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校舞蹈课的推广普及工作

2016-10-21周黔玲

成长·读写月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推广舞蹈高校

周黔玲

【摘 要】笔者通过高校普及舞蹈教育的原因以及我国高校普及舞蹈课的对策措施等方面较为全面的探讨了我国从高校开始普及舞蹈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推广

纵观全国舞蹈教育,我国俨然是专业型的舞蹈教育代表,已经在舞蹈教育方面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但是从舞蹈人才培养模式的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专业化地培养 “高、精、尖”人才的教育模式已经导致国内舞蹈教育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平两级分化现象,我们必须尽快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并普及舞蹈教育工作,而本文认为应当从高校开始着手这一重要的推广普及工作。

一、从高校开始普及舞蹈教育的原因

结合我国发展实情,在舞蹈教育的问题上,我们应当同时关注于舞蹈教育的专业性,和舞蹈教育的普及性。在很长一段舞蹈教育历史中,我国教育都没有重视舞蹈教育,将其摆在可有可无的地位,不重视普及推广工作。但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精神文明的要求的提高,原来封闭式的专业型舞蹈教育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些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发展需求的。因此,本文认为,高校应当首当其冲成为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舞蹈教育的主力军,而之所以本文认为高校更加适合这一角色,而不是中小学教育层级,主要是考虑到如下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高校具备普及推广舞蹈教育所需的硬件设备。众所周知,想要更加全面地开展舞蹈艺术技能方面的教育活动,除了一些必要性的软件设置以外,对应的良好的硬件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宽敞的舞蹈教室,对应的舞蹈服装等等。而这些硬件设备对于院校会有一定的经费要求,明显高校相比于中小学院校会有更多的经费预算。其次,高校在课业安排以及时间安排上相比于中小学具有很大的自由度[1]。中小学学生群体的学业压力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高中生群体往往具有较大的高考压力,学业压力促使他们并没有多少时间花在舞蹈学习上。但是高校的大学生则是选择自己单一的专业,课业较中小学生轻松,课余时间的娱乐活动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所以高校的文娱活动和社团活动远远多于中小学。

二、我国高校普及舞蹈课的对策措施

(一)获得社会层面的认可与支持

为了能够在更广的社会发展层面推广普及舞蹈教育,首先第一步就是要获得社会层面的认可与支持,要使得社会群众明白舞蹈教育的重要性,舞蹈教育为精神文明教育带来的重要促进力量,从而改变原有的老旧思想,不再认为舞蹈只是业余休闲的项目,要确立舞蹈是一门独立的、不依附于其他艺术的艺术形式的思想。同时,不仅是校外的社会声音需要支持舞蹈教育的推广工作,院校自身更应当在课程安排中重视舞蹈教育的地位,不能够单纯地走形式主义,而应当落实到教育实处。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对于社会层面的观念改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所以我们应当顺应趋势发展,各界共同努力[2]。

(二)教育部门应当给予重视与扶持

目前世界各國之间国力的竞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层面的竞争,更多的是在思想道德素质层面的精神文明竞争。伴随着我国近年来 “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实施,我们看到了社会发展中显著的改变与进步[3]。如今,为了更好推进舞蹈教育工作,本文认为国家教育部门也应当牵头号召,应对我国普及舞蹈教育进行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同时应在经费上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加强舞蹈教育中的师资力量

对于认可教育工作而言,师资力量都是决定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因此,对于舞蹈教育工作的普及推广而言,还是离不开优秀的师资力量,院校应当加强舞蹈教育中对于师资力量的培养。在很长一段时间,舞蹈教育中,教师往往拘泥于对于舞蹈动作的指正与传授,而忽略了如何培养更高层次的舞蹈人才,如何创作更有深度的舞蹈作品,而后两方面往往是决定了我国舞蹈教育能够走多远、走多深刻的关键。所以对于院校而言,应当尽早地利用艺术及师范院校的软硬件资源,努力培养新的舞蹈教育精锐力量,并提升现有舞蹈教师的舞蹈水平。

(四)完善相关硬件设施

在舞蹈技能训练的课堂上,一间专业化的舞蹈教室可谓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现代化舞蹈教学中,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借用也日益增加,可以说舞蹈教学课堂越来越离不开多媒体的帮助。如果把舞蹈教学中的材料和工具比喻成人的身体,那么舞蹈的艺术精髓就需要借助人体的律动性运动来达成。在舞蹈教育中,有的时候舞蹈的精髓与律动的节奏是很难单纯地借助语言向学生传达清楚的,如果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教学途径不规范,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就会产生误解。因此在推广普及舞蹈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为教育过程提供必要关键的硬件设施,从硬件设施角度助力于舞蹈教育的提升。

(五)普修舞蹈课的课程安排

在高校内部开展落实舞蹈教育,就必须在技能教育和理论教育两方面同时下功夫。具体地,技能方面的课程安排主要以基础性的形体训练和简单的组合为主,而理论方面则是相关的舞蹈理论。为了更好更快的提升学生的舞蹈水平,教师在教学中也应当注重于因材施教,全面化发展学生,让学生们通过舞蹈学习培养其审美情趣,提高舞蹈鉴赏能力,加强艺术修养。

结 语

中国舞蹈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走专业型舞蹈教育与普及型舞蹈教育相结合的道路,而其中普及型舞蹈教育的起始阵地应该从高校开始。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舞蹈教育在广大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能够在生理上使大学生群体更加健康化,同时也会在心理层面影响大学生群体的素养,有利于提高整体素质,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于平著.舞蹈文化与审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军.开展舞蹈美育 推进素质教育[J].北京舞蹈学院报,2012.

[3]刘桂芳.高等师范院校舞蹈教育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

猜你喜欢

推广舞蹈高校
冰上舞蹈搭档
我和舞蹈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