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思维
2016-10-21熊凯
熊凯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除了应传授给学生一些基础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重任。我们应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营造乐于创造的课堂氛围,提供自由发挥的空间,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地发展。
一、加大课堂内容和学习思维的开放性
首先是加大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社会生活相联系。小学学科教学的基础性、工具性和实践性都与学生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要不断地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的事物引进课堂,如新的科学技术、新的建设成就、新的生活发现等;还要把学生的眼光由课堂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激发学生关心生活,注意生活中的小事,在生活中学习知识,把知识用于生活,加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联系。
课堂开放最重要的是思维的开放。对课堂问题和解决方案,不要求一统,不搞一言堂,不设标准答案,允许各种不同的观点存在。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求异思维是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不依常规地思考问题,标新立异地大胆设想,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案,采取多种方法、多种途径寻求多样性答案。如在教学求长方体体积一章时,求如下图所示模型的体积。
让学生讨论如何求得右图模型的体积。部分学生把右图看成一个长5厘米,宽10厘米,高3厘米的大长方体,然后减去一个长(5-2)厘米,宽10厘米,高(3-1.5)厘米的小长方体;部分学生把这个模型分成长5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和长2厘米,宽10厘米,高(3-1.5)厘米的两部分;还有的学生把这个模型分成长(5-2)厘米,宽10厘米,高1.5厘米和长2厘米,宽10厘米,高(3-1.5)厘米的两个小长方体。
教师在学生讨论后让大家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有不同的选择。
还应加强求同思维的锻炼。求同思维是集中性思维,鼓励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在多种假设或方案中确认、选择一种最理想、最合适的设想、方法,得出一个比较标准的结论。例如在教学给分数约分一节时,如何把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学生可以用分子和子母的公约数一个一个去除,也可以直接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一次性得出结果。教师应鼓励算法多样化,同时让学生得出后一种方法比前一种方法更佳的结论。让学生逐步理解认识到,在多种算法中可以选择一种最理想的方法,培养学生提取、筛选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中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还应注意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的交替进行和互相补充。
二、创新数学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应努力尝试探究性学习,加强教与学的交互性,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的手段,才能調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努力把计算机多媒体、电视、录像、幻灯、录音等引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声音、图像等多种表现形式,使学生对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激情。
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应主动尝试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如发现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疑问式教学法,以及暗示教学法等。特别是应加强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一节时,把一张长方形纸如何折可以表示二分之一?把长方形纸平均分成四份能不能找到它的二分之一?八份呢?二分之一是不是与四分之二相等?是不是和八分之四也相等?……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提出问题,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也为以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学习打下基础。
三、创新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让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说
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改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的”的新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营造和谐、合作、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的首要职责在于创造条件,营造氛围,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学生敢想,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其实想比做更为重要;其次是让学生敢问,敢问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一种主要表现。教师要留下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对所学问题质疑,并着手解决问题;再次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动手操作,特别是学具有操作,让学生敢做、会做。科学证明脑能使手得到发展,手也能促进脑的发展,动手操作能加深印象,发现问题,便于深入的研究;最后是要让学生敢说,说话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敢说才能彼此交流自己的想法,敢说才能明析事物的真相。
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无所不在,有了创新无所不能。“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创新能力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地位和发展速度”,教育和学习的创新决定学生个体的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我们只有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培养出更多的创新人才,为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本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通过看、摸、想、议、切、说等学习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知识过程中既发展了空间观念,又培养了能力;既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合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起着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真正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学数学”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宏 浅谈阅读数学课本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西部》 2009年18期
[2]周永军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J] 《科学大众》 2009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