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产地检疫常见问题研究

2016-10-21马洪芬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问题研究动物

马洪芬

摘 要:随着现代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动物检疫系统的完善性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在我国所采用的动物产地检疫系统中,预防并控制动物疫情的发生与蔓延是保障动物产品安全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动物产地检疫系统的完善,能够提高畜牧业发展的健康性与稳定性,为增强我国公共卫生质量提供保障。本文通过深入研究产地检疫系统在日常运行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提出改善动物产地检疫系统的具体措施,例如:加强宣传建立良好检疫氛围的力度,提高检疫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产地检疫实施全程实时监控,提升产地检疫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

关键词:动物;产地检疫;问题研究

近年来,我国卫生监督部门开始在动物检疫系统中推行《动物检疫条例》,即当卫生监督部门收到动物产地检疫申请后,派出工作人员到指定地点或是现场进行动物检疫,并在检疫过程中了解动物的生长情况,确定动物的健康状态。然而在实际检疫工作中,部分检疫人员存在自行简化检疫程序的现象,或是只收取检疫费用,却不亲自到场进行动物产地检疫。检疫人员该种行为的发生,严重阻碍了我国动物产地检疫系统的正常运行,并在无形中增强了动物养殖户、屠宰户与卫生监督机构之间的矛盾,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一、产地检疫常见问题分析

1.养殖户检疫观念淡薄

我国推行的《动物检疫法》明确规定:在运输、出售或是屠宰动物钱,买方应当前往当地的动物检疫机构或卫生监督部门,申报动物的检疫程序。然而,我国部分牲畜养殖户尚未建立相关的法律常识,即无法正确认识产地检疫的现实意义与检疫工作的最终目的,而是单纯的将动物产地检疫程序当成是相关部门增加费用的方法之一,因此,为了间接减少动物买卖成本,部分养殖户对动物地方检疫系统持抵触态度。

2.部分检疫人员素质低

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主要表现为:我国大部分乡镇开办的兽医站环境较差,且任职于此类工作岗位的检疫人员面临待遇低、工作量大的状况,导致毕业于兽医专业的人才不愿前往基层类兽医站工作。除此之外,近年来,部分工作于乡镇兽医站的人员是乡镇改革后分配为检疫员,因此,此类检疫员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要求。检疫员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动物检疫工作的水平与质量,这就说明,部分检疫人员面临的专业知识不足、工作热情不足等状况阻碍了检疫系统的健康发展。

3.私自屠宰现象常有发生

目前,我国已开始组织人员前往屠宰场进行实地勘察,尚未具备产地检疫系统所下发的合格证明的屠宰场面临关闭的下场。然而,相关调查显示,我国仍存在一定数量的屠宰户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在家中或是其他私人场所,进行动物屠宰,并进行宰后销售活动。其中,由于动物购买人员不向屠宰户索要检疫合格证明,因此,大部分养殖户有意忽视产地检疫环节。

4.检疫基础条件较为落后

尽管我国相关部门推行了动物检疫系统,并为部分卫生监督机构提供了检疫仪器,然而,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相比,基层检疫场所的设备、仪器仍需完善,尤其是我国部分经济落后的乡镇兽医站等。只是具备喷雾器、冰箱、摩托车等十分简单的设备,而检疫人员只是凭借自身的工作经验对动物进行健康检查,这就表明,落后的检疫基础条件,导致多样化、隐性化、复杂化的动物疫病无法被及时发现。

二、提升产地检疫的策略

1.加强宣传建立良好检疫氛围

加强宣传建立良好检疫氛围的具体要求为:①提高政府部門领导人员的重视力度,引导其正确认识动物产地检疫系统的现实意义,让政府部门成为支持开展动物产地检疫程序的重要支撑,这就要求政府部门可通过召开公布会议等形式推动动物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②针对检疫员的具体工作状况进行宣传,帮助检疫员了解《动物防疫法》的相关规定,从而使检疫员在熟悉法律内容的前提下,掌握动物产地检疫的方法与要点。

2.提高检疫队伍人员素质

基层检疫员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动物产地检疫系统的完善性,检疫队伍专业素质、水平决定着动物产地检疫工作的整体质量。这就表明,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应提高动物产地检疫系统经费投入力度,将经费投入于建设基层检疫场所,为检疫队伍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检疫人员的稳定性与专业性。同时,提高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检疫人员自身注重在日常工作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与操作技巧。

3.对产地检疫实施全程监控

随着动物产品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社会各层人士更加关注畜产品的安全问题,这就表明,我国所需推行的动物产地检疫系统不能只靠初级检疫措施,而是突破传统的检疫要求与方法,综合动物防疫规模与审核条件,实施全程监控措施。与此同时,以动物的以往饲养档案为理论依据,对动物生长环境的疫病、免疫系统、饮水、饲料等进行相关检测与监控,从而帮助检疫人员全方位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

4.提高产地检疫基础设施水平

为夯实动物产地检疫系统的基础设施,政府部门应与卫生监督部门进行工作协调,尤其是需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建立动物留检饲养场所、道路检查场所与检疫申报站等。除此之外,动物检疫部门还需在其自身检疫实际状况的基础上,遵从合理布局、科学配置的原则,将现代化通讯工具、打印机、计算机、办公用房等引入基础设施行列,并改善检疫工具、增强检疫项目制定的程序化与合理化。

三、结语

综上所述,动物检疫部门只有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检疫人员的综合素质与操作技巧,并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动物产地检疫机制,才能推动产地检疫工作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相关政府部门需加大改革动物产地检疫系统的力度,为提升检疫系统的科学化作出铺垫。

参考文献:

[1]李荣誉,刘永录.动物性食品兽药残留及其对人体的危害[J].中国兽医杂志,2010(12):74-76.

[2]赵义良,李旭辉,岳海洋.积极探索产地检疫新模式努力开创动物检疫新局面[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2):23.

[3]范海霞,罗由萍,盘祖香.兽药残留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及控制策略[J].中国畜禽种业,2010(10):8-9.

[4]于家良.试论兽药残留的危害及对策[J].中国动物检疫,2007,24(3):23-24.

[5]周刚,赵坤,张彬,等.睢宁县动物产地检疫的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20):337-338.

[6]赵义良,李旭辉,岳海洋.积极探索产地检疫新模式努力开创动物检疫新局面[J].中国动物检疫,2008,25(12):23.

猜你喜欢

问题研究动物
超级动物城
最萌动物榜
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阳光体育背景下中学武术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动物可笑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