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生物个性化教学研究
2016-10-21张玲玲
张玲玲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等都有着极高的要求。高中生物教材中所涵盖的知识面广,知识结构较为复杂,但同时又有着很强的规律性和科学性,这就需要高中生物老师实行个性化教学,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高中生物课堂实行个性化教学,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 核心素养 个性化教学 思维能力
高中生物学科中涉及到很多的科学知识,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人体等,其知识面非常广阔,能很好的补充学生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必须运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的,展开个性化教学。高中生物教材中的问题探究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生物实验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对教材的理解实质上就是探索科学的过程,对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培养有着极大的帮助。由此可见,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行个性化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传授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在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有关生物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的内容非常丰富。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这些研究过程和研究方法,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素养,比如教材中“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探索历程、“生长素的发现”、“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DNA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等等,都包含了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学生通过认真分析和领悟其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并最终掌握一套完整的科学研究方式,提高自身的科学思维能力。在高中生物日常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科學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析一些探索性的科学研究案例时,要强调科学思维的渗透[1]。
比如,在“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将达尔文的胚芽鞘生长实验过程制作成动态课件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其变化过程,自主推想,并与达尔文的推想进行对比,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设计实验来证明推想,当实验方案设计完成后,由师生共同探讨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对于学生的实验设计方案,教师要做出肯定的评价,给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且让学生亲身体验了科学研究的过程以及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巧设问题,通过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发散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2]。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也设计了很多探究性学习,这也体现了新课改背景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亲自参与整个探究过程的设计、操作和总结,明显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当然,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指导工作,例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观察、交流、讨论,从而保证探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学习“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首先,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因素有哪些?”很多学生纷纷做出回答,包括温度、溶液浓度、酶的加入量、溶液的酸碱性等。教师再利用学生的答案引导学生纷纷对这些可能对酶活性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自主探究,可以设计为一个实验,以小组为单位,分配不同的任务。让各个小组针对本小组的探究主题共同探讨出一个完整的探究方案,若是设计探究性实验,则需要有完整的实验方案,最终由教师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实验操作。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首先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再对此加以指点和解答。运用这种教学方式,以问题引导出学生设计自主探究的方向,然后在探究过程中运用问题设置层层激发学生的思维,逐步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三、重视生物实验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科学探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新是生物科学研究的源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想象,大胆提出新问题,尤其在生物实验操作中,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用不同的实验方案验证现有的结论,开拓学生的思维[3-4]。在新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有些实验设计也是要求由学生独立完成的,比如“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设计”、“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等等。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操作,并且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大胆假设,认真观察实验现象,不断地思考和总结,找到多种创新的实验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实验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记录和分析能力、总结和归纳能力,重点强调实验方案的新颖和独特之处,鼓励学生创新意识。例如,在尝试“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时,师生共同探讨出营造生态环境所必须的几大要素,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个人喜爱挑选小植物,并通过自己的创新能力制作出精美的、满足要求的小生态瓶。
四、结语
高中生物的知识结构虽复杂科学性较强,但是其规律性也很强,只有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熟练掌握各个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以及自身的特点,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好生物。核心素养所涵盖的内容有很多,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素质,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充分挖掘教材信息,落实新的教育理念,切实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李志明.重视高中生物教学 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J]. 中学教学参考 2015(22)
[2]戴英操.生物教学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研究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35)
[3]夏雪梅.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建设: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 [J].课程·教材·教法 2015(11)
[4]刘鸿儒,凌秋千.基于“个性化”教育向度的“核心素养”培育 [J]. 现代教育管理 201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