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分析

2016-10-21熊志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魔芋山区

熊志

摘 要:魔芋较适合在山区进行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与质量,但要想真正将魔芋高效种植技术落实,还需要做好魔芋种子、土质的选取等方面的工作。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魔芋形态特征与作用,之后详细的阐述了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最后对魔芋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

一、引言

魔芋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较为发达的地下块茎,且块茎中还具有较为丰富的、罕见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葡甘聚糖,此化合物的具有较高的持水性与膨胀系。魔芋的这些特征使其具有较高的开发与利用价值,能够被广泛的运用于医药、食品等行业,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基于此,通过深入探讨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可有效带动我国山区经济的均衡发展。

二、魔芋形态特征与作用

魔芋属于天南星科,有类似于蛇的叶柄(或花柄),雨伞状的叶,漏斗形的花,秃头状的块茎,且魔芋地上部分,要么是一叶,要么是一花,花叶不同。目前,我国具有19种魔芋,其中8种是我国特有的品种,能食用的由6种,具体为花魔芋、白魔芋、滇魔芋、东川魔芋、毛魔芋组的疏毛魔芋、短柄组的疣柄魔芋。

魔芋地下块茎呈扁圆形,类似于大个儿荸荠,直径超过25cm,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且其干物质中还含有人类所需要的魔芋多糖——芬甘露聚糖,含量高达45%以上,同时还包含淀粉3.5%、蛋白质3%、多种维生素和钾等矿物元素。对于魔芋的地下块茎,其可加工成魔芋精粉以供使用,经过加工的魔芋精粉能够保留芬甘露聚糖成份,具有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素的特征。

此外,魔芋还可加工制成魔芋粉丝、挂面、面包、肉片、魔芋丝、果汁等多样食品。在医学方面,魔芋还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预防动脉硬化、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是一种奇特的保健食品。而魔芋制成的精粉,还可广泛用于食品工业、医药业等行业。

三、山区魔芋高效种植技术分析

1.种植地块的选取。魔芋是一种喜好冷凉气候、耐阴湿的作物,适合种植于深厚的轻纱质土壤中,而重黏土与冷沙土不适于种植魔芋,严禁在重茬地以及前茬是种植辣椒与烟叶的土地上种植魔芋。对于魔芋种植的土壤,其PH值应处于6.5~7.5的范围内,坡度在5~10度的低山南坡地段的山坡疏林地带是魔芋种植的最佳地块。

2.土壤消毒。在选择好魔芋种植的地块之后,需要将此地块上的土壤深翻30cm,并且还要每间隔667m2就施加农家肥5000kg,以及50kg的复合肥与1kg的生物钾肥。对魔芋种植的土壤进行施肥,主要是为了打好魔芋生长基础,为魔芋的生长提供充足的养料,然后再有效利用阳光与雨水的作用,可切实提高魔芋种植土壤的性质,为魔芋的生长提供不间断的养分。

同时,还需要对选择的地块上的土壤进行一定的消毒,以防止病害的出现,使得土壤中的养分与水分能够更好的流通,并且还要有效的融合地块中的土与肥,使其产生最大化作用,最终使得土壤更加的肥沃。此外,对于选定的地块,还需要每间隔667m2撒50kg新鲜的石灰粉,然后整碎铺平地块土壤,在进行土壤与肥料的混合操作时,需确保其均匀与融合,进而使得土壤更加具有“活力”。

3.种芋大小分级种植。在山区进行魔芋的种植时,需要高度重视种芋的选择,严禁选择质量差的、有病斑的种芋,而应当选择无损伤、无病斑、芽子壮的魔芋作为种芋,并且还需要依据种芋的实际大小来进行分级种植。在3月的下旬,还要进行抢墒早播,这样一来,可确保其还能够及时的收获,而此情况下生长的魔芋质量也相对较高。

此外,魔芋还可与玉米进行套种种植,这主要是因为玉米具有较好的遮阴作用,进而能够获得更好的种植效果。在播种种芋之前,需要将其日晒1~2d,并且还要将其浸泡在(500~1000)×10-6农用链霉素中30min以消毒,确保其不易遭受病害,为种芋的快速、健康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再进行种芋的种植。

一般情况下,种芋有大小之分,所以应当依据不同型号的种芋进行分级播种,明确不同型号的魔芋种植数量,以此来确保种植面积与种芋的良好配合。例如:对于较大的种植,应当每间隔667m2种植种芋2000~3000株;而对于150~250g的种芋,则应当每间隔667m2种植4000株;对于低于100g的种芋,应当每间隔667m2种植4000株以上。

4.播后盖草。在一定高度山区,温度相对较低,就算是夏季也会出现温差加大的情况,所以,在山区播种之后,需要及时的加盖3~4cm的稻草、松毛或桔杆等,以发挥防晒降温、防止土壤板结、冬季保温的作用。通过加盖稻草等物,能够为魔芋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四、魔芋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

1.病害防治。(1)发生和危害。魔芋种植过程中最常见的病害为软腐病和白绢病,这两種病对魔芋产量具有较大的影响,严重时会出现绝收的情况。其中,软腐病极容易在7~8月发生,其症状为受害叶片或块茎变软变黑,直致腐烂,有酒臭味,严重时会出现成片倒伏的现象。白绢病则是在6~8月高温、湿度大时发生,初发时,在叶柄基部距地面3cm处会出现水渍状小斑,3~5d可长出放射状的白色绢丝状菌丝,7~10d菌丝继续扩展,导致植株腐烂倒伏。(2)防治措施。第1次用药时期在茎叶完全展开,此阶段用药措施具体如下:72%农用链霉素500倍液、枯草芽孢杆菌1/3盒兑水15kg全田均匀喷雾,每亩用3桶水,连续防治3~4次,用药间隔期7~10d。第2次用药时期在换头期至膨大期,此时期用药方案如下所示:50%氯溴异氰尿酸25g、康朴红13g兑水15kg全田均匀喷雾,每亩用3桶水,连续防治2~3次,间隔期5~7d。如果有病株,需及时拔除,并处理病部土壤,同时也可在出苗70%时,用70%的百菌清800倍液、70%的甲基硫菌灵800倍液浇施,在15d之后,再用72%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1000倍液配合70%的甲基硫菌灵1500倍液喷施,每间隔7d喷1次,连续喷2~3次。此外,一旦发生白绢病,要及时铲除发病植株,病部土壤撒施少量石灰粉控制蔓延。魔芋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还可选用噻菌哃、王铜等交替用药防治,发现病株及时挖除,并用生石灰或硫磺粉等进行消毒处理。

2.虫害防治。魔芋地上害虫较少,这主要是因为魔芋大多是在山地种植,且几乎都是旱地,地下的害虫较多,会咬食魔芋块茎,引发软腐病。如果遇到虫害侵蚀,在整地时,需要每亩用辛硫磷颗粒剂4~5kg撒施。此外,在魔芋的生长期,也要经常查看根部情况,一旦发现地下害虫,必须及时用药防治,药剂选用2.5%溴氰菊酯、5%~10%氟氯氰菊酯等。

五、结语

总而言之,到目前为止,魔芋已经有近千年的种植历史。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变革与调整,要想实现魔芋的高效种植,就需要对多年来魔芋种植经验进行详细的总结,以掌握魔芋种植过程中的重点问题,确保魔芋种植的高产稳产,促进魔芋种植业与农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柳若,孙家学.高寒山区魔芋栽培技术[J].中国科技博览,2013,(06):99-99.

[2]邱继合,王运超,周代贵,等.山区魔芋菜粮四作五茬高效种植模式[J].农业科技通讯,2015,(06):280-282.

[3]夏良荣,陈世春.秦巴山区魔芋—黄姜高效间套栽培技术[J].蔬菜,2011,(04):3-5.

猜你喜欢

魔芋山区
揭开魔芋的健康秘密
涞源县西南部山区地热异常浅析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下)
《山区修梯田》
魔芋产业化,打开致富新大门
山区
魔芋优质高产栽培管理技术研究
巨魔芋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魔芋腐乳发酵工艺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