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2016-10-21林凤
林凤
【摘要】为了提高高中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重视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开展范文教学五个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 写作能力 教学方法 习惯
写作是高考必考的题型,重点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作文水平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高考中的成败。抛开高考就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学生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也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因此,本着为学生负责、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教师一定重视对学生语文写作能力的培养,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习惯
生活就是大课堂,我们在倡导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同时,也要倡导作文教学生活化。不少著名的作家都曾强调艺术来自生活,作者必须体验生活才能找到写作素材,也才能激发写作灵感,这样的作品才具有生命力,才能获得大多数作者的认同。正如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陈忠实的《白鹿原》等之所以受到欢迎,都是植根于生活的,具有一定的真实性,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生活的习惯,留心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好相关笔记,积累素材。积累的素材要具有典型性,能反映生活现实中的某些本质问题,且具有开拓与引申的空间,但是单纯的记录只是写作的第一步,教师还要教会学生学会整理素材和处理素材,给素材进行分类,便于以后写作;未经处理的素材如同流水账,跟写作毫无关联,并不能为学生所用。因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素材,提炼素材的核心,从不同的角度对素材进行处理,以符合不同的写作需要。
二、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好习惯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无论教师怎么指导,写作归根到底还是要落实到学生自己,通过学生的实践展现出来,也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寫作的技巧,才能明白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通过一次次的练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但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教学规律可循,就写作的类型而言,教师可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观影感、日记、随笔等等,培养学生灵心善感的特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写作练习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良好习惯。当然,教师也要做好监督工作,督促学生每天或者隔天拿出一定的时间进行写作,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时,写作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另外,为了使学生获得写作的成就感,教师可定时选取学生的优秀作品在课堂上交流,分享学生的心得体会,使学生体会到写作的成绩感。教师也可以变换练习的形式,改变剧本或针对某篇文章做反面文章,增加写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从而促进学生写作习惯的养成。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写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能力之一是想象,想象力决定学生的作文是否生动有趣,能否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必须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例如,在写作练习时教师可改变命题作文的形式采用半命题,留给学生充足的空间进行发散思维,让学生挑选自己最拿手的角度进行写作,从而增加学生写作的自由性,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当学生创作出作品时,教师也要对此给予积极评价,发现作品中的优点,激励学生继续创作的欲望,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学生作品中所出现的问题,委婉地提出修改意见,鼓励学生继续修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长处,长善救失,继续发扬优点改正缺点,继而写出优秀的作文。
四、重视作文写作技巧的指导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在写作教学也是如此,但是教师也需要有领进门的技术,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重视写作技巧的指导,能帮助学生少走写作弯路,迅速提高写作技能。例如议论文写作,在一般写作中多按照“总—分—总”的写作思路,一般在开篇时开门见山,提出总观点,在论证过程中,每一段都是分论点,需要有相关的事例来支持每一段的论点。另外,各段落的观点之间要与总论点形成上下位的关系,个分论点之间要相互联系,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在结尾时,收束观点要简洁有力,与开头首尾呼应。进行如此方法指导后,学生理解到各段落之间的关系后,便能从整体上安排全文写作思路,提高议论文写作的规范性,从而提高自身的作文能力。即使是记叙文写作,把握记叙文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学生在写作时合理分配六大要素的比例,突出重点,有始有终,便能对记叙文写作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从而规范记叙文写作。
五、开展范文教学
范文教学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所谓范文就是教学的模板,是指符合写作要求,具有一定写作水平的优秀文章。作文是融合具体性与抽象性于一体的特殊产物,它既遵循抽象的写作规律,但是又与作者的个性息息相关,不同的文章其具体风貌也有所不同。教师在讲解作文的写作要求时,所讲的知识点具有一般性和抽象性,学生有时候难免产生理解困难,不理解教师所讲的内容,那么教师就可展示一篇优秀的范文,通过分析具体的文章,抽丝剥茧,分析其中的写作技巧,观察作者是如何带着“镣铐跳舞”,如何协调写作要求与主观愿望之间的矛盾,并为作文灌入血与肉,如此学生对作文写作便有了直观的理解。经过笔者实验,采用数次范文教学,学生的写作水平能有显著提升。除此之外,写作是一项综合技能,除了上述所说的几点教学方外,还可以使用评点教学法、读书熏陶法、活动写作法等等,“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需要各位高中语文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把握好相关尺度。
总之,无论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写出具有自己独特风采的文章,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应试文章,如此才能实现写作教学的目标,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要求。写作教学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因此,这项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所有高中语文老师长期不断的努力,笔者也同其他老师一样将会继续探索科学的作文写作教学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