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人文关怀在大学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2016-10-21周甜

俪人·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思想内涵人文关怀

周甜

【摘要】将人文关怀理念融入到高校教育管理,对高校教育建设以及高校生的整体素质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主要剖析人文关怀思想与高校制度管理之间的关系,并给出它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校教育管理 人文关怀 思想内涵 应用策略 制度 关系

在现代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若想要保持制度管理的有序状态,就必须提升整体管理效率,达到“以人为本”的战略目的。所以高校应该尝试摆脱刻板僵化的制度条款约束与规范,更多的从人情人文及个体需求角度出发,尊重人的内在动机,在基于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的基础上来实施人本化管理。充分体现高校教育管理改革中所应该具备的人文价值。

一、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关怀”,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中关于对人的全面发展及科学论断理论。人文关怀一定与人的思想、生活意义及命运相关,它代表的是人类所追求的先进价值观与社会发展核心文化。所以它应该秉承的基本内涵就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的主体中心,在关怀关爱中充分做到尊重人、维护人的根本利益,并同时满足人的个性需求。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尊重学生的思维想法并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可以激发他们在主动性、创造性方面的突出表现,是建设新时代下新人才的重要发展模式[1]。

二、高校教育管理與人文关怀思想的关系

上文提到,高校教育管理是要做到“以人为本”的,换言之,融入人文关怀的管理制度应该以解放人、培养人、发展人和塑造人为主,进而提升管理机制的文化内涵和效果,以契合人才高素质培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在本文看来,制度管理与人文关怀二者能够实现共生共融以及共建,也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让高校校园的人文特性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柔性角度提高高校教育管理水平。当然,二者的统一并非易事,因为人文关怀思想在融入传统高校管理机制中一定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高校需要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来衡量自身状况,从而提出不尽相同的管理模式。

由上述论述可以看出,实质上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与人文关怀思想是存在表面对立矛盾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人文关怀约束动机,通过自律发生作用,而制度管理约束行为,则通过强制实现管理。并且二者在情感运用方面也不尽相同,但不得不承认,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是不可分割的互补关系。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既需要强化制度管理,又应该施加人文关怀,因此二者必须做到相辅相成,有机统一,这对于高校的未来发展具有积极的良性作用[1]。

三、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策略

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就已经融入了诸如“仁爱”、“学规”这样的人文关怀理论。而近代大学的选课制、学分制以及弹性学制也充分表明了人文关怀对于高校管理及发展的重要性。人文关怀思想的基本核心就是充分尊重学习者的自由化发展,并围绕他们的需求构建一套人性化的教育管理体系,让他们能在平等且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

(一)围绕教学方法创新的人文关怀思想融合

在新课改后,高校更加注重教学方法改革,都希望实现“以人为本”的自由化、人性化教学模式。人文关怀思想视域下的高校教育体系就是要强调这一点,它打破了传统中仅仅通过考试来评判学生的单一标准,而是希望从思想和实际两方面来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学习。首先,以激发学生追求真理与科学热情的角度来实行教育管理模式,给予学生一定的精神快乐与满足,让他们在无人管理下也能够自觉学习。也就是说,结合人文关怀的教育教学方法,应该为学生带来一种愉悦的学习情感体验,所以在高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借教学内容来发挥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不应该再恪守于传授大学教材的相关知识点传授,而是借助知识点来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让他们能够做到举一反三。这种教学理念就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能够首先深度理解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点清晰展现出来并灵活运用,让学生能够领略到课程的精髓所在,这也基本实现了人文关怀的基础理念;第二,多样化学习方法,将诸如“参与式学习方法”、“团队研究式学习方法”等等融入到高校教学活动当中,建立师生之间相互沟通且民主平等的教学气氛。人文关怀就是要激发教师做到用心、用情来实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并期待学生能与教师产生共鸣,在默契配合中吃透教学内容,最终实现教学目标[2]。

(二)围绕教学过程营造人文关怀氛围

如果仅仅依靠对教学课程的合理安排与正确的教学方法实际上还不能完全达到目的,所以还应该做到围绕教学过程营造人文关怀氛围。上世纪末,我国华中科技大学的涂又光教授就提出了著名的“泡菜理论”,他指出泡菜中的白菜、萝卜各有味道,但是它们的味道却取决于泡菜水的味道。将这一套理论转换为高校文化氛围的营造也是同理。人文关怀思想就是要起到泡菜水的作用,它所烘托的是高校教育的基础学术思想以及风格魅力。为此,高校应该围绕大学生兴趣开展一些丰富的课外活动,为全体师生营造一种平等、开放且民主的参与氛围,和谐他们的人际关系,凸显他们的个体个性。另外,优美的校园、宿舍等学习环境建设也能够荡涤师生心理,让他们可以在人文关怀的生活氛围围绕下更愿意接受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并在愉悦的心理状态下学习知识[2]。

结语: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高校越来越重视人文关怀思想在校园的传播,它不但改善了我国高校传统教育中人情味缺失的问题,师生也能够以更多的方式展开教学过程,拓展知识结构内容,开放思想个性。另外,在高校教育管理体系中融入人文关怀思想也更符合当前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的建设指导理念,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参考文献】

[1]王亦轩.浅论“人文关怀”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5(7):140-140.

[2]焦芳艳.解析人文关怀视域下的现代高校教育管理[J].才智,2013(24):13-13.

猜你喜欢

高校教育管理思想内涵人文关怀
新媒体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网络技术对高校教育管理的影响及对策
淡化教育痕迹,强化隐性教育
试析高校应用微信公众平台的问题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