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的蓝耳病具体防治技术

2016-10-21崔长生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养殖技术养猪

崔长生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对肉类农产品需求量越来越大,尤其对猪肉需求量更是与日俱增。但疫病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猪养殖业发展。猪蓝耳病是目前较为常见的猪疫病之一,该疫病直接威胁着猪的身体健康。并且近些年猪蓝耳病与其他病毒或细菌病混染症现象越来越严重。猪蓝耳病混染症具有更大威胁性,并且诊断防治较为困难,一旦发病将造成大面积死亡,必然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做好猪蓝耳病混染症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针对猪蓝耳病混染症的诊断和防治措施展开讨论分析。

关键词:养猪;养殖技术;猪蓝耳病;猪蓝耳病混染症

猪肉是我国社会生活中主要需要的畜产品。猪肉相比其他肉类产品,不仅价格低廉,且味道鲜美可口,具有补虚强身、滋阴润燥的作用,一直以来都受到了我国人民的欢迎。但近些年猪蓝耳病混染症,对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冲击,不仅导致猪大量死亡,给饲养者造成经济损失,更给人们饮食安全带来威胁。猪蓝耳病混染症是由豬繁殖和呼吸综合症病毒变异株引起的疫病。实际证明猪蓝耳病混染症成猪死亡率可达百分之五十,幼猪百分之百,可见猪蓝耳病混染症的危害性,加强防治至关重要。

一、蓝耳病的发病症状

蓝耳病是近些年家禽饲养中出现的一种流行性传染病,这种疾病经常出现在高温炎热的夏季,是家禽养殖中出现的较严重的疾病类型之一。这种蓝耳病主要发生在猪养殖中,并且普通的家禽防御育苗对这种疾病产生的效果并不明显,致使猪的死亡率和发病率明显提升,本文依据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镇当地的生产生活特点和饲养技术中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防御措施,为应对当前猪饲养中蓝耳病的发现和救治提供方法和措施。

蓝耳病主要是指猪产生呼吸道感染,主要针对母猪,仔猪进行传播和感染,一旦产生病状,死亡率100%。在猪的饲养中,蓝耳病主要通过已经感染病毒的猪或者带有感染源的猪进行直接传染,因此饲养员应当随时对猪的生长状况进行检测,及时发现蓝耳病的发病状况,降低猪的死亡率。蓝耳病的发病症状主要分为:第一,母猪感染蓝耳病后出现突然厌食,精神倦怠,咳嗽,皮肤有红斑,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疾病,同时还会伴有类似流感的高烧,发热症状;如果是怀有幼崽的母猪症状不仅会有发高烧,突然厌食,精神倦怠等症状还会表现为如流产、早产,产生死胎等,此时饲养员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对这种状况下的病猪进行进一步隔离;第二;仔猪感染蓝耳病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身体发热,呼吸困难,后置麻痹等症状,当仔猪的体温达到41摄氏度以上时则会出现厌食,咳嗽,水肿,角膜炎等症状,若不能及时发现仔猪的发病状况,任由病状发展则会造成病状迅速发展导致仔猪死亡。

二、蓝耳病的诊断

猪的饲养过程中一旦出现以上症状,饲养员应当及时对发病的母猪或仔猪进行隔离饲养,尽量避免携带病菌的猪与其他健康猪之间的接触,避免病毒的进一步传染,其次对猪的血清,粪便进行采样化验,依据化验结果对隔离饲养的猪进行治疗,当样本化验检测值为阳性时,说明这些隔离的猪已经感染了蓝耳病,此时应尽量对携带病毒的猪进行药物注射,降低猪的死亡率,同时对猪圈进行隔离处理,加大猪圈的消毒力度,避免病菌的进一步传播。

三、蓝耳病的防治措施

蓝耳病是当前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镇猪养殖中引起猪饲养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因此加强对蓝耳病的防御也是解决当地家禽流行病高发的重要手段。首先规范猪的饲养标准。养猪户在进行仔猪选择时应当避免选择有病菌高发地区仔猪的选择,猪场选地至关重要不仅关系着猪的生活环境,更影响着人类的正常生活。猪场就是猪生活的主要场所,可以理解为猪的家。和人类一样猪也要生活在适宜的地方才能保持好的身体状况,才能具有较强免疫力。一旦猪场位置选择不当,不仅会影响猪的健康,更会污染周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病毒滋生和猪场选址及管理不当有着很大关系。在选择猪场位置时要尽量选择在布局紧凑地面平整的下风口,要充分考虑保温隔热、日照、通风等问题,只有保障猪场的通风必能避免细菌滋生。另外,应对猪场进行定期消毒,切断病毒的传播。对仔猪饲养期间应当及时监测,提升仔猪的成活率。此外,仔猪的饲养原料和饲养卫生也应该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饲养流程中每一环节都进行病毒源的清理,避免病毒繁殖;其次重视猪育苗注射。加强猪饲养、培育过程中育苗的注射,提升猪的免疫系统,同时注重猪事物的养料营养,促使猪身体免疫系统逐步形成病毒抗体,避免病毒的入侵,想要提高猪的免疫力,降低猪发病机率,必须要注重猪的饮食,猪饲料是影响猪健身健康的关键,科学搭配饲料才为猪提供其身体所需主要养分。只有保障猪的应用,其身体才会强壮,才能降低猪蓝耳病混染症发病机率。;最后进行环境维护和及时消毒。在饲养过程中,饲养员应当定期对主的生长环境进行消毒,对猪的粪便进行及时处理,避免粪便受到高温照射产生细菌污染猪的生长环境,为蓝耳病提供可生长的温室,从根本上消除蓝耳病病源产生,降低蓝耳病的发病几率。

四、结语

加强对猪蓝耳病发病的防御和传播源的及早发现有助于提升猪的存活率,降低饲养户的经济损失,通过改善猪的生长环境,及时进行育苗注射等方式能够降低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碣石山镇猪的发病率,促进当地新农村经济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力鹏.浅谈如何完善我国猪养殖技术,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D].中国农业技术大学,2012,4(18):67-68.

[2]袁正光.我国猪养殖技术中猪蓝耳病混染症防治现状及解决对策 [J].湖北农业大学,2011,4(18):67-68.

[3]刘冠翔.我国猪养殖技术中疾病防治问题及其对策 [J].陕西工程技术学院,2014,4(23):37-39.

猜你喜欢

养殖技术养猪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秋季养猪谨防猪蛔虫病
“环保税”来了,养猪不知道这些你就亏大了!
农区舍饲羊规模化养殖技术
优质肉鹅规模化养殖技术
小规模肉牛养殖技术措施
天蚕品种驯化与应用研究
南通地区海蜇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