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陇东地区林业生态建设
2016-10-21柳福太
柳福太
摘 要:针对陇东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笔者认为,通过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推广植树与种草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模式,加快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陇东地区林业生态建设。
关键词:陇东地区;生态建设;水土流失;种树种草;退耕还林
植被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控制和加速土壤侵蚀最敏感的因素。很多研究表明,在半干旱地区,植被与降雨存在很好的正相关关系,降雨量越大,植被覆盖度越好,反过来,高的植被覆盖度又能对土壤侵蚀起到阻止作用。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围绕水土保持的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相关政策中的根本点和切入点。
一、陇东地区当前面临的生态现状及成因
1.现状
(1)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是陇东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水土流失对土地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土地垦殖指数高,生态环境脆弱。
(2)水资源短缺,而且分布不均。陇东黄土高原气候温和,降水总的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年降水量一般在400~ 600 mm,南部最高达700 mm,而西北部仅350 mm,而且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年降水变率大,历年最多降水量为最少降水量的2.0~ 2.5倍。在陇东这样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由于雨量偏少,地下水位较低,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都相應偏低,给植树造林带来一定的困难。
2.成因
(1)陇东地区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气象条件严峻。该地区属干早、半干早气候区,降水量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全年变化在200毫米至600毫米之间。各年降水量变化大,稳定性小,可靠性差。年均降水量的多少是影响植树造林成活率的决定性因素。
(2)土壤和地势。中部干早地区为风积黄土,土层虽厚,土质差,多立土,结构疏松,降水量小时,土壤吸水能力强,不易形成逸流,降水急且量大时,土壤吸水能力差,蓄水力更差,易形成泥石洪水,危害很大,加上地形多土山、沟壑和陡坡结构,有的地区山地、坡地多,川地滩地少,水土流失严重,更容易造成“无雨三日旱,大雨便成灾”。不但如此,降水量还因坡向而不同,迎风坡雨量多,背风面雨量少。因此,同是一个山,某坡可以长森林,另一些只能种草,甚至只能是荒坡;同一个山,山顶雨多,易于种草种树,超过一度的山顶,因雨量减少,变为高寒干早区,就只能种草,或者只能是高寒草原或荒漠。
(3)重退耕还林,轻荒山造林、忽视种草。一些地区对荒山造林不重视、不认真、不严肃,应付思想严重,面积核实率低,造林成活保存情况差。退耕地只重造林,忽视了种草,重视了长远效益,忽视了近期效益,并影响了造林质量。东部的子午岭和西部的关山及附近山麓虽为陇东黄土高原生态中仅有的两个主要林区,但林区较长时期由于采多育少,更新与采伐失调,致使部分林区森林资源已趋枯竭,加之造林中管理跟不上,造林的存活率低,森林后备资源少,同时还因多年毁林开荒,已使子午岭东西两侧林线平均后退50 km,林区面积不断缩小,不仅子午岭北端现已基本成为荒山秃岭,而且林区腹地的林木也开始残败。该区虽牧草资源丰富,但对牧草地利用也不合理,冬春草场超载放牧,草地建设缓慢,草场退化已达3 556万hm2。这种人为毁林与乱垦及超载放牧,不仅人为加重了水土流失,而且使整个陇东地区的气候失调、旱灾频繁,农业生产处于徘徊不前的境地。
(4)落后的农业生产。农民的耕作习惯,受自然环境和经济条件所限,轻易无法改变,伴随着农民耕作习惯的,就是封闭的认知水平,笔者在好多乡村获悉,有些乡民粮食已经完全自给有余,但面对退耕还林还草这个有利于他们的良好工程,却依旧存在重重顾虑。林草植被建设,搞一阵,放一阵,再搞一阵,再搁置一阵,如是反反复复,几起几落,这种断断续续的工作,严重影响了一个好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再加上执法管理不到位,长期以来, 尽管每年植树造林的声势浩大、真正存活下来的林木面积很小,收效甚微。
二、针对陇东地区当前生态问题的建议
1.完善执法与监督管理。林业生态建设强有力的管护是巩固建设成果的重要保障,为此,政府加强以法治林护林,营造全社会爱林、造林、护林的良好氛围,严厉打击各类毁林刑事犯罪分子。健全林政执法队伍,严格执行林木采伐限额管理等措施。
2.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建设基本农田乃至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首先要加强基本农田的规划和指导,严格规范基本农田及各类土地开发活动; 其次要开展坡改梯改造、建设淤地坝等基本农田建设,调整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保护农民的现有利益,协调解决农业与环保问题是保障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方面。造林绿化不能一刀切,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兼顾农民种粮、种树、种草的需要,解决农民实际问题,才能将农民的积极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否则只会引起更大的破坏.农民致富与环境保护相互依存,比如,对于 25°以上的陡坡耕地,退耕后应作为营造水土保持的生态保护用地,在一定期限内不再进行任何方式的耕作、收获和采伐。这就要求必须进一步完善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加大补偿力度,保障农牧民的切身利益,并且为他们的发展谋划出路。每个工程都应该有个连贯性,而不是断断续续,甚至是出尔反尔。当然,25°以下坡地退耕后利用问题,不能一刀切,结合当地经济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分别处置,但无论怎样,都应要遵循生态保护的原则。
3.从思想上纠正重林轻草的错误观念。要认识到种植牧草在荒山荒坡水土保持中同样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也属于生态保护的一个有效途径.这样才能减少强行毁草种树的做法,兼顾农民利益.同时重视小区域、小范围的治理,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应采取科学合理的治理措施,减少以往追求造林规模、面积,做表面文章的思想及行为。对于农民承包的荒山荒地要加强指导和管理,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减少一刀切的做法。如果在陇东地区适量的种植牧草再加上植树造林,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增加河流水量,还可为山区发展畜牧业提供必要的条件,促进农民增收。因此在山区种草种树,一定要讲究科学,因地制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笔者认为:在自然环境不同的地区,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陇东地区应植树与种草相结合。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引领下大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禁止放牧,发展苹果产业,生态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可是,有的地方,年年植树却不见林,山还是荒山,岭依旧是秃岭。笔者认为,陇东地区在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应因地制宜,推行植树与种草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模式,克服单纯植树造林的弊端。
4.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尽管近些年来,陇东地区文化教育有了很大发展,群众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但仍远远落后于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的需要。绝大部分农民对水土流失、环境保护知识知之甚少,对植树种草的目的意义只片面理解为增加经济收入。于是,自觉的保持水土的行动便无从谈起,这种状况导致了农民盲目开垦荒山荒地、毁林毁草,阻碍着生态环境建设项目的实施。只有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环保知识的普及,才能使农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减少盲目行为,减轻对环境的盲目破坏。对政府部门执法管理者进行环保知识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等相关知识的教育,才能减少决策上的失误和不合理的规划。对于文化教育,邓小平同志曾说过,改革十几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西部大开发不能重走老路,必须记住这个教训。因此,国家必须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在强化九年义务制教育的过程中更进一步强化和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全面促进西部的教育乃至生态文明教育快速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