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作物科学施肥的技巧

2016-10-21哈坦木汗·托乎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施肥技术农作物要点

哈坦木汗·托乎地

摘 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的施肥技术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我们加强对农作物施肥技术的研究,通过对施肥技术的分析和研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农作物的产量,从而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关键词:农作物;施肥技术;要点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土壤中吸收养分,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作物进行有效地施肥管理,帮助其健康的成长。然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没有掌握好合理地施肥技术,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对于这种问题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研究,改变农作物施肥的技术,从而全面保证施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从肥害的表现形式来看,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

1.是肥料浓度过大的伤害。一般而言,蔬菜的需肥量比粮棉油等作物要大,但其需求也是有一定限度的,若盲目投肥,如土壤溶液中盐分浓度达3000毫克/公斤水时,就会使蔬菜出现反渗透现象,发生生理干旱,使蔬菜受到灼伤。又如,粮棉作物施肥过多,轻者营养生长过速,出现旺长或疯长,重者引发病虫害。再如,水稻等禾本科作物需硼较少,对硼不甚敏感,若土壤水溶液中硼含量超过1毫克/公斤,水稻植株就会呈现硼中毒症状。

2.是有毒气体伤害。大田农作物中,气体毒害症状较少,而大棚内种植的蔬菜时有中毒伤害现象发生。如有的农户在大棚蔬菜中过多施用生物有机复合肥,或未经腐熟的农家有机肥料;有的施用含量较高的磷酸二铵或氯化铵等,都会在转化过程中产生氨气,当棚内氨气浓度超过5%时,蔬菜叶片就会出现伤害。

3.是施肥不当造成的伤害。有的农户以为,越是靠近大田农作物或者蔬菜根部施肥,吸收肥料就会越快,因而,在施肥时挨着根系开沟或打穴施下,结果使根部最活跃的根系被烧伤;有的农户将棉种用过磷酸钙拌种后,隔夜再播种,棉籽胚芽被酸侵蚀腐烂;有的农户在棉花营养钵育苗时,单用尿素作底肥,棉种也会全都腐烂。

4.是施肥比例失调的伤害。当某种营养元素施用过量时,会抑制另一种元素发挥作用,比如磷素或钾素过量时,都会产生拮抗作用。

一、正确的施肥技术要点分析

1.根据茬口进行施肥。采用这种施肥方式进行施肥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前茬肥,但是目前,农民在施肥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忽略这一方面的施肥,在施肥管理过程中如果能够有效的利用茬口进行施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肥料的效用。在茬口进行施肥管理过程中,主要包括了硬茬、软茬、冷茬和热茬等几种情况,硬茬在施肥时需要考虑的作物主要是高粱、玉米等作物的茬口。这几种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求土壤相对比较紧密,因此,应该使用富含有机质的肥料。而针对软茬的作物,施肥过程中则需要重点考虑的是作物生长的环境是属于比较湿润的软土还是干燥的软土,对于软茬施肥应该保证土壤处于一个湿润的环境当中,在施肥过程中由于土壤中氮元素比较多,因此主要应该重点补充磷肥和钾肥。冷茬施肥过程中,应该重点考虑是蔬菜作物还是经济作物,这类作物的收获季节一般都比较晚,施肥过程中应该适当的添加一些马粪或者养肥等热性的肥料。热茬口施肥时,需要注意的是种植的农作物是马铃薯还是小麦,这类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短,收獲的季节都比较早,因此在施肥过程中需要使用那些含水分比较高的冷性肥料,如牛粪或者猪粪等。

2.根据土壤差别进行施肥。在施肥过程中根据土壤的不同类型,其对肥料的使用能力和保存能力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在施肥过程中,也需要进行区别对待,例如,对于沙质土壤其保肥的能力就比较差,在施肥过程中应该注意一次施肥的量不需要太大,在施肥过程中应该根据其不同的需求量进行多次的施肥。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肥料的流失。而针对土质的湿度、粘性以及土壤的酸碱程度应该主要以基肥为主,在农作物施肥过程中,应该注意苗期施肥和追肥,这样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施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作物的产量。

3.根据肥料的性质进行施肥。目前,在肥料市场中,肥料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性质和差异性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区别对待。首先,在施肥过程中,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的肥料如熟石灰或者草木灰在一起使用,否则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有毒气体,造成养分流失;其次,化学性质不稳定,容易挥发的肥料,如碳铵、硝铵以及硫酸铵等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覆盖土壤,保证养分不过多的流失。此外,在使用尿素过程中,应该注意使用的天气情况,遇到阴雨天气不适合使用尿素,同时在灌溉期间也不适合使用尿素。对于移动性较小的磷肥,在使用过程中可以作为基肥或者施加到作物的根部。

4.科学施肥的要素。不同作物对养分所需要的数量各不相同,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如水稻、玉米等是以生产淀粉和蛋白质为主的禾谷类作物,这类作物对氮的需要量较大,磷、钾次之;马铃薯、红薯等作物为了促进地下块根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粉)的积累合成,对磷、钾需要量较大,氮次之;大豆等豆科作物对磷的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多,因为磷能促进根瘤的生长繁殖,提高根瘤的固氮能力;而叶菜类蔬菜作物是以生产叶子为主的,对氮的需要量比任何作物都大。作物的需肥特性告诉我们,对不同作物要选择不同的肥料搭配施用。

5.根据土壤的供肥保肥性施肥。土壤是在一定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活“生物体”,受形成条件、成土母质、气候、植被、耕作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而不同,不同土壤的养分含量有明显差异。据研究,作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70%来自于土壤,由于不同类型的土壤供肥保肥差别很大,应施肥料的品种搭配和数量要求也不同,增产效果也不同。

6.注意有机肥与化肥的配合施用。有机肥是含氮、磷、钾和微量元素的完全肥料,在培肥改土方面有着化肥不可代替的作用。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可使化肥利用率大大提高。肥效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化肥用量也相应减少。

7.最佳的施肥时期。作物的一生对养分的要求常有两个及其重要的时期。这就是作物的营养临界时期和作物营养最大效率时期。为了满足作物生育期对养分的需求。应注意这两个时期的肥料施用。

8.合适的施肥方法。根据钾肥特性合理施用。钾肥在土壤中移动性小,宜做基肥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层。钾是可再利用的元素,作物后期吸钾数量不多,主要靠器官中养分的重新分配,作物生育后期不如前期追施钾肥的效果好,所以,一般钾肥应作基肥或早期追肥。硫酸钾适用于各种作物,尤其是马铃薯等忌氯作物,效果比氯化钾好。由于硫酸钾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中生成硫酸钙,而在酸性土壤上生成硫酸,所以在中性和石灰性土壤上长期大量施用硫酸钾,要注意防止土壤板结,应增施有机肥料改善土壤结构。在酸性土壤上施用硫酸钾则需增施石灰,以中和酸性。对于水田等还原性较强的土壤,施用硫酸钾的效果不及氯化钾,主要缺点是易产生硫化氢毒害。对于十字花科作物和大蒜等需硫较多的作物,施用硫酸钾效果较好,应优先调配使用。氯化钾对忌氯作物不宜施用,也不宜作种肥。由于氯化钾在酸性土壤中生成的盐酸能增强土壤酸性,有可能加强活性铁,铝的毒害作用,因此,在酸性土壤上施用氯化钾应配合施用有机肥料的石灰,以便中和酸性,减轻毒害。

二、结语

总之,合理的农作物施肥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会保证作物的产量。因此,在施肥过程中应该不断的对施肥技术进行创新和总结,对于不同类型的肥料进行区别对待,只有充分的掌握和理解了农作物的各项施肥技术之后,才能保证施肥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最终提高作物的产量,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李燕婷,肖艳.作物叶面施肥技术和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陈德辉.叶面肥及生物菌肥施用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305,307.

猜你喜欢

施肥技术农作物要点
“三根”学习要点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健康烹调的要点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A Teaching Plan —— How to Write a Summary of an Exposition
节水灌溉施肥技术在商丘市的应用研究
浅析烟草栽培的技术要点
吐鲁番设施早春番茄绿色生产施肥技术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