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省东港市为农服务工作分析探讨

2016-10-21王浩程雷辛鑫谭立献

农业与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探讨

王浩 程雷 辛鑫 谭立献

摘 要:当前气象现代化作为社会科学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气象为农服务作为气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各部门下大力气,加大投入,使气象服务队伍不断壮大,气象服务类型也趋于精细,气象服务对农业生产而言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在着许多问题,本文以东港市气象局为农服务现状为依据,对具体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气象部门自身的状况进行深刻探讨,以促进该地区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气象为农服务;探讨;防灾减灾

中图分类号:S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92

东港市是全国百强县,是辽宁省农业经济和水产养殖较为发达地区,位于辽东半岛东南端,属南温带湿润地区大陆季风气候,北部有山区,南部地势低洼。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影响下山洪泥石流、台风、渍涝、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大,每年都因气象自然灾害而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随着农业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成为气象因素较为敏感的行业,同时对气象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如何提高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如何防灾减灾趋利避害,使气象部门在合理开发农业资源依靠气象科技振兴农业经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1 东港市农业发展现状

东港市是一个农业大市,2010年农业生产总值694,654万元。全市共有耕地面积8.53万hm2,粮食作物总产量422,000t,其中水田5.33万hm2;旱田耕地面积4.53万hm2。全市水产品生产总量374,579t,从事海水捕捞船舶3,741艘,年捕捞量107,500t;海水养殖面积48,472hm2,年产量225,517t;淡水养殖面积6,181hm2,年产量41,137t。

2 東港市主要气象灾害

东港市地处辽东半岛,临江、临海气候复杂多变,山洪、泥石流、台风、渍涝、风暴潮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较大,每年都因气象自然灾害而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2012年8月3日,受台风“达维”影响,全市遭受暴雨强风袭击,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832万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达2228万元。

3 东港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3.1 气象为农服务基础薄弱,服务产品单一,缺少高学历,专业化的服务人才,技术力量薄弱

气象为农服务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这样才有提供可靠服务的硬件保障,目前气象部门的基础设施现代化程度较低,从而很大程度制约着为农服务的水平和成效。

3.2 宣传教育缺位

相关机构受人力财力及管理体系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缺少气象知识在农民中的宣传和教育,使农民缺乏气象科学知识,致使懂得气象科学知识的人员较少。

3.3 气象信息更新及发布不够及时

气象信息的时间性较强,如果气象信息传递得不够及时,农民不能够及早的获取气象预报信息,就没有足够的时间为防御气象灾害做好准备。

3.4 气象服务信息服务渠道不完善

农村主要通过电视、广播、电话及互联网等渠道获取气象信息,主动获取气象信息的农民比较少,再加上目前基本设施不到位、服务网络不健全等问题,气象服务无法直接延伸到农户、延伸到地头,当出现暴雨、台风及寒潮等灾害性天气预报时,通常是通过各级政府层层传递到农村,但很难及时进行传递。而且冰雹、雷电等灾害发生的时间往往只有几min或几个h,因此,不能够及时将这些灾害性的预报传递给每一位村民。

3.5 服务产品不适应

在进行群众调研过程中,不少基层干部和农民代表认为,当前气象服务产品单一、粗浅,不适应农业生产、经营的新需要[2]。目前气象预报以常规晴雨、温度、风向风速为主,其它气象要素基本不作预报;产品指导性不强,针对不同行业、品种、低于和具体农时农事的专业、专项性服务产品不多,对重要天气过程的影响评估和影响后的追踪、延续服务不够,服务效果不明显。

4 东港市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发展对策和建议

4.1 人才及设备与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息息相关

现阶段,气象工作中设备及人员问题仍然存在,要想使这一现状得到改变,就必须气象部门要引进先进设备,重视人才培养,提升相关人员的技能,加大培训力度,要走出去引进来,多去学习兄弟单位服务经验充实自己的服务技能,从而使其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4.2 加大气象宣传力度

通过和农业、植保、水利等部门联合开展讲座培训,将气象为农的重要意义和为农服务的典型案例,使农民真正认识到气象可以使农业收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田间管理离不开气象,病虫害防治离不开气象。通过气象日和防灾减灾日进行气象宣传,使农民认真对待气象部门提供的气象信息和对农作物不同生育时期提供的农事建议。

4.3 采取多种手段对农村气象信息的传播渠道进行完善

与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建立重要天气信息的绿色发布渠道,及时插播关键性的气象预报、突发性的雷电、暴雨等预报、预警,为气象灾害的防御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

4.4 拓宽气象服务信息服务渠道

在农村建立专用气象预警发布系统,将在村委会和人员密集地区设立气象信息电子显示屏与气象警报接收机、手机短信和在各村24h待机的受控高音喇叭相结合,以确保信息能够及时发布及接收。

4.5 与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涉农企业进行双向沟通

第一时间了解农民朋友的需求。在省科研所的指导下完善水稻生产全过程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预报、防灾等富有特色的精细化专题服务产品。定期开展农田调查,了解作物生长状况和发育过程,及时开展针对性特色服务。针对东港市农业生产结构和气候特点,创新开展特色农产品服务。加强重要天气过程的影响评估和影响后的追踪,做到服务的延续性。

5 结 语

农村的气象服务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程,加强和完善农村的气象服务工作,是今后气象部门的重点和难点,深入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建设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需要农民提高对农业气象防灾减灾的认识,需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规划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方案,也需要各个气象部门的积极配合,以更好更快的解决农村气象服务工作中的问题,是气象工作更好的为农服务。

参考文献

[1] 邹俊丽,张艳,王太生.岱岳区农业气象服务工作调研与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2,18(9).

[2] 王俊,张霞琴,程佳.开展特设农业气象服务的时间与思考[J].现代农业科技,2008(24).

作者简介:王浩(1985-),男,工程师,主要从事气象为农服务工作。

猜你喜欢

防灾减灾探讨
防灾减灾科普要从孩子抓起
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河北方案
浅谈人工影响天气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