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尔滨市增强农业系统应对能力 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建议

2016-10-21朱立丽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气候天气粮食

摘 要:哈市是农业大市,农业是哈市重要的战略性基础产业,但长期以来,农业“靠天吃饭”的窘境使哈市农民颇为无奈。为打破这一窘境,本文建议在哈市探索实践在我国河南省叶县、安徽省怀远县、越南等国家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模式,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业;天气;粮食;资源;发展;气候

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一直可以用“靠天吃饭”来形容。面对全球气候的变化,我国一直力求实现粮食增产、资源增效和气候平稳,从而打破农业“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为此,气候智慧型农业应运而生。气候智慧型农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更高层面的农业发展模式,增强农业系统应对气候突变的能力,更为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同时积极主动地保障粮食安全和发展现代农业。

根据粮农组织的定义:“抵御(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持续性地提高生产能力,减少(消除)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实现国家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农业为气候智慧型农业”。其宗旨主要是增强农业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能力,确保农业增产增收,通过技术和制度的综合创新减少农业化石能源投入和碳排放,增加农田碳储量。

一、气候智慧型农业特征及优势

1.气候智慧型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循环农业等农业发展模式只侧重农业发展某一个方面的弊端,将前述幾种农业发展模式的众多发展理念进行融合、创新和超越,更加强调农业应对气候突变的能力,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更强调农业政策的高效性。

2.作为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气候智慧型农业尤其注重减排性、适应性和高效率,运用智能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农业对气候的负面影响。

3.气候智慧型农业运用智能技术,如传感、云计算、物联网等,使农业适应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对农业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以及包括气候、土地和水资源等在内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管理。

二、哈市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必要性

1.传统农业受气候影响严重

国际粮农组织多年田间试验和历史数据分析得出,日平均温度升高或降低 1℃~1.5℃,水稻和玉米增产或减产均极为显著。世界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研究指出,增温2℃或更高,会对热带和温带地区的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产生负面影响。由此得出,气候变化与农业生产是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且农业产量受气候变化影响很大。哈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产品的产量受温度的影响波动较大。

2.传统农业影响生态环境

农业一方面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农产品,同时,也会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在全球人为碳排放总量中,13.5% 来自农业。而人为排放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中,分别有50%和 60% 以上来自农业生产过程。农业生产在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破坏生态环境的同时,还将导致系统生产能力下降。

3.气候的变化使农业生产面临极大的不稳定性

作为繁衍动植物生命的产业,农业生产过程涉及的任何一种生产劳动其生产对象都是具有生命的有机体;农业生产过程的不可逆性使其一旦进入某一生产阶段则无法再从头开始;整体上开放的农业生产系统本身没有自我调控的机制,因此,气候的变化使农业生产面临极大的不稳定性。

三、哈市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面临的难题

1.农业智能技术人才短缺,导致技术推广和综合利用跟不上科技进步的步伐。

2.由于农村气象预报设施以及智能技术设备匮乏,无法应付基本的防灾减灾,更难以驾驭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技术。

3.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哈市农村劳动力趋于女性化和老龄化、农村组织化程度较低等因素束缚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的实施。

4.现有农民科技意识和环境意识不高。

5.哈市农村目前仍占有相当比例的一家一户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状态,也将束缚气候智慧型农业项目的推广。

四、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对策建议

哈市作为粮食主产区,在推广气候智慧型农业生产项目时,既要立足本市实际,还要借鉴国际气候智慧型农业的理念和技术,重点开展减排固碳的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提高化肥、农药、灌溉水等投入要素的利用效率,增加农田土壤碳储量,减少作物系统碳排放。

1.建议探索实施天气指数保险政策。即:把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的气候条件损害指数化,以客观的气象要素,如温度、降水、光照和风速等阈值作为理赔依据。例如:低于-5℃,水稻就会减产,水稻损失就会发生,那么,气温低于-5℃就成了理赔依据,就可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依据农户保险的额度进行理赔。

实施天气指数保险政策,则可避免今年宁夏中宁县因大旱导致5000亩玉米几乎绝收,而保险公司却要调查核实结束后,才给已经投保的农民以说法的事件的发生。

2.建议通过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促进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1)在产区可以充分利用豆科作物固氮的生理功能,还可以将豆科作物与非豆科可以固氮的植物共生来减少氮肥的施用,进而将一氧化二氮的排放降至最低;(2)建议减少森林砍伐、进行造林,来抵消温室气体排放量,保存碳源、提高碳积储容量;(3)充分利用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如枯枝和秸秆生产生物质能源代替石化能源。

3.建议通过采取休耕的方式保护耕地的有机质含量,提升土壤的固碳能力。休耕期间可将耕地再次覆盖植被,增加土壤有机碳的储存容量。在耕种期间,还可以通过减少对化肥、杀虫剂及其他投入品的施用,降低单位土地的碳排放量,进一步增加土壤固碳能力。

4.建议充分运用智能技术促进气候智慧型农业发展。一是可以运用物联网、传感技术及云计算等技术实现对农业生产、储存、加工和销售以及包括气候、土地和水资源等在内的农业生产条件的智能化监测、控制和管理,使农业适应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二是运用智能技术减少二氧化碳、甲烷和一氧化二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达到农业减排目的,减少农业对气候的影响。

5.为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进行一定量的资金投入,用以培养农业智能技术人才,更新或增添农村气象预报设施及智能技术设备。

6.建议组织相关部门领域的专家学者、农民赴气候智慧型农业典型示范地域调研学习。借鉴越南引进多年生作物种植方法保持水土的经验。借鉴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等国,采用轮耕、休耕的方式,既增强土壤的固碳能力又能减碳防虫,同时在农田的周围,保留一定量的农业湿地为农民在休耕期间增收使用的经验。

借鉴我国河南省叶县和安徽省怀远县政府全程参与其中,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及病虫害管理政策措施,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的成功经验。

农业应对气候变化、增产增收、与节能减排相辅相成,是我们共同的责任,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及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哈市作为我国主要的农产品产区,也是碳排放大市,粮食增产与农田减排的压力最大。科学认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利与弊,亟需发展气候智慧型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和制度的创新,促进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作者简介:朱立丽(1973—),女,管理学博士,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农村建设研究所副研究员,专业:农业经济管理。

猜你喜欢

气候天气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天气冷了,就容易抑郁吗?
谁是天气之子
盛暑天气,觅得书中一味凉
我的粮食梦
Weather(天气)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