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找准文本切入点,让课堂练笔扎实有效

2016-10-21易荣清

课外语文·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切入点低年级

易荣清

【摘要】课堂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善于挖掘,找准读写结合点。通过典型处仿写、空白处补写、延伸处续写、诗画处改写等灵活多样的课堂练笔方法,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耐心引导,巧妙运用,持之以恒,课堂练笔这一教学环节必能成为低年级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关键词】课堂练笔;切入点;低年级;有效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不失时机地创造条件,以读带写,以读促写,“把写挤进课堂”,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读写结合应从低年级开始渗透,而课堂练笔,因其难度低,篇幅小,操作起来机动灵活,形式多样,使低年级学生不再把写话看成一种压力,激发学生对写话的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 所以深受老师和学生的青睐。

课堂练笔,是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提高学生写话能力的一种省时高效的途径。那么,怎样找到学生练笔的切入点,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写话欲望和热情,让低年级课堂练笔更加扎实有效呢?

一、紧抓迁移,于典型处仿写

模仿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基本途径之一。茅盾说:“模仿可以说是创造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最初形式。”仿写就是依照课文的写作方法,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而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句段,可使学生习得规范的语言表达方法。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课文,这些课文就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也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范例。教师可以从文章的典型结构和写法着手,依托文本,加强课文迁移训练,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的表达方式,仿照课文范例,写出自己想说的话。低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强,只要教师引导得当,“依葫芦画瓢”,仿写也有别样的精彩。

如《欢庆》一课中“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这句话结构相同,语言优美,是一处很好的仿写着笔点。我让学生反复诵读这句话,感受语言的结构美和韵律美,然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的样子,写一写还有谁也来为祖国妈妈庆祝生日。为了增强学生仿写的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我降低了练笔的难度,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动笔写一写,而且能写几句就写几句,不会写的字还可以用拼音代替。于是,孩子们纷纷动笔,徜徉在作诗的境界里,一句句充满童真童趣的小诗在笔尖流淌:“秋风送上金色的麦浪,农民献上香甜的果实”“大海翻起白色的浪花,小溪唱起欢快的歌儿”“小鸟展开美丽的翅膀,花儿露出粉红的笑脸……”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从易到难,从说到写,循序渐进地进行仿写练笔,不但深化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仿中得法,仿中有创。这样的仿写不仅是对语言文字的吸收、内化、积累,也有助于学生迁移、运用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在借鉴、模仿中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二、展开想象,于空白处补写

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人在大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改造加工后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低年级学生年龄虽小,却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空白”之处,或写得比较简略,一笔带过;或是省略号,给人意犹未尽之感。这些“空白”之处,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也是很好的读写训练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挖掘这些“空白”处,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以小练笔的形式,对这些“空白”加以补充,达到训练语言文字的目的。

简略之处的补写。如《我为你骄傲》一文中写道:“我把钱和一张便条装进信封,在便条上向老奶奶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并真诚地向她道歉。”课文只介绍了便条的大概内容,没有把便条完整地写出来。我抓住这个“空白”,引导学生根据这句话的提示,联系上下文,想象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情景,把便条内容补写出来。我设计了便条的格式和一些关键词语,先让学生说一说,然后动笔写下来,具体如下:

于是一张张富有个性的便条就产生了。如“尊敬的老奶奶:您好!我把您家的玻璃打碎了,这是我送报纸攒下的7美元,给您修理窗户,并真诚地向您道歉。送报纸的小男孩×年×月×日”。“尊敬的老奶奶:您好!我不小心打碎了您家的玻璃,这是我赔给您的7美元,请您收下并真诚地向您道歉。送报纸的小男孩×年×月×日”。

省略之处的补写。《风娃娃》一课有这样一段话:“风娃娃却一点儿也不知道,他仍然东吹吹,西吹吹,吹跑了人們晒的衣服,折断了路边新栽的小树……人们都责怪他。”我引导学生思考:风娃娃还做了哪些坏事呢?让学生展开想象,把省略的内容补写出来。结果,孩子们“异想天开”:有的写“风娃娃吹走了小弟弟的风筝”,有的写“风娃娃吹翻了阿姨的雨伞,雨伞变成了底朝天。”还有的写“风娃娃吹飞了叔叔的假发。”展示交流时,孩子们笑得前俯后仰。原来,写话还可以如此快乐。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孩子们的奇思妙想犹如清泉,干净而透明;又像万花筒,多彩而神奇。对文本的补写,放飞了学生想象的翅膀,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同时又深化了语感,使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

三、开拓思维,于延伸处续写

语文课堂是开放的课堂、创意的课堂。新课标强调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 达。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创造性表达的练笔机会。低年级教材中有些课文的语言戛然而止,给人回味无穷、余音缭绕之感。如《清澈的湖水》《假如》《兰兰过桥》等课文的结尾都耐人寻味。正是这些耐人寻味之处,赋予了学生拓展延伸的空间,也为学生的练笔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我们可以利用低年级学生爱编故事的特点,让学生把故事的结尾续编出来。

在执教《坐井观天》一课时,我让学生学完课文后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青蛙跳出井口后,它看到了什么?会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再把讨论的结果用几句话写下来,最后又让学生把续写部分和课文连起来分角色表演读。学生兴趣盎然,所编的故事结尾也各不相同。这样的续写,不但使故事更加具体、完整,而且促进了学生对文本的再次研读,延伸了文本,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提高了学生创造性表达的能力。

四、升华情感,于诗画处改写

语文教材中的古诗结构严谨,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而且图文并茂,情景交融,有强烈的感染力。刘勰说过:“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当学生情感涌动之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通过练笔把心中的情感抒发出来。体验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心情,与文本融为一体。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阅读和写话一般都要与看图相结合。古诗中的插图就是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把古诗改写成富有童真童趣的现代文,让画面、诗意和心中的情感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诗情画意的情境中情动辞发,把自己的所见、所思、所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对古诗的改写,既可以加深对古诗的进一步理解和感悟,又可以将诗中蕴含的意境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

在教学《山行》这首诗时,我让学生观察图画,熟读成诵,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学生的情感在古诗中得以升华。在此基础上,我要求学生再把古诗改写成一段优美的短文,学生兴趣非常浓厚。通过改写,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眼前是火红的枫林,仙境般的云海,大家陶醉在风景如画的山林间,流连忘返,其喜爱和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这样的改写,不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更是话中有诗,话中有画,使学生体验写话的乐趣和成就感,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充分开发了学生的写话潜能,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课堂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只要我们潜心会文,找准读写结合点,定能架起閱读与练笔的桥梁。课堂练笔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挖掘,精心设计,耐心引导,巧妙运用,持之以恒,课堂练笔这一教学环节一定能成为低年级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周玲.有效的提问设计例谈[J].学生之友,2009(7).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切入点低年级
浅谈圆锥曲线问题的切入点
浅谈如何把握好党支部建设的三个“切入点”
慢病防控是深化医改的切入点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
找准切入点 扎实推进改革
新闻记者践行“走转改”的三个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