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什邡市土壤类型和肥料演变测土配方施肥的重大意义
2016-10-21施扬
施扬
测土配方施肥是现阶段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可有效降低农民对土壤话费的投入成本,达到合理施肥目的,以满足国家对粮食的需求、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一门科学技术,惠及广大农民群众,将这项技术推广、普及、巩固好,是我们农业科技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在当前,如何结合我市土壤类型分布特点和农民施肥习惯,肥量与土壤的供需特性,坚持‘测、陪、产、供、施“技术关键,对什邡的农田建设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什邡土壤类型形成与分布
什邡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地形为平坝、山区、丘陵。截止2011年统计,什邡的总面积为86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为86201.66公顷,其中主要集中在平坝的耕地面积只有总面积的30%,即25860.49公顷,而水稻土土类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9.7%,其余为少数的黄土壤、紫色土。什邡的耕作土壤主要有灰综冲积物,紫色冲积物,再积黄壤和紫色土组成,而什邡坝区属于石亭江自高景观的关口而出形成的冲击积扇,但三类土壤因成土原因不同,從地形部位次别上亦不同,什邡的灰综土壤处于冲积扇上游地段,多沙质土,肥力普遍降低。从土壤类型与类型分布来看,我市洛水、马祖、师古等镇即人民渠以上区域多为半沙泥田;人民渠以下到皂角、回澜等镇农田则以二泥、半沙泥田为主;而元石、南泉与黄泥埂交界则以二泥、泥田居多。因此,由于土壤的不同特点而影响到肥量的吸收及最终形成土壤有效养分的积累和供给。
二、我市的肥料组成、生产、使用的变化与施肥指导原则
什邡的肥料组成与施用类型一般由有机化肥(农家肥)、化学肥料(天机肥)和间接肥料,如生物肥料、腐殖质肥料三种。三种肥料中,以有机肥为主,有机肥与化学肥料科学搭配,取长补短,再适当利用可以调节土壤微生物活动的辅助肥料,最大限度地调动土壤肥料的高效利用,这是指导农业生产的一条正确的肥料工作方针。
但我市在肥料生产和使用上并不是一帆风顺,再不同的时期发生不同的变化。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的全农家肥时代,农户想尽办法,充分利用各家各户可利用的农家肥,如人粪、牛、鸡鸭粪、土杂肥、堆肥、草木灰、绿肥、谷粉、麻枯等作为农田的底肥或追肥,广泛就地取材,充分发挥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获得了一些好的收成,但是由于高效、速效肥料的缺失、农业生产水平难以继续提高,从五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化学肥料出现并逐步处于主导地位,从55年开始,什邡境内有了国产化学肥料(含氯20%)硫酸亚的销售,也标志本市农业施肥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进入六十年代后,我市的市面上化肥数量及品种不断增加(如硝酸铵、磷酸系列),从未得到大面积推广,由于农村的购买力有限,极大限制了化肥的推广使用。后来,随着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需肥量随之增加,七十年代的化工总厂和小型氯肥厂等化工工业逐步发展壮大,使用化肥逐步成为趋势,推广使用势在必行,各种无机肥便逐步被人们认识而普遍购买使用,但也为什邡土壤因为重化肥而忽视农家肥造成重氯肥少磷、钾养分埋下了隐患。
三、开展土壤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提升土壤肥力
我市自1983年至1985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中,通过认真仔细地开展土壤与化肥摸底调查,弄清了土壤类型及理化性状,于1985年大面积推广作物配方施肥,尤其是在证实了什邡大面积土壤缺钾的这一”县情“后,增加了对使用钾肥的重视程度。农业局土肥部门通过印发技术资料到各乡镇提出了“减氮、增钾、稳磷。”的大田施肥指导原则,并对不同的土壤、不同作物应当施用的不同肥料及用量法规定了技术指标,于当年就推广作物配方施肥2626.7公顷,于2000年达到了2.8133万公顷。从2008年起,我市每年被纳入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后,从以前的初级配方进入到新的土壤测试田间试验示范课题,根据不同作物规律,不同土壤供肥性状效率,施用专门配置生产的复混肥料的全新时期,经几年的探求与总结,重新提出“控氮、减磷、增钾”新的作物施肥大田指导原则,根据全市各镇乡不同的土壤类型需肥特点,定制专门的配肥方案,为我市新时期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把下了良好扎实的基础。搞好土壤测土配方施肥,是我们最佳的选择。因此,我市积极开展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度为基础,把握作物需肥规律,将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料为辅密切配合,在有限的耕地面积上最大地发挥他们的供肥效能,合理使用肥料品种、数量及使用时期和方法,通过测土配方施肥,缺啥补啥,有针对性的合理配方,准确计算机把握作物需肥用量,结合我市肥料施用变化特点,大力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达到进一步提高农产品品质与农业生产力,发展促进了循环经济,减少化肥肥料污染,对我市农业大发展,实现大的跨越有十分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