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建议

2016-10-21王秀丽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气化农作物秸秆

王秀丽

摘 要:本文论述了秸秆资源利用的意义、现状,并提出了几点推广秸秆资源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秸秆;资源利用

一、秸秆资源利用的意义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撑。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而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开发利用过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巨大压力,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开发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能源领域的一个紧迫课题。

农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能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小麦、玉米、稻谷等农作物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副产品。我国是农业大国,作物种类较多,具有丰富的秸秆资源,其中稻谷、小麦、玉米、棉花和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秸秆占很大比重。秸秆是工、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以及造纸等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工业原料,主要用于造纸;牲畜饲料,主要是作草食动物饲料;直接燃料或生物质能源;成型的燃料棒;没有充分利用的秸秆被闲置浪费或就地焚烧。总的来说秸秆利用主要在气化、固化、热解和液化方面开展研究开发工作。秸秆的有效利用带动了农业发展,同时也为农民朋友带来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大力开发利用秸秆等生物质能,既是我国开拓新的能源途径,缓解能源供需矛盾的战略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二、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发展现状

农村地区秸秆资源丰富,其中大部分秸秆未被利用,但有的被丢弃在路边沟塘,有的甚至被农户一把火烧掉,这样,不仅造成秸秆资源的极大浪费,也影响了空气质量和农村环境,危及交通安全,给社会带来很大危害。

我国在秸秆的能源利用技术研究和开发方面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仍处在发展的初始阶段,不同技术的研发深度和产业化发展不平衡。秸秆直接燃烧发电等技术已经比较成熟,通过政府提供补贴等经济激励政策,实现了产业化应用;秸秆固体成型燃料、生物气化等技术处于试点示范阶段,正进入商业化早期发展阶段,预计2010年可实现产业化;秸秆热解气化和快速热解等技术还不成熟,成本较高,影响了推广应用;纤维素降解制取乙醇等技术正处于研发阶段,有望在2020年之前取得突破,实现商业化应用。目前秸秆能源化利用已成为农村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推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秸秆资源利用的政策建议

(一)制定发展规划,加强指导。要按照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编制全国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开发利用规划,提出农作物秸秆能源化利用的目标、任务和指导性意见、指导方针,将秸秆能源化开发利用作为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纳入能源发展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二)加强科技研发,完善应用技术及设备。我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还比较落后,应当进一步加强秸秆能源化利用技术研发工作。加强秸秆收储运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加强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降低投入成本;进一步完善秸秆气化技术,降低燃气中焦油含量,解決废水处理问题;秸秆降解制取乙醇重点研究木质纤维素预处理工艺技术、纤维素酶与纤维素水解工艺技术和戊糖与己糖共发酵工艺等技术。

(三)政府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加快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配套的激励政策,研究制定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减免、政府补贴等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程度。制定合理的秸秆收购利用政策,使农民获得合理收益,调动和保护农民利用秸秆的积极性。

(四)因地制宜,建立不同类型的开发利用模式。依据秸秆能源化利用特点,结合解决农村基本能源需要和改变农村用能方式,优先发展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的固体成型燃料等技术,保证农村居民炊事和采暖用能需求;剩余部分秸秆可用于直接燃烧发电(或混合燃烧发电),适度推广秸秆固体成型、生物气化等分散式利用技术,以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就业机会。

(五)加大宣传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受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人们对秸秆能源化利用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认识不到位,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开发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树立“秸秆资源”思想,养成人们利用秸秆能源自觉地行动。

猜你喜欢

气化农作物秸秆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小型垃圾热解气化焚烧厂碳排放计算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气化装置在线倒炉及优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