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2016-10-21李靖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林业管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李靖

摘 要:文章首先从森林资源、管理机制、社会支持、管理技术四方面,简单分析了林业管理的现状,然后强调了推行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最后总结了生态文明视角下实现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以期能够给同行带来一些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文明;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

一、林业管理的现状分析

1.森林资源锐减严重。据调查,在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中,我国所占比例为61.52%,人均森林面积约为0.13m2,这增加了林业管理的难度。而且许多造林人员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导致选种、育苗、培植过程中出现许多问题。林业管理人员专业素养良莠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林业系统的综合效益。

2.管理机制不科学。关于林业管理,我国缺乏相应的法律制度,导致林业管理部门管理过于混乱,不利于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而且部分群众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偷伐、滥伐现象频发出现,但是林业管理部门在粗粒这些违法现象时,却没有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进而阻碍了我国林业的发展。

3.缺乏社会支持。我国林业管理所需经费大都是借助政府拨款,缺乏社会筹资渠道,增加了政府负担。而且社会大众虽然知道森林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但是对森林保护却始终抱着事不关己的心态,不愿意參与到植树造林中,导致国家大型重点林业工程项目缺乏建设资金,严重影响了我国林业工作的顺利运行。

4.管理技术过后。我国林业管理水平普遍偏低,在林业系统中,专业技术人员不超过15%,远远滞后于发达国家,据调查,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林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超过30%。在林业系统管理中,没有给予科学技术应有的重视,在所有行业中,林业科技投入所占比例仅为1%。科技水平滞后严重限制了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二、林业管理推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利于维持生态平衡。林业资源属于可再生自然资源,然而树木生长周期较长,所以林业资源比较稀缺。虽然开发林业资源的任务比较简单,但是森林恢复却需要漫长的时间。森林资源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能够减少水土流失,而且林业资源还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多元性,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希望相关部门给予林业发展应有的重视,如现将进行的国有林场改革,改革目标是以管护森林资源为主,实现生态平衡战略,保护我们美好的家园,益于人民,利于子孙后代,希望各级政府部门能给予大力支持,使国有林场改革顺利进行落到实处。科学利用林业资源不仅能够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而且对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2.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中共十八大会议中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林业管理工作,合理开发和利用林业资源,逐步实现“五位一体”的建设目标,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到丰富的林业资源创造的实惠。科学管理林业资源能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

三、基于生态文明视角下实现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对策

1.创建完善的法律机制。国家相关部门在林业管理中,应该创建相应的法律系统,保证林业资源保护能实现有法可依,进一步推进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我国关于林业资源的应用法律主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及配套条例,该法律条例中部分内容全面展示了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法律对林业管理的重视,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颁布年限久远,很多条例已经与现代林业管理脱节,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更甚者会对林业管理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对林业资源管理法律进行完善,创新立法原则,严厉惩治林业管理中存在的违法现象,提升林业管理的法律地位,为实现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2.积极应用先进的科技。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林业资源管理技术仍处于落后状态,林业管理应该引进高新技术,逐步实现环境与资源同步可持续发展。在新种苗培育过程中,及时考察优质种树与壮苗结构,借助现代先进的技术进行造林事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木材进行加工,提高林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当今社会,提倡绿色经济,在此背景下,可以全面实施碳捕捉技术,并将其与现代林业技术结合在一起,能够为林业发展创造新的机会。由此可见,在林业管理中广泛应用科学技术,对提升林业管理水平的作用举足轻重。

3.落实林区监督管理工作。林区监督管理应该制定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林区技术人员的监管力度。针对乱砍滥伐现象,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并且创建内部监督机制,逐步形成内部责任制度,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尤其是在重大灾害事件如森林火灾等,必须要加强防控、监督力度。而且林业管理还应该与时俱进,深化管理思维,定期对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管理人员能够全面思考林业管理工作,开创出新视角,推动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

4.健全林业资源管理制度。近几年,我国工业化发展迅速,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其与环境保护出现矛盾。部分林业资源使用者盲目追求眼前的利益,没有认识到林业建设的长远意义,进而频繁出现乱砍滥伐现象。林业管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加强管理力度,创建完善的资源管理制度。尤其是在森林资源发区,应该明确伐区负责人,而且还应该与主要负责人签署林业资源发区管理责任书。林业资源监管部门应该定期对伐区进行检查,树木砍伐后,林业主管部门应该再次对伐区质量进行验收。此外,近期出台免征育林金后希望采取暂收育林保证金来确保伐后及时造林,造林验收合格后退换保证金来避免出现丢荒现象,并创建梯次采伐系统。再者,在林业采伐中,还应该引进先进的技术,最大限度提升林业产品的经济价值,打破传统林业资源应用模式,逐步创新林业管理、监督、科技等相关机制,全面满足林业资源发展的需求。

四、结语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属于一项长期工程,其涉及的范围较广,内容比较复杂,任务艰巨,但是其对推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然而我国林业管理目前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若想更好地建设林业生态文明,首先需要提高组织领导的思想认识,给予林业资源准确的定位,赋予林业改革支持力度,以管护生态为重,实现生态平衡战略。其次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出台与林业建设相配套的法律条例,再次加大科技投入,做好林业资源监督工作,这样才能实现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虹羽,周桂萍.生态文明背景下关于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的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4,(1):74-74.

[2]覃超和.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3):167-168.

[3]秦涛,张骅.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防护林科技,2013,(6):44-46.

[4]申成才,白占林.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J].吉林农业,2014,(18):58-58.

[5]冉亮.生态文明下的林业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2):1495-1495.

猜你喜欢

林业管理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花卉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生态文明视阈下河北省循环经济产业体系发展研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林业管理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