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地区黄秋葵栽培技术
2016-10-21曲振权
摘 要:在南方省份黄秋葵种植比较多,但作为一种保健型蔬菜,越来越受到北方人的青睐,哈尔滨地区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近年来,呼兰区农业技术人员在多个蔬菜园区和种植大户的配合下,经过大量的试验、调查、示范种植,总结出一套适合哈尔滨地区的黄秋葵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黄秋葵;栽培
中图分类号:S64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065
1 品种选择、播种育苗
主要选用东京五角绿、绿五星、绿箭、日本超五星等品种。这些品种根系比较发达,茎直立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黑土、沙壤土、粘土均能适应。抗逆性强,产量高。
哈尔滨属于高寒地区,须采用设施育苗。3月下旬或4月上、中旬在多层覆盖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中播种。营养土以6份园田土,4份腐熟有机肥,加适量炉灰或细沙混拌而成。黄秋葵种壳比较坚硬,播前用温水浸种15~24h,再放在25~30℃下催芽,大约2~5d发芽,然后在塑料营养钵或营养土块中播种,保持床土温度25℃左右,3~5d即可拱土出苗。苗龄30~40d,幼苗2~4片真叶时定植。
2 整地施肥、适时定植
哈市周边区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理化性质好,酸碱适中,适合黄秋葵种植。播前每亩撒施腐熟有机肥5000 kg,生物菌肥适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和有益微生物的含量。深耕细耙、镇压保墒、耕地时上翻下松,深翻25cm、深松25~35cm。开沟做畦,畦宽150cm。
地温稳定通过14℃以上开始定植。哈市蔬菜露地定植时间一般是在5月中旬。畦上双行定植,株距35~45cm为宜。打穴后,带土坨栽培,避免伤根,浇水覆土。如果地膜覆盖栽培,定植日期可适当提前几天。
3 田间管理
3.1 中耕除草
定植后开花前,应中耕除草1~2次,提高地温,促进缓苗,适度蹲苗,以利根系发育。开花结果后,植株生长比较快,追肥后加强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当植株高度达到1m以上时,选用竹竿、或树枝插于植株附近,与主茎绑缚,防止倒伏。
3.2 水肥管理
黄秋葵耐旱,苗期可少浇水,开花前控制浇水量来适当蹲苗,促进根系伸展。开花结果前期及收获盛期,需水量大,地表温度较高,应在早晨或下午日落后浇水,避免高温浇水伤苗。雨季注意排水,防止死秧。生长后期酌情浇水。
整地时施足底肥,适当追肥,后期要多磷钾少氮肥。在移栽后,追施提苗肥,追施腐熟人粪尿加清水1500kg/667m2左右。进入开花期,追施促花肥,每亩施用复合肥15~25 kg。进入采果期后,再追施1~2次壮果肥,每亩每次施用三元复合肥20kg左右,穴施在株间或行间,施后覆土。另外,在进入采收盛期时,选择阴天或晴天16:00以后,用2%过磷酸钙溶液或0.3%磷酸二氢钾溶液叶面喷施,隔7d喷1次,连喷3~4次,防止植株早衰。
3.3 整枝摘叶
黄秋葵植株生长旺盛,茎枝粗壮,叶片肥大。要防止枝叶生长过旺,侧枝过多,延迟开花坐果。在植株生长后期,对各节老叶及时摘除,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养分消耗,防止病虫害蔓延。可适时摘心,可促进侧枝结果,提高产量。
4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尽量采取绿色防控措施,利用诱虫灯、性诱剂、诱虫板和生物农药来防治,以达到有效控制蔬菜上生物灾害,显著减少菜田化学农药的使用率,降低农药残留。黄秋葵害虫有蚜虫、螟虫。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500倍液喷施防治;病毒病发病初期,可用病毒A500~800倍液或83增抗剂10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每隔5~7d一次,连喷2~4次。
5 及时采收
黄秋葵收获一定要做到及时采收,提前或者延后采收都会影响秋葵的产量和商品性,及时采收,鲜果色绿、鲜亮,荚长7~15cm,横径1.5~1.8cm,种粒开始膨大但无老化迹象;延迟采收,肉质老化,纤维增多,商品食用价值大大降低。黄秋葵原产于非洲多见于南方,属于喜温作物,在哈尔滨地区一般在花谢后2~4d即可采收,气温高时,嫩荚生长比较快,每天或隔天早晨或傍晚剪收,嫩果显得鲜嫩;温度较低时,2~3d采收1次,进入9中旬月份以后,气温变化对黄秋葵产量影响很大,产量降低。采收时要穿长袖衣服,戴手套,防止茎、叶、果实上刚毛或刺瘤伤及皮肤,出现手、腿痒痛现象。
6 储藏与保鲜
嫩荚果呼吸作用强,采收后易发黄变老。如不能及时食用,可烘干储藏,保质期可以延长1a以上。如果運输或者短时储藏可进行保鲜,将嫩荚装入保鲜塑料袋,送入3~7℃冷库中预冷,然后再贮于7~10℃环境下,保持95%左右的相对湿度,可保鲜1周以上。
作者简介:曲振权(1971-),男,哈尔滨呼兰人,任职于呼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方向:农业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