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头镇水稻高产示范区病虫害防控技术

2016-10-21李榕桥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氯虫甲酰胺病虫

李榕桥

我镇农技站坚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树立“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依托粮食高产创建项目建设,积极扶持莲瑶村水稻高产示范区建设和扶持农民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实行整村推进方式,大力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有机融合。2015年晚造,莲瑶村示范区核心示范面积2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1万亩。通过应用抗病品种、深耕灌深水灭蛹控螟技术、种子消毒、带药出嫁,建立由村干部带头组织—村组—农户的三级联动服务方式,形成植保“五统一”(即“统一监测预报、统一防治方案、统一防治时间、统一施药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模式。通过示范实施,既控制了病虫灾害的发生,又降低了农药防治次数,实现了农药减量和控害增效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成效。现将2015年晚造莲瑶村水稻高产示范区防控工作情况如下:

一、示范区工作推进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根据省植保总站《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请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人员一起研究,结合我镇农业规划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成立了由镇政府农办主任任组长,镇政府农办副主任任副组长,镇、村干部的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细化分工,落实职责。镇农技、村专员负责统防统治政策宣传、作业面积落实、技术培训协调和对比试验开展等。

2.推行奖励机制,创建水稻高产示范展示区。水稻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围绕粮食高产创建和农业部绿色示范区项目建设,莲瑶村在莲凤村民小组门口田连片建立了200亩核心示范片(参与农户72户、种粮大户5户);2015年晚造,政府安排融合示范区配套资金5万元,组织防治及管理技术培训2场次,病虫测报由县植保植检站发布为准。

3.落实规章制度,为了切实做好我镇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规范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建设,我镇组织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召开了2次培训会议,从合作组织应具备的硬件软件要求,健全规章制度,机防队伍建设、防治服务方式等各方面进行交流与探讨,根据镇防控会议精神,制定了专业化防治组织防治方案,使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在防治硬件上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也起到了很好的推广效应。

4.加强宣传培训,跟踪技术指导。今年举办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培训班2场次,受训人数100多人次,其中现场观摩培训2场次。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业组织技术人员讲课,培训内容主要有:水稻如何高产稳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安全使用农药及施用方法、药械的使用和维护等。当接到县植保站的病虫情报后,巡回田间逐田调查,确定防治对象田。在次施药前,防治组织都会召开由施药人员参加的短会,布置施药任务,有针对性介绍本次病虫害特点和用药技术。病虫防治关键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派出技术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上重点抓好早春翻耕沤螟、选用抗病品种、严格种子消毒、打好秧田“送嫁药”、大田健身栽培、适时对症下药、应用高效低毒农药、推广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混合用药保穗等。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现场观摩、深入生产一线指导等多种形式,农药安全使用等绿色防控技术,推广专业化统防统治措施,让各地服务组织及农民实实在在看到两者融合的好处,增强自觉参与意识。

二、示范区的实施成效

1.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及应用。选用优质高产以及抗病品种防病技术。选用抗(耐)稻瘟病、稻曲病的水稻品种,淘汰抗性差、易感病品种,及时更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示范区主推超级稻优质高产品种:深两优5814等。 做到深耕灌水灭蛹控螟技术。利用螟虫化蛹期抗逆性弱的特点,在夏收后第三代螟虫化蛹期(7月上中旬-7月下旬)马上翻耕田、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有效降低虫源基数。 种子消毒和带药移栽预防病虫技术。晚稻用咪鲜胺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用吡蚜酮拌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及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秧苗移栽前3~5天施一次氯虫苯甲酰胺+吡蚜酮+春雷霉素作“送嫁药”,带药移栽,晚稻预防螟虫和稻瘟病、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用海藻素浸种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能力。在水稻不同生育期喷施海藻素,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推广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病虫技术。主要推广氯虫苯甲酰胺、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吡蚜酮防治稻飞虱,咪鲜胺、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纹枯病等。 推广保护利用天敌治虫技术,保护利用蜘蛛、寄生蜂、黑肩绿盲蝽、青蛙等天敌治虫。 示范区应用高效安全科学施药技术。根据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在药剂选择和使用方面,示范推广“试剂盒选药技术”,确定敏感药剂;示范推广“桶混桶用及对靶沉积技术”,利用药剂混用理化指标确定药剂是否可以现场混用,采用“雾滴润湿卡”判定是否需要添加功能助剂,从而以最少的用药量达到最大防效;示范推广“精准施药技术”,示范应用雾滴密度测试卡和雾滴密度标准对比卡,指导调整喷雾质量,减少农药污染。

2.开展病虫绿色防控水稻高产试验示范。①建立示范基地,主要是绿色防控目的 为探索绿色防控技术优势, 3代二化螟第一峰和4代稻纵卷叶螟,亩用70%吡蚜酮15克防治2代稻飞虱;8月中旬亩用2%春雷霉素100ml、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粉剂80g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及稻曲病,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加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毫升防治3代二化螟第二峰和4代稻纵卷叶螟,亩用70%吡蚜酮15克防治4代稻飞虱;9月中旬亩用1000亿/克枯草芽孢杆菌粉剂80g防治稻瘟病及稻曲病,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加5%甲胺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30毫升防治4代二化螟第二峰和5代稻纵卷叶螟,亩用70%吡蚜酮15克+烯啶虫胺15克防治5代稻飞虱。 通过系统监测,结合大田普查,准确掌握稻田病虫发生动态,应用氯虫苯甲酰胺系列防治螟虫和稻纵卷叶螟、春雷霉素和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稻瘟病、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等生物防治技术。使病虫危害综合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通过示范展示,纹枯病、稻叶瘟示范区没见病,非示范区个别田块较为严重,为害达3级以上。稻曲病示范区和非示范区均有零星发生,但示范区明显轻于非示范区。 ②开展20%氯虫苯甲酰胺对水稻二化螟、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试验 用20%氯虫苯甲酰胺、40%毒死蜱,在四代二化螟卵盛孵期分区施药,于10月3日调查,平均枯心率20%氯虫苯甲酰胺0.08%、毒死蜱为0.65%、空白对照为1.68%,防治效果分为20%氯虫苯甲酰胺96.4%、毒死蜱61.3%,比毒死蜱增35.1%以内。防治稻飞虱试验方法同上,每亩用20%氯虫苯甲酰胺10毫升、48%毒死蜱100ml、空白对照、大区示范面积200亩,药后3天调查氯虫苯甲酰胺防效为99.8%以上,比毒死蜱增加6.7%;药后14天调查氯虫苯甲酰胺防效为85.4%,毒死蜱防效为75.2%,增加了10.2%;药后21天调查氯虫苯甲酰胺防效为83%,毒死蜱防效为73%,增加了10%;大田示范虫量在500頭以下。此次试验证明,该药剂对水稻稻飞虱及二化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融合与生物药剂交叉使用。 ③开展0.004%芸苔素AS(农丰素) 调节水稻生长田间药效试验示范,通过示范,明确和测定0.004%芸苔素AS(农丰素)对增强水稻的抗倒伏、抗逆能力和增产作用,并观察对水稻的安全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依据。

三、水稻高产示范区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

经过专业培训的机防手10多人,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既解决了农民打药难、防治时间不准、药不对症等诸多问题,又普遍减少施药次数、减少了施药量、减少了环境污染,特别是能让参加统防统治的农民普遍受益,試验证明,一般早晚两季比农民自防田增产200斤左右。同时,机防服务空间更大,过去机防仅局限在水稻上,今年机防内容扩大到所有农作物,扩大到所有病虫害。

1.我镇大力扶持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树立了一批优秀的专业化防治组织从而发挥典型引路的模范带头作用,并实现了应急防控专业化,专业防治常态化,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大大增强了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应急防控能力,促进了防治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带动了全区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2.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1)对新型生物农药的认识问题。原因是由于广大农民对新型生物农药缺乏认识,总依赖于农药经销商的宣传盲目购药。因此,更应加强对生物农药的宣传推广及应用。(2)由于示范区采取低于实际农药成本,在目前省、县对统防统治配套资金补贴下尚可弥补。

3.对策措施和建议 巩固和发展植保专业化统防统治合作社,大力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既是中央的要求,又是发展现代农业、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服务“三农”的具体举措。因此,在开展社会化植保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上:一是要继续加强财政的扶持力度。目前,我镇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自身经济实力相当薄弱,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和支持,加大财政和保险扶持力度;同时要完善植保服务组织承担的防治服务风险保障。二是增强植保合作组织的生存能力。在服务收费上,要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要控制乱收费,更应建立不低于实际防治成本的合理收费标准及机制,避免亏损性服务,以增强自身服务实力和生存能力。三是加强信息技术服务。要继续加强技术培训,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信息,健全病虫危害损失评估机制,为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与绿色防控融合提供技术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田土地平整。高产农田建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低产田改造项目等都包含有土地平整的内容,地平田方,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提高机防工效的重要保证。五是加强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及应用培训。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希望省厅多组织对绿色防控技术的相关培训。

猜你喜欢

氯虫甲酰胺病虫
果园病虫无公害防治助农提质增效
玉米中后期病虫防控技术
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研究
35%丙硫菌唑·吡唑醚菌酯·氯虫苯甲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果树病虫藏在哪过
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防治棉铃虫药效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玉米穗期害虫效果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儿童产品中残留的甲酰胺
N-(1-(5-溴-2-((4-氯苄基)氧基)苄基)哌啶-4-基)-3-氯-N-乙基苯甲酰胺的合成及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