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兵团第七师杂交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2016-10-21许永刚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许永刚

摘 要:近几年,兵团第七师为创建优质高产棉田,从创新栽培模式、选择优质品种、科学滴水滴肥、精细田间管理上摸索出一整套经验和技术,推广应用一整套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获得杂交棉优质高产。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文中介绍了杂交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杂交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自2014年开始试点施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以来,为适应近几年低迷的棉花市场行情,兵团从上到下不仅在追求棉花高产上下功夫,而且对棉花品质要求越来越高。棉花作为兵团第七师的主要经济作物,2015年皮棉品质排在全兵团前列,棉花单产居全北疆前列,究其根本原因是从师、团、连三级大力创建优质高产棉,其中关键一条是从棉花栽培的源头抓起,就是统一棉花品种,大力推广杂交棉简化栽培模式,杂交棉与常规棉相比,因具有较强的杂交优势-结铃性强、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等特点,从管理上还有节本增效等优势,在七师被广泛种植,杂交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尤其是2016年杂交棉种植面积达到80%以上。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很多,只有在了解掌握品种特征特性的前提下,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状况和种植方式等,配合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才能获得杂交棉高产。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在文中介绍了本地区杂交棉花高产栽培技术。

一、田间管理技术

1.苗期管理。优质高产杂交棉首先要实现四月苗。坚持促苗早发、争齐苗、保全苗、留匀苗、促壮苗。如遇持续低温,要及时中耕,做到不壅土、不拉沟、不压苗、不伤苗,耕后地面平整松碎。棉苗自然出土70%—80%开始复查苗、辅助放苗,并及时用碎土封孔,防大风防跑墒。齐苗后即开始定苗,一片真叶平展时定苗结束,时间在5月10日前后,坚持留大去小,留壮去弱,留健去病,留纯去杂。视田间杂草情况及时进行人工除草,多年生杂草芦苇和旋花草等拔除或剪断后用除草剂草甘磷原液和农达5—10倍液滴心,防除时间应掌握在灌头水20天以前完成。杂交棉苗期不用化调,若遇特殊气候出现旺苗可用0.3—0.5克/亩缩节胺进行控制,以利营养转向蕾的发育,降低现蕾节位,时间在5月中下旬。

2.蕾期管理。杂交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两旺,通过化控来协调两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化控应当“看长势、看天气、看地力”酌情进行,密度高、肥力足、群体大的多控(少量多次),稀植、架子小、僵苗、光照条件好的少控或不控。施肥时重点实行随水滴施,保证做到肥随水走,根据棉苗长势和需肥规律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以棉花滴灌专用肥或尿素配合磷酸二氢钾为主。一般滴灌棉田滴水应根据土壤质地、田间墒情、棉苗长势及生育期需水规律来决定,平均亩次滴水量控制在20—30立方米,间隔时间5—7天。6月中旬开始滴头水,生产经验表明,头水一般见花滴水,但头水要灌好,灌到耕层接住墒,打破水隔层。生育期做到滴水不见水,少量多次的原则。棉田滴水严禁地表产生径流现象,土壤沙性较重、保墒能力差的,可适当延长滴水时间或缩短滴水周期。

3.花铃期管理。滴灌棉田花铃期是需水高峰期,滴水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尽量减少滴水周期,保证花铃期滴水8—10次,9月上旬停止滴水。根据土壤质地、肥力、墒情及棉花长势、长相统筹安排。施肥按照棉花需肥规律,一水一肥,掌握“前轻、中重、后补”的原则,重施花铃肥,我区高产杂交棉亩施标肥200公斤,7月份要施氮肥70%保花铃,我区一般每亩每次随水滴施尿素6—8公斤,磷酸二氢钾1—2公斤,8月中后期降低尿素使用量,每亩每次滴施3—4公斤,补施磷钾肥增铃重。后期施肥不能偏晚,结合营养诊断补施微肥,确保棉花不早衰、不贪青晚熟。棉花花铃期化调是控制棉花长势的关键,除利用肥水调控手段外,一般棉田亩用缩节胺3—4克,旺长棉田亩用缩节胺5—6克,对密度高的棉田更应加强控制力度。另外还应注重两防,一是防止早衰,进入7月中旬,杂交棉叶面暗绿无光泽,红茎比大于70%,将有早衰发生的可能,主要措施:适当推迟停水时间,并适量滴施尿素,喷施叶面肥;二是防贪青晚熟棉田,应早停水,7月下旬打老叶,清除空果枝、空叶枝。

4.打顶整枝。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根据每块地不同的密度、果枝台数,估算出理论产量,一般打顶株高70cm—80cm,果枝台数8—10台,打顶时间定在6月25日前开始,7月1日结束,复打顶7月10日结束。注重打顶质量,确保一叶一心,无漏打现象。7月下旬对长势偏旺、果枝伸长较多、造成棉田郁蔽的点片开展打群尖、剪除空果枝、抹除上部赘芽的工作,以花为界剪除无效花蕾和旁心。打顶后5—7天,当顶部果枝伸长到10--15厘米时用缩节胺5—8克/亩控制。杂交棉定型高度90cm左右,塑造株型塔型,观测田间行与行要有一条缝,以利于棉花个体、群体通风透光,提高中下果枝成铃。但株高不能超过1m ,否则造成田间郁敝,下部果枝成铃差,空果枝多。

5.吐絮期管理。8月下旬清除田间杂草,为脱叶机采创造有利条件,减少来年杂草滋生。9月上中旬进行棉花脱叶,严格脱叶时间,脱叶时间应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花到不等时”的原则,自然吐絮率达到40%—50%,(类如2015年9月1日前棉田吐絮率达到40%以上,9月1日就开始脱叶);二是“时到不等花”的原则,日平均温度18°C以上,日最低温度12°C以上(类如2014年9月10日,面前自然吐絮率还不到40%,为机采就要及时脱叶)秋季降温早的年份或贪青旺长棉田有必要使用乙烯利催熟。一般在枯霜前20—30天左右且连续几天内最高气温在20℃以上时,中午施药,亩用40%的乙烯利100—120克。因田间群体密度大,为确保催熟效果应使用雾化效果好的机动喷雾器,上下均匀喷施。通过最佳时间、最快速度、最好的脫叶机械,要实现三个95%,即脱叶率达到95%,落叶率95%,吐絮率95%。

三、病虫害防治技术

1.苗期病虫害防治。我区防控棉蓟马重要时期为棉苗子叶展平至4片真叶期,当棉田有5~10%的棉叶背面出现银白色斑点或无头株率达到3~5%时,用20%啶虫脒或吡虫啉喷雾,防治棉蓟马;加强蚜虫和棉叶螨的调查,当田边地角发现蚜虫或棉叶螨危害时,及时用5~10倍的氧化乐果乳油涂茎(涂于主茎红绿交界处一侧)长度3~5cm,或用200倍的氧化乐果,久效磷等滴心。

2.蕾期病虫害防治。棉叶螨:以防治中心株及点片防治为主,将虫情控制在头水前,在防治时,要注意交替使用农药,避免产生抗药性。棉黑蚜和棉长管蚜,一般年份可以不防治,以害引益,以害养益。利用害虫繁殖天敌,为生物防治棉蚜打下基础。防控棉盲椿象的重要时期为4—6片真叶,主要农药为啶虫脒,吡虫啉和阿维菌素类。

3.花铃期防治虫害。棉叶螨:大发生的棉田,用20%的三氯杀瞒醇或5%的尼索朗等喷施,浓度为1:1000~1500倍。棉铃虫防治要做到统防统治,一是要物理、化学诱杀成虫,我区主要采用田间摆放性诱笼诱杀成虫;二是挖蛹捉虫;三是及时调查棉铃虫卵、3龄以下幼虫,达到当地防治指标(我区一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百株卵量6粒以上,3龄幼虫2头)及时防治棉铃虫。

参考文献:

[1].韩焕勇,邓福军,李保成北疆棉区杂交棉高产高效综合配套栽培技术(J) ,《China Cotton》 - 2010 .

[2].王志贤,贺志强,浅谈新疆棉花病虫害的综合防治(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1994.

[3] 兵团棉花的市场定位及销售策略 ,搜棉网,2015.

猜你喜欢

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
温室黄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