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2016-10-21杨惠
杨惠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理解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不管是从卷面的比重,还是对于学生获取新知的方面,都尤为重要。然而,不少学生在这方面很弱,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很多,如:不良的阅读习惯,词汇量的匮乏,阅读速度慢,阅读技巧的缺失,忽略阅读思维及语感的培养。作为老师,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词】初中阅读理解 阅读习惯 语感的培养
在初中英语教学学习中,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尤为重要。阅读习惯和阅读技巧与方法是培养阅读能力的关键因素,如何教育学生利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来合理、有效地利用课本与课外阅读材料,实现阅读能力的快速提高是目前许多英语教师的研究的问题。
一、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原因
(一)不良的阅读习惯
出声阅读,此习惯的主要弊端就是影响了阅读速度。出声阅读往往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不一定有声音,有时可能是无声地动动舌,喉,嘴唇等,但这无疑会阻碍眼睛的扫描速度,多了声音这一阶段,所以要训练养成直接利用视觉来阅读的好习惯。
过于精读,不少学生不会使用工具书,遇到生词,先问老师。乍眼一看,阅读课进行的轰轰烈烈,学生不懂就问,阅读积极性高涨,殊不知,这样的阅读不科学也低效。这样不仅会影响阅读速度,还扼杀了阅读兴趣。所以要培养自己猜词的能力,利用上下文意,而不是靠查字典。
(二)忽略阅读技巧
大多数中学生在实际阅读中,都是简单地看似按顺序的操作,先文章,再来做题。有所不知的是,运用了一些阅读技巧之后,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谓阅读技巧, 主要指在阅读时能够合理地运用各种阅读方法、解决各种阅读问题的能力。[1]如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略读,寻读,以及猜词的技巧。灵活运用阅读技巧,能让阅读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
阅读量小,知识面太窄。大多数学生只在课堂上进行相关阅读训练,很少通过报刊,杂志去丰富自己,对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的陌生,同样给阅读带来不利影响。
阅读思维的欠缺。部分学生满足于表层理解而忽视深层理解和评价性理解,对于不能在文中直接找到答案的题目,不知所措,缺乏对文章实质的理解及思考,所以要训练总揽全文大意的能力,通过语段归纳,主旨句的分析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养成良好阅读心态
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阶段,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他们的以后的生活、学习、工作都有很大影响。[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提高阅读能力至关重要。阅读时过于紧张、思想开小差等消极因素会妨碍大脑的正常思维,而保持心绪安定,精神专一等良好的阅读习惯则能大大提高大脑的思维。良好的阅读习惯来自于良好的阅读心态。因此,注意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中保持一种好的阅读心态,精力应集中,心态要平和。在碰到生词难句时不能心烦意乱,要保持一种良好的 心绪,这样才能对所读的文章印象清晰,思想深刻,才能更好地把握住文章的脉络。
(二)注重提高阅读的速度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共由4篇文章组成,从某种程度上说,阅读理解考的也是阅读速度,要学会快速浏览,能快速找出文章的关键词句和主旨。因此要注重培养自己快速阅读的习惯,在平时的阅读理解训练中,学生可采用限时阅读,即在一定时间内读完文章及做完相关的习题。通过对文章难易的判断后,来规定具体时间,如3min 完成短片文章,5min中篇较难的文章,7min难度大的文章。长期坚持这种习惯,阅读速度能不断提高。
(三)注意阅读技巧训练
掌握阅读技巧是阅读理解学习中的重点,精读与泛读的巧妙结合,对文章细节的捕捉,就精读细读到段到句。在阅读中,要注意抓住中心思想(Mainidea),以及文中出现的who、where、when、what及why等关键词。可以通过反复精做一篇阅读,直到全对,不断总结、调整和强化获取表层信息及内在信息或猜测、推理、判断、概括的能力。
(四)要坚持每天阅读
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了解文章的文化背景、风土人情。英语被广泛运用于许多国家,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对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十分重要。只有深刻了解文章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经过分析、判断、推理,才能够更好地准确把握文章,更多的了解文化的差异。
每天讀两至三篇题材各样的小短文。要多练习富有代表性、典型性的体裁和题材的阅读文章,多关注社会热点、新闻时事和身边的话题。将坚持阅读的习惯保持到考前的最后一天。
三、英语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
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运用能力方面的训练。教师在日常阅读教学过程中既要给学生灌输阅读策略;同时还要培养他们对这些策略的运用能力,使之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策略。现行初中英语教材(Junior English Go For It人教版新目标)中,阅读课文在各单元都有分布,在八年级下及九年级每单元还有一篇拓展阅读,这些阅读文章涵盖历史事件,旅游,课余生活等话题,具有篇幅长,句式复杂,词汇障碍多,教学难度大的特点。阅读课在我们平时的英语教学中尤为重要,怎样上好阅读课成为英语教师教学中的关键。
(一)选择合适阅读材料
阅读材料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现有水平和接受能力来进行。如初一、初二的阅读材料,倾向于生活实际功能,如问路、指路、接听电话、天气表达、寻物、招领等;而在初三的阅读材料中,人文情感、社会责任、道德伦理深深隐含在其中。部分初中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欠缺、发散思维与逻辑推理能力不足。[3]因此,教师需要多选择一些与所学课文训练要点相契和的文章,以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强化课内学习。
(二)训练学生阅读技巧
教师要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教给学生阅读技巧,培养学生略读、寻读、按照意群阅读的习惯及能力,逐步提高其阅读质量和速度。在阅读中要求学生改掉不好的阅读习惯,如用手或者笔指读、出声读、以单词注视点阅读、回视等。课堂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阵地,老师可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例运用精读和泛读相结合的方法来进行阅读教学。
总之,培养阅读能力,掌握阅读方法是教学中应该长期坚持,且只有经过不懈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效果。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将此项工作不断在教学中总结、完善和提高,力争探索出一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迅速提高的最佳方法。
【参考文献】
[1]黄燕平. 浅谈影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障碍[J]. 科技致富向导,2010,36:42+48.
[2]黄珍玉. 初一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调查及培养策略研究[D].湖北大学,2013.
[3]陈幼开. 浅谈初中英语阅读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2:83-8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