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能否打破旧有的国际经济秩序

2016-10-21杨国红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世界

杨国红

当今世界,虽然不时有战火的阴云让世界变得阴郁,但是“和平与发展”是不可逆转的主题。

但是,在追求和平发展的道路上,世界却面临着不同的选择。是按照发达国家制定的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任由经济发达国家去剥削新兴的发展中国家。还是“在政治上应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在经济上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在文化上要尊重世界多样性”,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进步。面对选择时,经济发达国家拒绝改变,因为旧有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他们获取利益的最佳保证。虽然,此时的发达国家早已不再像殖民地时期,将发展中国家简单的视为产品倾销地和原材料提供地。但是,利用新的方法剥削发展中国家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方式更为巧妙和更具有隐蔽性。因为,在发展中国家刚刚建立时,由于缺乏足够的资金发展经济建设,所以不得不同发达国家签订各种不合理的条款,将自己纳入到了发达国家建立的经济、金融体系之中。发达国家则可以轻易的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金,利用利息和利润等形式谋取大量利益,以金融资本来控制和左右发展中国家政策的制定甚至是发展方向”。

一旦发展中国家进行反抗,或者企图以其他方式取缔这种不合理现象之时。發达国家或者挥舞“经济制裁”的大棒逼其就范,或者利用“颜色革命”从发展中国家内部寻找新的代理人控制政权,或者直接出兵推翻原有的政权。经济、政治、军事三大手段,成为发达国家长期以来维持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法宝。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以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政治、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政治上,形成了“一超多强”的世界多极化形式;经济上,发达国家为首的“七国集团显然已失去代表性,取而代之的是二十国集团”。由其是在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之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大棒”威力日益萎靡。所以,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依靠,“颜色革命”或直接武力干涉来打压发展中国家。只不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短期内让发达国家获得表明上的利益,但是长期看“美国推广西方价值观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遭遇水土不服”,不仅没有达到建立采用美国价值观的国家,反而因为“旧的格局被打破,新的社会架构却迟迟建立不起来,导致严重的动荡,甚至外溢”。比如,乌克兰地区的内战,中东地区的乱局,恐怖主义成为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家局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思考如何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盘剥”,以求达到各国政治、经济的共赢。反而陷入极度的“保守主义”心态,竭尽全力去维持可能失去的“霸权”,忙不迭的提出所谓的“文明冲突论”。希望以此种隐蔽性极强、欺骗性极强的理论,去掩盖发展中国家面对“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为“求得自身发展而争取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同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进行的斗争”的基本事实。以此,堂而皇之的推行“单边主义”政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非法的武装干涉找到理论依据。但是,这种罔顾因为事实于不顾的理论,只是其实质只是美国为首的西方过家“担心自身衰落,会给其他文明体以反西方或威胁他们的机会”,所编造出的一种帮助西方世界“称霸世界和长期维持其霸权”[9]的谎言。所以,谎言被包装的再完善,但是根本无法解决世界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只能导致各种矛盾越发的凸显。

所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一种不被发达国家所控制的方式,一种属于发展中国家自己团结协助的方式,才是打破目前这种不合理的、陈旧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良药。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为苦苦寻求公平发展的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久违的光明。但是,很多人会问,为什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能帮助发展中国家摆脱旧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盘剥?

首先,就是因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国家,曾经深受半封建、半殖民地之苦,也曾经为了融入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忍受了西方发达国家太多的经济上的盘剥,对于发展中国国家的遭遇感同身受。所以,中国的倡议没有简单的将“一带一路”当成是“扩大自己经济、能源安全的外延,并更加有效地拓展自身经济辐射圈和商路”的狭隘行动。而是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设计出“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包容和更强调合作共赢的宏伟蓝图”。于是,希望通过“丝绸之路经济带”加快中国中西部经济发展的中国,与急切摆脱“内陆国”、“双重内陆国”困扰的中亚国家在很多方面达成了共识。同样,“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是中国沿海城市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的一次尝试,更是将中国的“发展红利”向东南亚、印度洋沿岸国家的一次分享。中国不仅能帮助沿线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会帮助他们发展纺织服装、家电、甚至汽车制造、钢铁、电力等产业。所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对于中国和沿线国家,绝对是是一次“双赢”的选择。所以,这一倡议不仅得到了沿线发展中国家的积极响应,也得到了很多发达国家的支持。

其次,符合中国的利益。众所周知,始于1978年的中国改革开放,经过30多年的时间,建立了5个经济特区,开放和开发了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一个浦东新区。这些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区,形成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巨大引擎。在短短的30多年里,中国的“经济总量世界第二,进出口贸易总额世界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外商投资额世界第一”.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中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中国需要加快中西部的经济发展,所以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布局,以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为起点,通过建立欧亚大陆桥,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与欧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不仅可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吸引外资的步伐,甚至还会促使中国“对外开放的地理格局发生重大调整,由中西部地区作为新的牵动者承担着开发与振兴占国土面积三分之二广大区域的重任”。西部需要加快发展,儿中国的东部则面临着别的问题,“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能源对外依存度持续攀升”。所以,改革开放之初形成的,沿海城市依靠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出口贸易,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所以中国,需要将自己的产能对外进行转移。在转移的过程中,中国不仅可以凭借形成的产业优势和技术工人优势,继续从发达国家吸引高新技术方面的投资,将资源用于高新技术产业的研发上。同时,还用根据不同国家的资源优势,将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转移到这些国家,为他们的经济发展注入工业的血液。

当然,有人会说“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骨感”。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虽然愿景很美好,但是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能否让“一带一路”这个宏伟的设想实现呢?或许,持有这样疑问的不少,但是因为三个方面的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不仅能顺利推进“一带一路”的进行,更会让“一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发挥关键的作用。

首先,就是中国有足够的资金优势来保证这一计划的实施。“一带一路”将“以陆上和海上经济合作走廊为依托,贯穿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涉及世界60多个国家,44亿人口”,虽然这些国家的GDP规模超过21万亿美元,但是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经济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所以,想要真正实现各国之间的共同发展和利益共赢,中国就不必须有更多的担当。所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APEC峰会上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资源开发、产业合作等有关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除了中国政府加大资金投入,中国還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利用民间资本扩大对外投资力度。有统计说,中国在2014年对外投资已经达上千亿美元的规模,“对外投资跃居世界第三,预计不久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在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共同努力下,在未来的数年里,中国将会累计向“国外提供的商机将达17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将突破1.2万亿美元,将为世界其他国家贡献700万个新增就业岗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将达到27%”。如此大魄力,如此的大手笔,估计除了中国,自2008年以来就陷入经济、金融危机的西方发达国家是做不出来的,更是他们不愿意做的。

其次,中国有足够的武装力量来保卫这一计划的实施。“一带一路”的构想连接了亚太、欧洲乃至非洲等多个经济圈。所以,不仅“面临着全方位开放机遇、周边外交机遇、地区合作机遇、全球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地缘风险、安全风险、经济风险、道德风险、法律风险。”“一路一带”沿线上,将要面临马六甲海峡和索马里的海盗,将要面临伊斯兰极端主义武装控制的区域,同时还要面临哪些与中国有领海、领土争端国家的敌视。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中国不仅能向外提供巨大的资金支持,同时也可以发展一支强大军队。中国海军规模不断扩大,军舰服役的数量被称之为“下饺子”。所以,中国海军的身影已经走向全球,尤其在亚丁湾的护航行动,更是向世界宣告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自己的海上商业利益。同时,为了保卫自己的路上商业交通线,“上海合作组织”已经多次演练联合打击恐怖主义。中国更是宣布将组建一支“8000人的维和部队”。所有一切标明,中国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商业利益,中国也愿意与世界各国合作打击恐怖主义,还世界一个和平安宁的环境。

最后,中国有足够的包容能力,去让接纳各种文明,促使各国共同发展。千年之前,不论是从西安通过西域通向欧洲的“古代丝绸之路”,还是从中国沿海出发经过南中国海驶向世界的“海上丝绸之路”,中国商人和船队所经过的地方无一不是文化有差异,宗教信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那时候的中国就能接纳和承认各种文化,最终让“不同的文化在古丝绸之路上交相辉映、相互激荡,积淀形成了世人共知和推崇的和平、开放、包容、互信、互利的丝绸之路精神”。时至今日,秉承了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又承诺尊重别国文化传统,不干涉别国宗教信仰的中国,将以一种更加开放的胸襟去与世界各国交往,同时也将以更加广阔的胸怀去包容不同的文明。

写到此时,笔者的眼前出现的“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景象,看到了在“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下,各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人民幸福。一个全新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建立,一个不再允许发达国家盘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了。

参考文献:

[1]《现代商贸工业》2015年第11期,《论“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作者:郑香妞.

[2]《经济纵横》2012年第6期,《论当前国际经济秩序的失衡与重建》,作者:何秀玲.

[3]《从G7到G20——金融危机加快世界经济格局变迁 》,(综合新华社驻纽约记者陈刚、驻巴西利亚记者赵焱、驻莫斯科记者赵嘉麟和新华社记者明金维、傅云威报道),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9-03/28/content_11088884.htm.

[4]《人民日报》2016年2月15日,《国际秩序与中国作为》,作者:傅莹.

[5]《人民日报》2016年2月15日,《国际秩序与中国作为》,作者:傅莹.

[6]《文明冲突论浅析》,《新一代》 2010年第5期.

[7]《文明冲突论浅析》,《新一代》 2010年第5期.

[8]《由伊拉克战争论“文明冲突论”本质》,作者:虞卫东,《阿拉伯世界》2003年第六期.

[9]《由伊拉克战争论“文明冲突论”本质》,作者:虞卫东,《阿拉伯世界》2003年第六期.

[10]《“一带一路”构想的战略意义》,作者:冯宗宪,《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0日

[11]同上.

[12]《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13]《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作者:王优玲 陈炜伟 《 光明日报 》2014年12月08日.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世界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