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世纪中外幼儿学前教育的对比启示

2016-10-21李彩芸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启示学前教育

李彩芸

【摘 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学前教育从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师资等各方面有了长足进展,但由于我国学前教育起步晚,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较大,为此,本文通过对比世界学前教育前列的美国、日本、德国在教学方面的优缺点,相互借鉴,以促进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中外;学前教育;启示

学前教育是人生的起点,是人类从幼小心灵认识自然和社会的第一堂课,学前教育的好坏对整个人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进入新世纪,经济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快,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学前教育,像日本在学前教育上一直引领世界潮流、美国在学前教育上注重开放多样的教育途径、德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体系。相比而言,我国在学前教育中由于受到政策法规、家园因素、师资力量、经费投入等诸多因素制约,导致学前教育还不能持续健康发展。通过中外学前教育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学师资三方面的对比启示,为我国学前教育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中外学前教育的特点

(一)教学模式

日本学前教育模式注重以游戏方式让幼儿获得理性认识,通过引导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和社会、自然真实生活相和谐,促进儿童自觉接受教育与感染,而不是硬性灌输。

美国学前教育模式注重以认知发展理论为指导,教师根据教育内容、幼儿的特点一般采用社会探究模式、经验模型、概念获得模式三种模式。

德国学前教育模式类型多样化,而且每种类型都有较为明确的培养目标和任务,都能够考虑到不同儿童的发展需要,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混龄编班人数较少,活动开展主要以小组或个别形式。开展什么活动基本上由幼儿自己决定,可以是绘画、游戏或户外活动。

中国学前教育模式在经历了多次尝试后,目前仍然采用的有传统的教师课堂传授模式、游戏教育模式、活动教育模式等,由于受客观环境和多方面因素影响,从城市到乡村还未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教育模式。

(二)课程设置目标和教学内容:

日本课程设置目标注重根据教育对象与环境编制自用课程,重点培养幼儿身心健康自主茁壮成长的能力、培养互助、自立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融入社会和自然的能力、培养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

德国课程设置目标主要有培养幼儿的主见性;培养幼儿的畏惧心理;培养幼儿认识社会自然能力;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美国课程设置目标主要是通过幼儿的多元文化生活发展他们理解在快速变化的、复杂的、独立的社会中生活的丰富与合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心理和价值观;培养幼儿的自由、沉思和批判能力;

中国课程设置目标主要是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体育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萌发幼儿爱家乡、祖国、集体、劳动、科学的情感,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三)学前教育师资

日本对学前师资的培养分为职前培养、在职进修两个阶段。职前培养就是在聘用前的学习培养,又分为一级教谕证书和二级教谕证书两个等级。获得证书并不代表成为一名教谕,还需要经过入职考试成绩合格后方能最终获得学前教师资格。

美国学前师资培养已形成完整有机的教育体系,对职前培养、新教师入职培训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特别重视,他们通过政府立法、专业权威团体研发的标准化评估体系保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质量;将教师培训与教师资格认证制度相结合,促使幼儿教师不断追求卓越与优秀。

德国十分重视学前师资培养,他们设有技术学院、大学、培训学院,德国的所有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而且必须是通过所学专业和教育学两门考试才能取得教师资格证,在职进修也是德国特别重视的一项内容。

中国师资力量薄弱,大多乡村幼儿园还聘用未上过学的临时教师代替教师,教师在岗期间进修和培养的机会少,而且没有明确的规定,往往以学历补偿为主要目的,对于理念更新与技能训练则不太重视。

二、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

(一)学前教育内容需要革新。我国制定的学前教育内容侧重于对儿童认知方面的培养,较少关注对儿童社会性、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培养,因此要借鉴国外在学前教育上的优点,注重培养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纠正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方法。将基础学科知识的灌输向强调幼儿学习的阶段性与自主性过度,在具体的教育模式上应不拘一格, 培养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切实提高学前教育的教学效率。

(二)学前教育师资培养。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对学前教师的进修培养,但由于受经费和人员众多等影响,教师培养还仅停留于城市,而且关于幼儿教师在职进修也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教师对于理念更新与技能训练则不太重视,使我们学前教育领域师资整体水平进步缓慢,已经无法适应目前高水平学前教育的需求。对此,我国应加大学前师资继续教育的投入,构建覆盖全国的学前教育师资职后教育体系;职后培训应涵盖非学历培训与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明确职后培训责任主体、培训内容、考核要求等, 灵活多样地为学前教育教师提供在职进修机会。

(三)加大政府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我国幼儿教育由于受到人口众多,过于分散,地区财政收入、乡村和偏远地区较多等因素影响,是造成制约我国幼儿教育的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突出问题。对比德、日,德学前教育虽然没有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但德国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每年在增加,而且德国幼儿园收费是根據幼儿的家庭经济状况来收费,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助。日本对学前教育每年都进行大量投入,用于改善教学条件和师资。同时,德国对所有学前教育机构都进行补助,这对德国学前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我国当前对学前教育的投资比例较少,学前教育既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启蒙教育,对提高整体国民素质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应呼吁政府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尽快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免费,将我国的学前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领域。

参考文献:

[1]周谊.日本幼儿园经费情况介绍[J].早期教育,2005,(6).1948-2002年日本幼儿园的发展[J].上海教育科研,2004,(11).

[2]杨焕兰.中德幼儿园教育之比较研究[J].基础教育参考,2008(6):40-42.

猜你喜欢

启示学前教育
单一向复合的发展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中歌曲即兴伴奏能力的培养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