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语文语感,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2016-10-21刘瑜

俪人·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语感课文

刘瑜

语感是当代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我国最早提出语感的是夏丐尊先生,其后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开始创导语感教学,随之语感逐渐为人们所理解和認同。近年来,随着语言教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在对传统的重新审视中,越来越关注“语感教学”这一话题,并与现代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联姻,试图以此为突破口。从理论到实践进行深入系统探讨,开拓出一个当代语文教学的“语感”新热点。

一、概念的界定

什么是语感?作为定义,不同场合有不同的解释,目前尚无明确的界定。这里先列举几例权威的论述。

在我国最早提出语感这一概念的是夏丐尊先生,他把语感定义为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他说,“在语感敏锐的人的心理,‘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为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寥等等说不尽的意味。”本人认为:语感就是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语感的这种本质特征具有四个方面的规定性:第一,感受的主体是人。人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多种多样,如乐感、色感、味感,语感只是人感受能力的一种。第二,感受的直接客体或对象是语言文字。它既可是口头语言,也可是书面语言,既可是形式的,也可是内容的,更多的则既有形式的又有内容的。第三,语感是语言文字刺激源作用于人的视听感官而产生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具有心理因素的综合性。第四,语感作为人的一种能力,就会有高下优劣之分,而且,只要其先天的生理基础具备,语感能力可以在后天进行培养和发展。

二、语感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加强朗读训练,以多读促语感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就是“读”。读是手段,更是目的,是一种有效的语感练习。针对《威尼斯小艇》一文教学。谈谈教者是如何在读中培养语感的。

1、初读课文,感受语感。在激发了学生爱好,创设了学习氛围的前提下,请学生初读全文。初读,是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初步的整体感知,了解大意。可让学生通过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自由读,出声朗读等途径来进行。这时的“读”要充分,先要正确练读,做到不多一字,不少一字。在读熟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理解词句及全文所表达的意思,也可适当安排复述、讨论、说说印象深刻的画面等环节,让学生把自己的初步感受表达出来。本文教学,教者让学生初读后,把自己最想抓拍的镜头找出来,有效训练学生对文本语言的初步感悟。

2、品词析句,体悟语感。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运用增、删、换等方法充分感知课文正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如(1)抓重点词。如在教学中,教者抓住对威尼斯小艇的描写语段,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反复地朗读,对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作细细品味,体悟动静结合。(2)比较句子。在教学时,把“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中“仿佛”一词,分析句式,替换成“好像”一词,通过对比朗读,就可感受到作者在用词方面的讲究。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性地对语言进行比比、读读、想想、议议,使学生体会到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

3、通过美读,积累语感。美读是朗读的外在表现形式与朗读内容的完美统一。美读可以使儿童的心灵得到滋润。美读可以使学生的聪明受到激发。这是一种无意识的,欣赏性的一遍接着一遍地读,让学生通过读,跟着语感和作者到一起,再把所体会到的文章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好,可安排多种形式。如:默读、诵读、引读、带读、自由读、分角色读、配乐读、诵读等。在教学“小艇穿过…情趣”一句时。教师通过引领学生感悟情境美读。

(二)创设教学情境,以形象促语感。

阅读教学中常遇到一些抽象的、曲折委婉的、情深意长的内容,学生很难领会、理解。只有使概括的东西变得具体形象,学生才有可能触景生情、浮想联翩,才能对词句有具体感受,进而达到领悟。因此,在教学中,借助导语、演示、图片、简笔画、媒体等直观形象的手段,化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感受、体会字里行间的情韵气势,为学生的想像、领会、说话提供语境。培养他们敏锐的语感。

1、精心设计导语。精美的导语可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从而拨动学生的“情弦”。往往教师娓娓道来的导语不但使学生从形式上、内容上感受知识,更能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

2、穿插媒体演示。巧妙的演示也可创设情境,栩栩如生的画面,可以帮助学生领悟。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用录音机可播放美妙的音乐,用投影片可展示文中的诗情画意,可剖析课文的内在涵义。运用这些,能使教学过程有形、有音、有情、有境。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情意盎然,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促进语感的培养。在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读画结合,播放录音等形式,培养语感。

3、注重实践,增强语感。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晶,只有强化听说读写的实践,持之以恒,养成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听,就是教师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诸如上课听讲、听别人讲话、听电视广播等。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集中注意力,及时捕捉语言信息,了解内容,抓住中心和要点等。这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感受,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说,就是在一定的场合中,让学生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就是言语的口头运用,在说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在积极地活动,组织语言极快,要求说话的语言准确、连贯、得体。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安排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故事会、举行朗诵比赛、表演话剧等,在语言运用中增强语感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语感训练。”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我们一定要在学生语感培养的道路上坚持不懈。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语感课文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背课文的小偷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语言文字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