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水质监测研究

2016-10-21李芳芳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水污染

李芳芳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在工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的过程当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日益旺盛,然而,就目前来看,在水资源使用过程当中,突发性水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对于水质的安全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因此,在新时期的背景之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建立相应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水质监测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着手,探究相应的应急水质监测措施。

关键词:突发性事件;水污染;应急水质监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激烈,与此同时,在水资源利用的过程当中,水源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也时有发生,并逐渐增加,危害也越来越严重。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相关水管部门的应急反应能力,对于确保水资源利用的安全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因此,在当前背景下,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采取相应的应急水质监测措施显得十分紧要。

一、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特点

所谓的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主要指的是,由于人为或者自然因素而引发的,使得污染物在极短时间内就对水环境造成快速污染的现象,一般来说,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并没有十分固定的排放方式以及途径,并且还具备着突发以及迅猛的特征,能够使得水环境发生恶化,影响生态平衡。其中,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特点包括:

1.污染水质具有复杂性

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不能够将自然界中的化学物质准确的分析出来,就目前而言,能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已经超过了10万中,而且这一数字还在逐年增长当中,即使是当前最为先进的科学仪器也不能够完全的分析出这些物质。而且对于水环境而言,一旦出现水污染事件,水体当中的毒性化学物质就会有数种,而当前的水质监测仅仅将重心放在了正常情况之下水体中所蕴含的有限毒性物质,而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进行应急监测之时需要充分考虑到所有有可能会出现的污染物。

2.不确定性

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事件的发生并没有十分固定的方式,事件发生的时间以及规律也并不完全一致,这就使得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水域的性质以及危害性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往往呈现出突发性袭击的形式,防不胜防。

3.危害性严重

由于水体本身具有特殊性,水污染一旦发生,污染物就会在水中进行迅速的扩散,而一部分易溶性的物质甚至会出现溶解现象,水污染的发生会对流域周边的植被,甚至是区域性的空间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扰乱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秩序,影响居民的身体健康,对整体地区的经济造成重大的破坏。

二、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要求

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具有危害大、突然性的特点,这就对于应急监测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其中最为基本的要求主要包括:

1.及时

一旦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相关水管部门就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将事件的危害性降低到最低程度,因此,水管部门需要及时的发现水污染事件,对事件发生的原因以及现状做好相应的调查工作,为相关部门的应急决策提供相应的数据信息。同时,及时还要求需要为相关政府部门的预警发布、人群疏散以及污染治理等方面预留出充足的时间,一般而言,针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不同,在应急监测的过程当中有着不同的及时性要求。

2.快速

当突发性水污染时间发生之后,相关部门需要快速的对水体进行监测,其中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其一,相关应急人员需要快速进入事件现场,对水体进行调查研究,取回相应的水样;其二,根据事件现场的实际情况,快速的采用相应的监测手段对污染水体的大小、扩散速度以及污染物的类别进项判断,并在实验室当中利用科学仪器对水样进行分析,根据事件的类型,有针对性的采用专门的快速监测方式,在短时间内给出事件监测的具体结果;其三,事件监测的结果需要快速的递交到相应的指挥决策部门,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的背景之下,这个要求显得十分突出。

三、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措施

1.建立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制度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良好的框架,但是由于我国在这一方面仍旧处于初始阶段,因此,需要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重视,建立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强化相关的管理工作。通过立法工作能够明确事件相应的应急体制,明确应急责任,使得应急监测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在建立法律规章制度的过程当中,需要尽可能的确定好可行性的实施细节,以便于能够为相关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还应当建立相应的问责制,加强对应急监测的监督管理,确保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能够有序进行。

2.制定切实可行的预案

为了确保在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发生之时,能够及时、快速的做好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相关部门需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应急监测预案,提升污染源风险等级评估能力以及事件发生之时的应急能力。同时,还需要尽可能的协调好现有的应急监测预案,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进行修订完善,灵活应对水污染事件,做好有备无患。

3.实施严格的质量监管

对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质量监管而言,主要包括前期以及运行中的监管工作,其中前期的质量监管是应急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包含建立相应的应急监测制度、构建相应的数据系统以及健全监测人员的培训机制等;运行中的质量监管有监督事件现场勘察以及方案制定工作、监督事件现场的监测以及采样工作、监督水样的分析以及数据处理工作等。加强对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质量监管,有利于提升应急监测的效率以及质量水平,确保应急监测更具合理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对于经济社会的平稳运行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由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突然性以及迅速性的特征,因此,相关水管部门需要不断提高对于应急监测的重視,采取切实可行的应急监测措施,提升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邢艳.浅谈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J].华章,2011,(20):290.

[2]陈水木.突发性水体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研究[D].南昌大学,2010.

[3]汪杰,杨青,黄艺等.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系统的建立[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6):104-107.

猜你喜欢

水污染
壶关县周边农村水污染治理问题研究
微波技术在水污染监测中的应用
污水处理技术研究综述
浅析生物技术在水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关于我国水污染控制的思考
实验室水质分析质量评价方法分析
水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