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高产在栽培管理技术探讨

2016-10-21时利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时利尚

摘 要:棉花是新疆地区的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推广棉花良种和改进栽培技术,提高产量,对于发展本区和国内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棉花的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旨在促使该技术在新疆范围内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棉花;栽培技术;高产;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新疆是一个植棉大省,棉花种植面积居全国前列。棉花属锦葵科棉属植物,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纺织工业的重要原料,种好棉花也是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径。棉花种植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农事操作,栽培技术水平的高低,导致产量差异很大。现将棉花高产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一、棉花播种的前期准备工作

1.优良棉种的选择及准备。从理论意义上来讲,优良棉种的选择必须要保证其出芽率大于85%,而且棉种的净度和纯度要求非常高。因此,这就要求在棉种选择时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并且最好不要选择上1a的棉种,因为这样的棉种其发芽率是非常低的。还要将选好的优良棉种经过硫酸脱绒、药剂搅拌和浸种处理。

2.种植土壤的准备工作。要想达到棉花高产的目的,就必须按照要求对土壤进行处理,以确保其符合棉花种植、高产的要求。种植棉花的土壤必须要提前进行深耕,而且还要选择上虚下实、地暖墒好、细碎无坎坷以及地面平整疏散的土壤。还要确保土壤所需要的有机肥料,一般要求每667m2地大约3000kg。

二、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增产的中心环节,也是当前棉花促增产的基本技术途径,是提高棉花群体光能利用率的重要栽培措施。首先,在新疆地区现有大面积生产条件下,从总体上看,由于有机肥料不足,综合地力偏低,可适当增加栽植密度。随着生产条件和栽培技术的改善,密植促早技术的推广,尤其是缩节胺等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改善了棉田通风透光条件,致使种植密度进一步提高。其次,在综合条件有利于棉花生产发育和单株生长力发挥时,种植密度也可以减少。此外,种植的密度与品种的种性与栽培措施有关,如早熟品种、中晚熟品种宜稀植;露地栽培宜稀植,覆膜栽培宜密植。

三、肥水管理

1.基肥。基肥是在棉花播种前翻耕施入土壤的,可以满足这个要求,基肥以磷肥、尿素为主。尿素作基肥时最好与有机厩肥均匀掺合式的施用,避免氮素损失,提高尿素利用率,施肥深度为20-25cm;根据试验,磷肥作为基肥撤施结合秋耕深翻的增产效果最好,施肥深度以20-25cm为宜。

2.合理进行追肥

(1)轻施苗肥。追施苗肥,可以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苗肥一般以氮肥为主,可根据苗情、地力、基肥等情况而定。对于地力差、基肥不足、长势弱的棉田,追施尿素或高氮复合肥75~150 kg/hm2,开沟条施,施后覆土。对于肥力高、基肥足的棉田,可以不追施苗肥。

(2)稳施蕾肥。棉花现蕾后对养分的需求逐渐增加,蕾期合理追肥,能够满足棉株发棵的需要,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促进植株稳健生长。現在多数棉区已经采用滴灌方式进行追肥,既节水而且灌水均匀,又可以减少肥力的无效挥发,提高化肥利用率。

(3)重施花铃肥。花铃期是棉花需肥最多的时期,重施花铃肥对争取“三桃”有显著作用。花铃肥分2次施,第1次在7月上旬至初花期,施腐熟饼肥375 kg/hm2、45%三元复合肥375~450 kg/hm2、碳铵375 kg/hm2;第2次花铃肥重施,7月25日左右,主要掌握棉株下部有1~2个棉桃时施,施尿素225~300 kg/hm2,促进多结桃,结大桃。

(4)补施盖顶肥。主要可防止棉花后期缺肥而早衰,促进植株稳健生长,增强抗病、抗虫、抗早衰能力,争取多结秋桃和增加铃重。盖顶肥以尿素为宜,一般每亩施用5~10公斤,施用时间在立秋前后,借雨施肥或施肥后立即浇水。同时进行叶面施肥,用50%硫酸钾100倍或优质磷酸二氢钾300倍加尿素100倍进行叶面喷施,每隔10~15天喷施1次,连喷3~4次。

四、田间管理

合理化控,棉株主茎叶龄8叶时进行第1次化调。目的是控上促下,实现棉花稳长早发,节间紧凑,协调水肥,增强抗旱能力,定向整形,壮蕾早花,搭好丰产架子。用缩节胺4.5~15.0 g/hm2,平年10.5~12.0 g/hm2,对水225 kg进行只喷顶尖的定向喷雾。主茎叶龄12片时进行第2次化调。目的是初花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发展,达到伏桃坠底、塑造株型、优化冠层结构、调节果枝和果节长度的目的。用缩节胺22.5~45.0 g/hm2,对水300~450 kg对主茎顶尖和果枝顶尖喷雾。主茎叶龄16片时进行第3次化调。目的基本同12片叶龄,另外有推迟封行时间和减少赘芽的作用,用缩节胺30~60 g/hm2,对水450~600 kg进行喷雾。主茎叶龄20片时进行第4次化调。目的是促成伏桃满腰,秋桃盖顶,增铃重大,减少蕾铃脱落,抑制赘芽生长,简化整枝,抑制上部果枝和赘芽生长,增结秋桃,防贪青晚熟。用缩节胺45~60 g/hm2,对水600 kg进行喷雾。特别注意按标准剂量用药,不能与喷农药和叶面肥混喷,坚持前轻后重、宁轻勿重、少量多次、喷高不喷低、喷壮不喷瘦的原则。最好在施肥后、灌水前进行,同时要因地、品种和棉株长势长相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使用。调整棉株下部的营养枝,并加强管理,积极促进叶枝茁壮成长,让其萌生出可以利用的果枝,并在果枝上现蕾、开花、结果。

五、病虫害的防治

1.农业防治。农业防治应从适时播种开始,一般当土壤深5cm地温连续3-5 d稳定在10℃-12℃时即可播种,一般当地在4月10-15日是最佳播期,播种时注意播种质量,深浅一致。其次要加强田间管理,出苗后应早中耕、深中耕,加强苗期的肥水管理,施用草木灰等钾肥,有利于棉株健壮生长。2-3片真叶期时根外喷施1%尿素液等,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提高抗病能力。对已发病的田块,及时追施碳铵15kg/亩或尿素10kg/亩。寒流来临前,应注意防寒。

2.化学防治。棉铃虫可以用24%万灵(灭多威)水剂,或25%甲胺磷乳油,或50%甲基对硫磷乳油,或50%甲基对硫磷乳油稀释1000~1500倍喷雾,还可用高效的混配药剂灭铃灵、新光1号、顺风2号等在卵孵化期到低龄幼虫期喷洒。棉蚜防治可以用内吸杀虫剂涂茎。喷雾防治:50%久效磷,50%辛硫磷,50%杀螟硫磷等药剂稀释1000~1500倍,用来喷洒防治。

3.生物防治。主要是对棉花蚜虫的防治。利用蚜虫天敌如瓢虫、草蛉、蚜茧蜂、蜘蛛等扑食蚜虫,减轻棉花虫害。

4.利用机械防治。也是针对棉花蚜虫而言,利用蚜虫对黄色的正趋性,用黄色黏虫板进行诱杀;利用蚜虫对银灰色的负趋性,用银灰薄膜驱避多种蚜虫,减轻棉花虫害,防治棉蚜传播各种病害。

六、结语

新疆是我国不可或缺的棉花生产基地,是最先引进棉花高产栽培技术的地区,并且取得了预期的效果,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我国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因而应当进一步完善棉花高产栽培技术,以推动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立平.棉花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14):64,67.

[2]师树旺.棉花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北京农业,2011(9):45-46.

[3]李敬梅.棉花高产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农技推广,2011(4):33-34.

猜你喜欢

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
无花果田间管理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初夏马铃薯 田间管理抓哪些
油菜田间管理抓『四防』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