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阳光洒向学生心灵
2016-10-21陈超
陈超
【摘要】多动症儿童是注意力很涣散,活动量过盛,易冲动性格古怪,自己控制能力差。这样的孩子对周围的孩子和对自己学习影响是很大的,而且还会影响儿童自己的心理健康成长以及身体的正常发育。为了防止多动儿童扰乱课堂秩序、自伤、伤他人等等不良行为发生,本文将探寻转变多动儿童的有效途径,总结教育经验。
【关键词】多动症原因表现 探寻教育途径 提高自控能力 矫治多动儿童
1、儿童多动的原因和表现
多动儿童是一种儿童心理疾病,产生多动的原因说法是很多的,有的认为是先天性缺陷或者器官异常,染色体异常,父母病理遗传,怀孕分娩障碍,造成儿童先天性体制缺陷引起多动。从医学观点分析,多动儿童是铅中毒引起的;或者电视、萤光灯小量放射性作用引起的。还有食物过敏引起心理紧张,等等。
多动儿童主要表现有以下4点:一是活动过多,二是注意力不集中,三是冲动任性,四是学习困难。对于多动儿童一般需要采用药物治疗效果比较明显,但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改变多动儿童的一切行为。
2、怎样看待多动儿童
我们家长及老师应清楚孩子的表现有哪些是病态的,哪些是孩子本来就该动的,把“该动”和“多动”区分清楚,共同寻觅在家庭、学校等环境中可能导致病或使疾病更加强化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并有目标地加以克服。如饮食改善(食谱分析与控制)、不良环境的回避等,父母、老师及邻居正确对待孩子的多动行为,对他们要有耐心、严格要求,家校配合有的放矢。一定切忌,不要简单、粗暴、冷漠、歧视。但也不可“以病”为借口而过分迁就多动儿童,这样会使之变得更加任性好斗了。“他们”是一群特殊的人群,每个班级中总会存在那么一两个,在班级中总是显得格格不入,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及学校均难与人相处,日常生活中常常使家长和教师感到无奈。
第一次当班主任的我就遇上了两位这样的孩子,一年多的相处时间我从对这些多动儿童的无知也渐渐的变得熟悉起来。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最常问自己的一句话就是“我真的了解他们吗?”他们是特殊的孩子,但是他们又是一群普通的孩子。我该怎么对多动儿童进行引导教育?
3、在工作中探寻教育途径
3.1、培养多动症儿童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对于这类多动儿童,应耐心地反复地进行教育和帮助,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消除他们所存在的紧张心理,帮助他们提高自控能力。有条件时,争取与医生、家长、教师三方面的合作,共同搞好多动儿童的教育。
3.2、加强多动症儿童注意力的培养
多动儿童注意力是不集中的,我们要多想办法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每天讲一些有趣的故事和笑话让集中注意力,要让多动儿童专心听你讲。刚开始是不会太顺利,只是沿着这是个过程,每天都能延长一点点时间,说明我们已经很成功了。如果长期这样坚持,会达到的效果是意想不到的。那么他们在集中注意力方面也会逐渐的进步提高很多,这时家长也要配合及时鼓励和奖励孩子,让他觉得很有成就感,知道自己已经进步了。
3.3、不要过于严格的管理多动症的孩子
每位多动儿童的家长应该了解多动症的特征,对于多动儿童的要求,一定记住不要像对待正常孩子那样严格的。只能要求他们的多动行为能够控制在一个不太过分的范围内就对了的。给多动儿童提出的要求不应过高的。
3.4、怎样利用多动症孩子的多余精力
对于多动症的孩子来说,他们是活动多,精力旺盛。我们怎样对这些孩子进行引导,把他们过多的精力充分利用起来。做爸爸妈妈可以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小事情,帮助妈妈扫扫地、擦擦桌子、洗洗菜这些,让他们把多余的力量释放出来。做爸爸的可以带儿子去踢球、打球、捉迷藏、跑步比赛等消耗他的能量。
3.5、鼓励孩子,给孩子减少精神压力
给孩子适当的鼓励和肯定,使他学会坚持好的一面。不要因为他不会数数、不会弹琴就把他说成“笨小孩”了,不要给孩子压力,让他感到轻松成长。
3.6、對待多动症的孩子父母要恰当
作为父亲母亲既不能歧视、责骂或殴打这样的孩子,也不能“以病”为借口而过分的迁就,这样会使他们更加任性和好斗了;既要进行耐心教育,又要严格的要求。父亲、母亲要主动,经常同学校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反馈相互得知的信息,共同促进多动儿童的好转和健康。
4、多动儿童的有效矫治
教师和家长共同矫治多动症儿童是最关注的话题,多数成功事实证明了,通过限制活动的“制动”不但达不到矫治的效果,很多时候会适得其反的。有好多家长直接求助于医师帮助矫治,用服药的方法来抑制孩子的多动症,收到的结果是孩子 “不动”了,但在神情方面也呆滞了很多了。一般地限动和药物为保守疗法,多动症儿童的治疗方法认定,多动是儿童神经化学物质传递异常的表现,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早期运动不够、能量释放不足而造成的,如果给儿童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任其多动儿童自由运动,待其能量宣泄后,儿童必然有安静过程。﹝1﹞
治疗多动儿童一般侧重于安抚和教育,安抚教育是老师与家长密切配合的过程,是不可缺一的。而矫正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双方必须长期坚持的。矫正过程中家长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的心态影响孩子,虔诚地请求老师的配合,共同帮助孩子进步和提高。
我们应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爱护、关心、帮助、耐心倾听,家长、老师应主动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进行细语轻言的沟通,这样的孩子才有可能接受你的教育,并逐步由被动接受教育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他才能自动愿意与家长老师谈心,自觉地接受帮助和教育。根据我们掌握的多动儿童的特点,作出长期及短期教育目标。按照教育目标,要求多动症的孩子将行为和语言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能一下把他们变成非常安静的乖孩子。分段、分期的制定可达到的教育目标。如过分苛刻的追求或过急,就会使这样的儿童产生对抗情绪,造成相互间关系更加紧张,以致无法推行制定的教育规划方案。还可以对多动症孩子订立合理的作息制度,从小培养生活规律化,保证充分睡眠与休息,在这些生活细节中,就要注意培养他一心不二用的专心的习惯。
对这类多动儿童的要求应简单明确,一定不要有冲撞多动儿童的鲁莽行为,要让他们克服上课时东张西望、顽皮、多动行为等。对他们的攻击性行为或破坏性行为,也要像对待正常儿童一样,给予严厉的批评和制止,切不能姑息放纵。也是不要给他们订过多的戒律清规,使他们比一般儿童更难接受的过于的繁琐的条条框框。条条框框太多,就会使他们感到不知如何才好,惹返火了最后就会造成什么规律也不遵守了,这样就会达不到教育目的。他的安静、守纪行为给予表彰和鼓励。根据他们的爱好,逐步培养能静坐、集中注意力等的习惯,如听故事、看图书、画画、弹琴等,每天逐步延长时间,但内容要集中简单,不可太复杂,以免分心。像这类多动儿童特别好动,有使不完的精力。家长和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他们参加一些需要精力、体力的活动。例如跑步比赛、登山、打球、游泳等各种强体力的活动,或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让旺盛的精力有地方用出来。在结合统合疗法中的一些高强度刺激训练,也是可以让旺盛的精力有地方发泄,对在室内追追打打等游戏应予以阻止教育。对多动儿童而言,静和动是守衡的,越是限制动,越会多动,动够了必然就会安静了的。
对他讲话或布置任务时用手扶着其头或肩膀,或者拉着他的手,注视着他与他交谈。成功的实践证明,一定的身体接触对引起其注意有辅助作用。要求学生写作业时轻声将正在写的内容——自我口述一遍。这样保证其说话、视觉、听觉、运动觉等感知通道处于繁忙之中,无暇顾及其他、消耗更多能量而达到自我关注、抑制多动的目的。﹝2﹞
家长和老师可给孩子一起做在背上写字的游戏,在孩子的背上(隔着单衣)、手心、手背等部位写字,让他猜猜写的是什么,这样就可以培養他的高度集中注意力。家长和老师给孩子可以在一起经常玩一些促进中枢神经协调发展的游戏,例如玩“木偶人”的游戏四目相对,比赛看谁先笑,这样可以增进自制力和面部表情控制。学习擦桌子、扫地、做家务活等。在做一些 “你拍一、我拍一”的游戏,和“一枪打四个”的游戏,“拍手拍腿”的游戏,“小狗翻墙”的游戏。学习做一些穿针、拣豆子、穿珠子等活动。
结论:通过多动儿童原因表现和探寻教育途径 , 提高多动儿童的自控能力, 从而转变多动儿童的不良表现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将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丹尼 对于多动症的七个误解﹝J﹞.教师博览。2005年12期57页。
[2]刑贯荣 浅谈多动儿童的教育及矫治﹝Z﹞.学前教育研究。2001年5期60-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