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

2016-10-21刘燕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防治玉米症状

刘燕

摘 要:玉米是农业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不仅能够解决农民温饱问题,也有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化发展,搞好玉米种植管理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这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的虫病害防治方案,才能维持玉米种植产业的最优化效益。结合贵州玉米种植现状,本文总结了玉米种植常见的虫病害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对策,确保玉米种植高产、优质。

关键词:玉米;虫病害;症状;防治

农作物种植是农民经济效益增收的保障,也是带动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下,玉米产量与质量标准尚未达到预期指标。同时,由于各类虫病害的影响,导致种植户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整个玉米种植项目处于艰难改革时期。针对贵州三都县玉米种植情况,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做好宏观调控工作,提前采取措施防治玉米虫病害风险,进而提高玉米种植的总体质量水平。

一、玉米种植发展现状

贵州是我国农业大省,长期开发与种植各类农作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稳步增长,推动了地方农业经济改革建设。“玉米”是贵州农作物种植的主要品种,经过20年改良种植,玉米种植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产业结构规划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据农业部统计,贵州玉米总产量从1996年259万吨,上升到2015年的1096万吨,每亩产量从272公斤,上升到714公斤,充分体现了玉米种植的产业发展空间。同时,玉米产量提升过程中,也发现了种植期间存在的问题,“虫病害”是影响玉米种植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

二、玉米常见虫病害症状与对策

1.玉米粘虫

(1)症状。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主要害虫之一。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年可发生三代,以第二代危害夏玉米为主。天敌主要有步行甲、蛙类、鸟类、寄生蜂、寄生蝇等。

(2)防治方法。对成虫防治,要利用粘虫成虫趋光、趋化性,采用糖醋液、性诱捕器、杀虫灯等无公害防治技术诱杀成虫。幼虫的防治时间,防治时亩用50%辛硫磷乳油75-100克、或40%毒死蜱(乐斯本)乳油75-100克、或20%灭幼脲3号悬浮剂500-1000倍液,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

2.玉米大斑病

(1)症状。玉米大斑病主要为害玉米叶片,严重时也为害叶鞘和苞叶,先从植株下部叶片开始发病,后向上扩展。病斑长梭形,灰褐色或黄褐色,长5-10厘米,宽1厘米左右,有的病斑更大,严重时叶片枯焦。

(2)防治措施。选择符合贵州种植的品种,以优良品种为对象,提高玉米种植的优越性;结合种植规模要求,选择正确的施肥方式,对有机肥、磷肥、钾肥等严格控制,提高玉米株苗的抗虫害能力;发病初期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或用50%退菌特800-1000倍,每畝用药液50~75公斤,隔7~10天喷药一次,共防治2~3次。

3.玉米圆斑病

(1)症状。为害果穗,造成穗腐,病菌可深达穗轴。病部变黑凹陷,使果穗变形弯曲。子粒变黑、干批。叶片上病斑散生,初为水浸状,淡绿色或淡黄色小斑点,以后扩大圆形或卵圆形,有同心轮纹,病斑中部淡褐色,边缘褐色。

(2)防治办法。一是定期检查,对玉米株苗定期检查,发现异常症状后及时安排防疫处理,提高玉米种植的成活率;可结合贵州地区选择合适的抗病害品种,减小后期种植的发病率。我国发病严重的主要是吉63自交系;二是药剂防治,可在玉米吐丝盛期进行,重点喷洒果穗。每亩用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克兑水50-75公斤喷雾,一般连喷2次,间隔7-10天。

4.玉米褐斑病

(1)症状。病菌侵染叶片、叶鞘及茎秆。以叶片与叶鞘连接处病斑最多,常密集成行。病斑圆形或椭圆形,褐色至红褐色,小病斑有时汇成大斑,病斑附近的叶组织常呈粉红色。发病后期,病斑表皮破裂,散出褐色粉末,叶脉和维管束残存如丝状。

(2)防治办法。农业措施 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组织,并深翻土壤,注意排除田间积水,降低湿度。施足底肥,适时追肥,及时中耕除草,促使植株健康生长,以提高抗病力。此外,可以苯来特和氧基萎锈灵防效好,每亩用药100克加水50千克叶面喷雾。

5.玉米纹枯病

(1)症状。主要为害玉米叶鞘、果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淡褐色,水浸状,病、健部界线模糊,病斑连片愈合成较大型云纹状斑块,中部为淡土黄色或枯草白色,边缘褐色。湿度大时发病部位可见到茂盛的菌丝体,后结成白色小绒球,逐渐变成褐色的菌核。

(2)防治办法。一是种植抗病品种,叶片大小适中并向上倾斜生长的品种,田间通风透光好,发病轻;二是加强栽培管理,定期施肥,灌溉,保持田间环境的优质性,为玉米生长及抗害处理提供帮助。此外,在发病初期,每亩用5%井冈霉素100-150毫升,加水50-60千克茎叶喷雾。

三、玉米种植期间虫病害管护对策

1.品种创新。积极研发“优质玉米”种植技术方案,对地区经济改革与发展具有调控性作用,也是体现玉米优质种植效益的关键步骤。针对玉米种植期间的虫病害风险,政府及农业部门要发挥宏观调控作用,以农业技术为支撑提出科学的防治方案,减小虫病害对玉米种植造成的不利影响。农村优质玉米种植是一项复杂性的项目活动,也是对地方生态化建设的综合性指导。

2.优化环境。新农村建设机制下,国家支持地方发展玉米产业,带动农民参与到种植经济建设中。玉米是贵州玉米种植的主要品种,由于其易生长、品质好、产量优等特点,成为贵州玉米行业重点培育与发展对象。实际虫病害防治过程中,要考虑园地土壤、苗木选择、定植方式、肥料使用等方面因素,结合玉米生长特性及种植要求,不断更新与调整自栽培方式,这样才能实现玉米种植的高效、优质、优质等目标。

3.综合管护。为了解决传统玉米管护模式的不足,要坚持综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项目原则,进一步细化玉米种植项目管护步骤,对现场治理管护提供正确的指导,保证玉米种植管护后期达到预定的环保状态。政府要积极宣传玉米种植技术,指导农民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方案,解决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不足。“玉米种植”是农业经济建设的新项目,研究玉米产业发展可指导农业经济改革建设。

四、结语

总之,玉米种植为贵州农业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扩大玉米种植规模提高了产业效益,为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针对玉米种植存在的虫病害风险,要深入分析常见虫病害的症状,提前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综合防治,降低了区域种植的病害率。同时,农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决策,帮助农民建立科学的玉米种植体系,解决传统种植模式存在的不足及风险隐患。

参考文献:

[1]孟庆娟.玉米常见病虫害的发病症状与防治措施[J].农民致富之友.2016(07).

[2]李石初,唐照磊,杜青,农倩,磨康.玉米杂交种对广西玉米主要病害抗性鉴定[J].东北农业科学.2016(02).

[3]邓志德.浅谈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4(09).

[4]苏俊,李文治.黑龙江省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J].黑龙江农业科学.1992(05).

[5]张玉恒.玉米几种病害的发生及防治措施[J].吉林农业.2016(03).

猜你喜欢

防治玉米症状
Don’t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收玉米啦!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我的玉米送给你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夏季猪高热病的症状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