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移用”,还是“拈连”
2016-10-21叶悠嘉
【摘要】“移用”与“拈连”是用法相近的修辞手法,其相同点在于将用于甲事物的词用在本不适用的乙事物身上。不同点在于三个方面,一是甲事物是否需要出现,二是所用词的词性,三是所起到的作用。抓住以上三点,能避免概念混淆。
【关键词】移用;拈连;辨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学习》2009年第9期“写作”栏目,刊登了王丰、陈广萍两位老师的大作《灿烂也可飘落,笑容也能泛黄——中学生有必要学习“移用”修辞》。笔者认同王、陈两师的基本观点,但对于其中所举几个例证,却不敢苟同:“我的故乡……没有绿的能融化你所有思绪的大森林。”(韩少功《我心归去》)“枕着润碧湿翠苍苍交叠的山形和万籁都歇的岑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在褪去了俗世的纷纷扰扰后,他们的心灵归于平静。”(李万芬《守住心灵的契约》)
窃以为此类句子属于另一种修辞——拈连。为避免混淆,笔者试对移用与拈连的定义及相互關系做一辨析。
移用,也称移就。《辞海》解释:“移就,是将用于甲事物的词借过来用于乙事物,是一种移花接木的手法,但是用于甲事物的词的句子在文中是不出现的,即移用的词只出现一遍,它是借过来直接用在人、事物身上。”
此种修辞,平时我们运用不多,但早有接触。如老舍先生《济南的冬天》:“响亮的天气”,用“响亮”修饰“天气”,表明天气晴朗,人们心情舒畅,连说出的话听起来都很“响亮”,倘若是阴天,定会有阴郁沉闷之感;“慈善的冬天”,用“慈善”修饰“冬天”,点明济南的冬天别具特色,北中国的冬天大都阴风怒号,寒风凛冽,而济南却很暖和,温暖人心,仁慈和善犹如慈母一般。
移用修辞的特点是,多用形容词,且词义常常不变,做句子的定语,与中心词语往往超常搭配,这在诗歌中运用较多。高中语文课本或读本中亦常见到此类修辞,如:
“清凉的慰藉”“英勇的火炬”(舒婷《致橡树》)
“绝望的死水”(闻一多《死水》)
“荒凉的额”(裴多菲《我愿意是激流》)
其实,在我国古代诗歌散文中,早已有关于移用的运用。如:
“明月重寻石头路,醉鞍谁与共联翩。”(陆游《过采石有感》)
“醉”本属于放翁,此刻却属于“鞍”。
可以发现,移用修辞属于非一般的超常规搭配,语言精练,尤其适用于诗歌,它犹如陌生化一般,冲击着读者的视觉,也使诗歌更具有想象的空间与美感,增加诗文的语言美、意境美。我们常见的移用,大都是把人类的情感移向于非人的或无知的事物。
拈连,是指利用上下文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如: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
陈望道先生《修辞学发凡》称:“拈连,甲乙两项说话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说话所可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名叫拈连辞。这种拈连的修辞手法,无论甲项说话在前或在后,都可适用。”陈望道先生列举的事例都是古诗词,如:
“一夜东风,枕边吹散愁多少。数声啼鸟,梦转纱窗晓。”(曾允元《点绛唇》)
而现当代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可陈,例如:
他说不出的新鲜而且高兴,烛火像元夜似的闪闪地跳,他的思想也迸跳起来了。(鲁迅《阿Q正传》)
把适用于甲事物“烛火”的“跳”,与乙事物“思想”构成拈连,把“思想活跃”这个意思说得生动有趣。
他们可以承担一个浩大的战争,可以承担重建家园的种种艰辛,可是却承担不了如此沉重的离情。(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把适用于“战争”和“重建家园”的“承担”,与“离情”拈连,既形象,又含蓄。
由上可见,由于甲事物的出现,将本不适用于乙事物的词顺势借用,甲事物一般都是具体的,多在前;乙事物一般都是抽象的,多在后。这种辞格,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可以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生动形象,给人以新颖、别致的感觉,这也是拈连的妙处。
有时,根据表达需要,也会把甲乙两事物颠倒次序,即乙事物在前,甲事物在后。例如:
“一双茧手力万钧,掰开大山夺乌金。壮志在胸镐在手,干劲万吨煤万吨。”(李隆汉《采工》)
拈连还有省略形式,通常是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但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容还是清楚的。例如: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流过。(宗璞《紫藤萝瀑布》)省略了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流过”。现实生活中,一些新闻的标题,运用拈连,构成临时搭配,新颖别致,生动有趣。如:“因特网在中国‘网住多少用户?”
综上,“拈连”与“移用”的相同点是:将用于甲事物的词用在本不适用的乙事物身上。它们的不同点是:一是拈连的甲事物通常在前面出现,而移用则不需出现甲事物,如“他烧掉了信,也烧掉了信心”,可以省略为“他也烧掉了信心”;二是拈连所用的词一般是动词,做谓语,而移用所用的词一般是形容词,做定语;三是作用不一样,前者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后者的作用是简练而深刻。
因此,笔者以为,王、陈两师所列举的事例全为“拈连”,而非“移用”修辞。之所以发生混淆,原因是例句都省略了甲事物,只要根据“移用”和“拈连”的定义,就能够很容易辨别是“拈连”还是“移用”修辞。
以此愚见,求教于诸位同仁与方家,不知王、陈两位老师同意否?
参考文献
[1]王丰、陈广萍.灿烂也可飘落,笑容也能泛黄——中学生有必要学习“移用”修辞[J].语文学习,2009,(9).
[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作者简介:叶悠嘉,女,1982年生,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学一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高中语文教育。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