮比例对咖啡矿质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为咖啡生产中的施肥与养分管理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于2015 年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温室中进行,供试材料为中粒种咖啡兴28。
1.2 方法
1.2.1 植株培养
咖啡种子经催芽后播于沙床中,二叶一心时移栽于育苗袋中,六叶一心时移栽于营养液中。营养液采用改良的Hoagland's营养液,总氮浓度为20 mmol/L,其中铵硝(NH4+- N∶NO3-- N)比例分别为10 ∶0、7 ∶3、5∶5、3 ∶7、0 ∶10。各处理除铵态氮和硝态氮比例有差异外[其中NH4+采用(NH4)H2PO4 、(NH4)2HPO4、NH4Cl试剂调节使其达到所需比例],营养液中PO43-、K+、Ca2+、Mg2+、Zn2+、Cu2+和Fe2+等离子浓度保持一致,其中Fe2+用Fe(EDTA-Na2)代替,以7.0 μmol/L的二氰胺作为硝化抑制剂。营养液用蒸馏水配置,各种养分均由分析纯(AR)试剂提供。为了维持营养液中NH4+和NO3-的浓度和离子平衡,每5 d换1次营养液,每天用0.1 mmol/L NaOH或HCl溶液调营养液pH为(5.8± 0.1)。水培容器采用0.5 L棕色玻璃瓶,在瓶口处用具孔糠醛泡沫板固定咖啡苗,使咖啡根系完全伸入营养液内。每瓶装营养液0.5 L,栽植1株咖啡苗,用供气泵保持通气。试验共设5个处理,每个处理10株苗。
1.2.2 生长特性测定
于2015年9月2日移栽咖啡苗,10月30日取样,一部分植株用于测定株高、茎粗、叶面积,取鲜叶测定叶绿素含量;一部分植株分为根、茎、叶3部分,于85℃杀青30 min后,在80℃条件下烘干,称重,测生物量。将干样粉碎后过0.4 mm筛,用杜马斯燃烧法测定样品氮含量,用95%乙醇提取比色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1.2.3 咖啡根系对NH4+和NO3-的吸收速率测定
咖啡对NH4+和NO3-的吸收动力学试验采用常规耗竭法。将咖啡(苗龄为六叶一心)苗根系经蒸馏水漂洗后,浸入蒸馏水中饥饿培养24 h;随后将其浸入含不同氮源[KNO3、(NH4)2SO4、NH4NO3]的营养液中,试验过程中用供气泵保持通气。NH4+(或NO3-)的浓度分别为0、0.05、0.1、0.2、0.4、0.8、1.0、2.0 mmol/L,共8个处理,5次重复。试验在温度30℃、湿度80%~90%、光照强度为9 000 lx的人工气候箱(MGC-450HP-2)中进行,吸收24 h后,分别称量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并测定营养液中NH4+和NO3-的含量,根据吸收前后N浓度的变化量,计算单位根重在单位时间内的N净吸收量,即根系对N的净吸收速率。营养液中NO3-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H4+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采用Excel作图,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单一形态氮素对咖啡吸收NH4+和NO3-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以KNO3为氮源,NO3-浓度在1.46 mmol/L时,吸收速率达到最大[最大吸收速率为3.91 μmol/(g·h FW),FW表示鲜重]。从图2可以看出,以(NH4)2SO4为氮源,NH4+浓度在1.75 mmol/L时,吸收速率达到最大[最大吸收速率为5.92 μmol/(g·h FW)]。NH4+最大吸收速率较NO3-最大吸收速率高51.4%,说明咖啡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并且达到最大吸收速率时,NH4+浓度大于NO3-浓度。
2.2 2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对咖啡吸收NH4+和NO3-的影响
从图3和图4可以看出,以NH4NO3为氮源,NO3-浓度在1.55 mmol/L时,吸收速率达到最大[1.71 μmol/(g·h FW)],NH4+浓度为1.66 mmol/L时,吸收速率达到最大[6.08 μmol/(g·h FW)]。NH4+最大吸收速率较NO3-最大吸收速率高255.56%,说明在2种氮源同时存在时,咖啡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显著大于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
与单一氮源相比,2种氮源同时存在时,咖啡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是以KNO3为氮源时的44%,但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与以(NH4)2SO4为氮源时相差较小,并且达到最大吸收速率时,以NH4NO3为氮源的NH4+浓度小于以(NH4)2SO4为氮源时的NH4+浓度。说明铵态氮会抑制硝态氮的吸收,降低硝态氮最大吸收速率,硝态氮促进铵态氮的吸收。
2.3 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咖啡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营养液中铵硝比从10∶0(全部为铵态氮)至0∶10(全部为硝态氮)的过程中,叶绿素含量呈现“M”型曲线变化。叶绿素a含量以铵硝比3∶7时最高,其次为7∶3,最低为0∶10(表1);叶绿素b含量以铵硝比3∶7时最高,其次为7∶3,最低为10∶0;叶绿素总含量以铵硝比3∶7时最高,其次为7∶3,最低为0∶10。说明不同铵硝配比对咖啡叶片叶绿素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全为铵态氮或全为硝态氮时均会抑制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
2.4 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咖啡生长干物质重量的影响
营养液中铵硝比从10∶0(全部为铵态氮)至0∶10(全部为硝态氮)的变化过程中,咖啡根系干物质重量随硝态氮增多而持续增加(表2),但咖啡叶片、茎与全株干物质重量变化趋势不同。当铵硝比10∶0时,叶片、茎、根与全株干物质重量均为最小;当铵硝比7∶3 时,叶片和茎干重分别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92,0.68 g/株),之后随硝态氮的增加而降低。
株高以铵硝比5∶5最高,其次为7:3,最低为0∶10;茎粗以铵硝比7∶3时最高,其次为10∶0,最低为0∶10;叶面积以铵硝比3∶7时最高,其次为0∶10,最低为10∶0。说明不同铵硝配比对咖啡形态指标产生显著影响。
2.5 不同形态氮素比例对咖啡植株全氮含量的影响
通过测量植株体内N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铵硝比对咖啡植株氮含量影响。从表3可以看出,随着硝态氮比例提高,叶片和茎氮含量下降;根氮含量变化趋势与叶片不一致。根氮含量以铵硝比3∶7时最高,其次为7∶3,最低为0∶10;叶片氮含量以铵硝比10∶0时最高,其次为7∶3,最低为0∶10;茎氮含量以铵硝比10∶0时最高,其次为5∶5,最低为0∶10。说明不同铵硝配比对咖啡各器官氮含量产生显著影响。铵态氮比例的提高显著增加了咖啡地上部氮含量,抑制了地下部分氮含量的增加,硝态氮和铵态氮过高均会抑制根系氮含量的增加。
3 讨论与结论
离子吸收是作物吸收矿物质营养过程中极其重要的环节。在水稻[12]、燕麦[13]、蔬菜[8]等作物上,都已证明作物对NH4+和NO3-的吸收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单一形态氮素条件下,咖啡对NH4+的最大吸收速率大于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当2种形态氮素同时存在时,铵态氮会抑制硝态氮的吸收,降低硝态氮的最大吸收速率,硝态氮促进铵态氮的吸收。与单一形态氮素相比,2种氮源同时存在时,对NO3-的最大吸收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对NH4+最大吸收速率影响较小,并且达到最大吸收速率时,以NH4NO3为氮源时NH4+浓度小于以(NH4)2SO4为氮源时的NH4+浓度。说明咖啡对不同形态氮吸收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在其他作物上的研究结果一致[14]。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它养分形态与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随着铵硝比从10∶0至0∶10,咖啡叶绿素含量呈现“M”型曲线变化;叶片、茎与全株干物质重量呈抛物线型变化,而咖啡根系干物质重量呈直线上升趋势,说明不同铵硝比对咖啡形态指标产生影响。铵态氮促进地上部分生长,但浓度过高,反而抑制叶绿素含量和地上部分生长;硝态氮的增加有利于根系的生长,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但抑制了咖啡植株叶、茎等地上部分的生长,从而影响咖啡的生长。
铵态氮肥被施入土壤后发生硝化反应形成硝态氮肥。中国咖啡主要种植在海南、云南省,土壤呈酸性,硝化反应相对较慢,因此施铵态氮肥后,在一定时期内土壤同时存在NH4+和NO3- 2种形态氮肥,可以有效促进咖啡生长。所以咖啡施肥宜施铵态氮肥,减少硝态氮复合肥使用量。在强酸性的咖啡园,土壤pH低,硝化能力弱,可以用石灰适当提高土壤pH,提高土壤硝化能力,促进铵态氮肥的转化,使NH4+与NO3-的比例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进而提高咖啡园肥料利用率。
参考文献
[1] Marinus L, Van Beusichenm, Ernest A, et al. Influence of nitrate and ammonium nutrition on the uptake, assimil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nutrients in ricinus communis[J]. Plant Physiol, 1988, 86(3): 914-921.
[2] Allen S, Raven I A. Intercelluler pH regulation in ricinus communis grows with ammonium or nitrate as N source: the role of long distance transport[J]. J Exp Bot, 1987, 38: 580-596.
[3] 张福锁,樊小林,李晓林. 土壤与植物营养研究新动态(第二卷)[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42-75.
[4] 段英华,张亚丽,王松伟,等. 铵硝比(NH4+/NO3-)对不同氮素利用效率水稻的生理效应[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30(3):73-77.
[5] 何念祖 孟赐福. 植物营养原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60-80.
[6] 陆景陵. 植物营养学(上册)[M]. 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4:17-25.
[7] 孙 羲. 农业化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55-83.
[8] 田宵鸿,李生秀. 几种蔬菜对硝态氮、铵态氮的相对吸收能力[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2):194-201.
[9] 张辰明,徐烨红,赵海娟,等. 不同氮形态对水稻苗期氮素吸收和根系生长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1,34(3):72-76.
[10] 王巧兰,吴礼树,赵竹青,等. 氮形态对水稻植株氮损失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0,29(3):312-316.
[11] 王倡宪,肖 龙. 不同氮形态对沙培黄瓜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J]. 北方园艺,2015(1):8-11.
[12] 岳亚鹏,李 勇,薛 琳,等. 不同供氮形态对旱作水稻生長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2008,22(4):405-410.
[13] 樊明寿,孙亚卿,邵金旺,等. 不同形态氮素对燕麦营养生长和磷素利用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5,31(1):114-118.
[14] 张亚丽,董园园,沈其荣,等. 不同水稻品种对铵态氮和硝态氮吸收特性的研究[J]. 土壤学报,2004,41(6):918-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